宏碁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 施振榮
資訊電子業近年毛利率不斷下滑,特別是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低,產業加速外移,看起來台灣產業未來發展品牌是一條出路,特別是近年包括Acer、Asus、BenQ等許多品牌都在國際市場有不錯的成績,更增添大家投入品牌的信心。
我於1992年提出來的「微笑曲線」理論來看,製造附加價值低,台灣未來應往研展與品牌行銷左右兩端發展,這個理論不僅適用在數位科技產業,也適用到推動農業、健康休閒產業、文化關懷事業等等領域,因此近來我也與許多產業界的朋友積極推動「品牌台灣」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視。
在此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欣見【品牌這樣搞就對了!】與【品牌這樣搞就錯了!】這兩本書問世。在【品牌這樣搞就對了!】書中,提供一百家品牌成功的案例,且對不同品牌的成功之道與特色,都有深入的剖析,足為有意發展品牌的企業參考學習。
雖然打品牌許多企業成功脫穎而出,不過仍然有企業未能掌握關鍵,最終在市場競爭下慘遭淘汰,在【品牌這樣搞就錯了!】一書中,提供許多品牌敗戰的原因以及經營品牌的迷思,藉由書中提供品牌經營的失敗經驗,相信也對有意發展品牌的企業有所幫助。
我經常在許多場合分享我的創業經驗,不只暢談打品牌的要領與策略,我也經常分享創業失敗的經驗,為的就是希望新創事業的年輕朋友可以少繳一點學費,不會再重蹈覆轍,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避免在創業之路敗下陣來。
不過不管書中怎麼說,不管我的創業經驗如何,這些案例都只能提供有心創業打品牌的朋友們參考,最後仍必需由創業者自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出路。打品牌的過程也是如此,別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也都僅供參考,創業者要能體察市場的脈動,也要了解品牌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個性,不能模仿。
邁入新經濟時代,相信未來台灣將有愈來愈多的企業以品牌為經營主軸。所謂「知識經濟」就是「品牌經濟」,品牌將整合整個價值鏈,知識的累積就體現在品牌上,未來品牌可說是所有知識含量最大的,而且有品牌的知識更具價值。
我相信藉由書中的許多有關品牌成功或失敗案例的討論,將帶給大家經營品牌事業更多的啟發,也祝福大家都能在品牌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有效品牌經營— 三「信」觀點 祝博士鳳岡 政大廣告系教授
品牌「經營與行銷」是企業二十世紀經營主軸挑戰。主要的原因是企業面臨快速而劇烈的環境變遷,諸如核心科技之昇級變化、消費者行為之變異,以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之驟然變動,在在挑戰企業之「應變」能力以及與顧客維持良好之「互動」關係。
品牌成功,即企業之成功,但是要如何做呢?英國品牌專家麥特‧海格(Matt Haig)挑選出世界百大品牌作實例分析,以解釋、推論出品牌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看完這些世界品牌發展之路徑,我個人認為品牌會「失敗」可歸納為下列三項:
一、信「知」缺失:缺乏品牌「知名度」及品牌「瞭解度」。
二、信「任」缺失:具有相當程度之「品牌健忘症」、「品牌自大狂」、「品 牌誇大狂」、「品牌偏執」等症候群。
三、信「賴」缺失:由於「品牌疲乏」加上「騙人、誇大之品牌把戲」以 及品牌之「快速邊緣化」,造成消費者不「信賴」品牌。
品牌經營失敗是個「花錢」、「花時間」之投資,若走到「品牌墓場」之地步,會讓企業經營蒙上揮之不去之極大陰霾。但是「品牌經營」及「品牌行銷」要如何成功呢?我個人歸納為三個構面之成功品牌經營管理;那就是形塑品牌之「信任」、「信賴」與「信仰」。
一、成功品牌「信任」經營:
成功品牌都有二個共同的要素,那就是良好的「品質(quality)」加上清楚(clarity)的品牌觀念。所謂「清楚」就是意涵著一組
清楚的品牌「訊息」以及清楚的品牌「功能」。它們能讓消費者購買簡單化(Simplicity)以及降低購買風險。
二、成功品牌「信賴」經營:
品牌經由品牌之「差異化」擴大(例如:形象差異化、品牌「強勢」差異化等),以及不斷地增加對消費者之「感性」價值諸如品
牌心理價值、品牌社會價值之累積來深耕品牌之「信賴感」與品牌「忠誠度」。
三、成功品牌「信仰」經營:
品牌可經由品牌之獨特性(Uniqueness),加上品牌之「風潮」帶動,造成
消費者對品牌之「信仰」機制,不斷地提昇品牌「忠誠度」及「滿意度」,建立起”成功”之品牌資產(Brand Equity)
總而言之,品牌經營是否有效,可從「品牌定位」、「品牌差異化」、「品牌價值」去擬訂計畫,按步就班的執行。品牌經營要成功需要「高層的參與」、「長期的承諾」再加上「旺盛的企圖心」方可步向康莊大道。
祝福正在「品牌」經營之所有奮鬥中的工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