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很真、很自由、喜悅,他們好玩,有天生的創造力。我們的文化傾向於戴著懷舊的玫瑰色眼鏡來看待童年,然而,在父母的制約下、在體制的教育下,小孩子與生俱來的寶貴天賦,常因過度重視及尊崇生產效率和優良行為,而被犧牲掉了。
即使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是令人珍愛的回憶,但是真正享受過自己童年的孩子少之又少。就像奧修在這本書裡所說的:「每個小孩都想要盡快長大,因為他看得出來大人很有力量,他們有能力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他們什麼都有。當然,每個小孩都想要快點長大。」
這本書在召喚一個「兒童解放運動」,若有大人曾經納悶過自己要怎麼做才不致成為小孩的阻礙,才能使小孩最大的潛力、最大的喜悅能力得以盛開,這本書正是這些大人的指南。在這個過程中,潛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孩子般的驚奇,也將得到解放。
對天堂的追尋就是對自己童年的二度追尋。當然,你的身體已不再是小孩子的身體,但是你的意識可以和小孩子的意識一樣純淨。這就是奧秘之道的所有秘密:讓你再次變成一個孩子,純真、未受任何知識污染、一無所知、帶著深深的驚喜以及無法解釋的奧秘之感,繼續覺知到身邊的一切。
我可以了解父母的恐懼,孩子也許會走向他們不喜歡的方向──這是你的問題。你的孩子並不是為了你的好惡而生的,他們必須過自己的生活,你要為他們過自己的生活感到欣喜──不論那是什麼樣的生活。
每當你順著自己的潛力走,你就一定會是最棒的。每當你偏離你的潛力,你就會保持平庸。你只是一顆種子的樣子,教育的目的在幫助你這顆種子長大成形。
本來面目並不是因為你繼續了某種方式才失落的。它會失落是因為小孩子被強迫,被強迫做與自己意願相悖的事。愛和尊敬可以很柔美地幫助他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幫助他們變得更警醒、更覺知、更小心──因為生命很珍貴,它是來自存在的禮物,我們不該浪費。
愛就像一陣微風,它來了就是來了,如果它在它就是在,然後它就走了,而且它走了就是走了。愛是一個奧秘,你無法操弄它。愛不應該被操弄、愛不應該被法律化、愛不應該被強迫──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行。
小孩子不是東西,他不是一張椅子、不是一輛車子,你不能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他透過你而出世,但他並不屬於你,他屬於存在。你頂多是個照顧者,不要有佔有慾。
作者簡介:
奧修OSHO
*1931年出生於印度卡達瓦小鎮。
*21歲時開悟。
*他在世時,全世界有超過三十萬個門徒,他的演講被整理成六百多種書,譯成超過三十種語言的版本。
奧修是一位靈性的師父,但不是宗教的導師。奧修自己說:「我是新的宗教性品質的開始,沒有批判,沒有界限,只有靈魂的自由,存在的寧靜,潛力的成長,最終你會體驗到你內在的神性--不是外在的神,而是從你身上滿溢出來的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