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雄教授在多年前寫過一篇〈我們沒有夏山〉,他特別感嘆台灣的學校太重視功利計算,或是淪為人力資源的培訓所,完全缺乏較為宏觀的願景,更置教育的本質──養成健全人格──於不顧,所以介紹了英國「夏山學校」(Summerhill School)的理想。「夏山」於是成了一種自由教育的典範,在校園中沒有威權管理的陰影,沒有教條規訓的壓力,更沒有功利價值的肆虐。如同最近公視的兩部紀錄片《魔鏡》和《吶喊》所揭露的狀況,始終被升學主義、文憑主義、管理主義這幾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十年前由「四一○教改聯盟」提出的教育改革理想,看不到太多具體成果,除了一個「無心插柳」的領域——社區大學。當體制內的教改方案頻頻受挫時,走「體制外」路線的社區大學倒在短短幾年內開出了新局。在「數量」上如此快速的成長,台灣在這方面的經驗,甚至受到成人教育國際組織的重視,似乎成為另一種「台灣奇蹟」。社區大學正逐漸發揮整合社區資源、投入公共服務的草根力量,這種建構 「共善」(common good)的能量,應該被視作是台灣最為寶貴的「心原力」(ethos),經由這股風氣的擴散,可以協助台灣發展出真正良質的本土新文化,也讓「公民社會」不再是生硬的外來概念,而是活生生在人們四周運作的機制。社區大學不斷倡議的「解放知識、改造社會」,再加上「夏山」式的「人格自主」,不就顯得更為充實,也反映了眾多台灣的成人進入到社區大學學習領域後,在人格氣質上的主要變化。本書集結了社區大學重量級學者的論文,並收錄一場有關社區大學是否該授予學位的精彩辯論,點出台灣教育的現實面。
作者簡介
黃武雄,一九四三年生於台灣新竹。曾任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專業幾何研究。也是社區大學的創辦人,一向關懷教育發展,教改的先驅者。除專業論著外,並著有《童年與解放》、《黑眼珠的困惑》、《台灣教育的重建》、《木匠的兒子》、《老師,我們去哪裡?》等書。其散文作品曾獲第四屆(一九八一年)時報文學散文推薦獎。《童年與解放》則獲一九九四年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