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責罵孩子和所謂「愛的教育」背道而馳。為了成為書中所謂「慈祥的父母」,完成所謂「理性的溝通」,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許多父母每天苦苦壓抑自己的憤怒,盲目的跟從書中的「教育神話」,不敢罵,不敢打。到頭來,孩子個個成了家中的小霸王,反而是父母都成了最最乖巧聽話的「孝子」跟「孝女」。最糟糕的是,孩子不聽話不打緊,因為父母ㄧ昧的隱忍,反而錯過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時機!
本書作者首先導正父母的觀念,讓父母了解,責罵其實是教育孩子時,不可或缺的一環。父母不需要以太過負面的角度來看待責罵孩子這件事。父母其實可以經由責罵孩子來教導孩子行為的準則,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合宜的。所以,父母不但應該適時的責罵孩子,而且應該愈早開始愈好。讓責罵成為孩子學習時的指標。
而責罵也不只單單是聲調的改變、父母負面情緒的表達,他應該要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利器。因為,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在測試每一件事的界限。經由父母的反應,孩子們才能確定,原來這件事是不可以做的,而那件事是可以的。如果不罵孩子,反而使孩子混淆,以為可以為所欲為。而在責罵孩子時,父母也應該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選擇責罵孩子的時間、場所。避免在祖父母,兄弟姐妹或孩子的朋友面前責罵他們,免得他們覺得沒面子。
責罵孩子時,父母也應該慎選自己的言詞,不要讓氣憤的情緒沖昏頭,講出傷害孩子的話。而爭吵責罵後能夠與孩子合好,更是絕對不可省略的動作。因為責罵孩子的目的,並不是要跟孩子起衝突,而是要藉由責罵傳達觀念或行為準則給孩子,所以,在責罵過後一定要與孩子合好,與孩子坐下來懇談,說說你責罵他的原因,帶領他自己去思考這個問題。唯有通過這樣的思考,孩子才能真正體會父母的用心,並打從心底真心願意聽從父母的話!
所以,誰說責罵就不是在做理性的溝通呢?誰說提高聲調一定要配上激動情緒呢?真正良好的親子關係也不是用外在來決定的;「慈祥的父母」不等於聽話的父母;「理性的溝通」不等於逆來順受;「良好的親子關係」也不該只是一種表面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