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住在美國的黛西寄了巧克力、香皂和一封信給荷蘭的女孩凱琪,這兩個素未謀面的女孩從書信往返中了解彼此的生活狀況。
黛西的媽媽會同地方教會以及鄰居的力量募集到許多物資,寄給凱琪和她的鄰居和鎮民,協助他們度過寒冬。當春天來臨時,凱琪則回報黛西很多很多的鬱金香球根。
至今美麗的鬱金香依然開在黛西的城鎮。是一則發生在現實中,充滿溫馨人情味的真實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住在美國的黛西寄了巧克力、香皂和一封信給荷蘭的女孩凱琪,這兩個素未謀面的女孩從書信往返中了解彼此的生活狀況。
黛西的媽媽會同地方教會以及鄰居的力量募集到許多物資,寄給凱琪和她的鄰居和鎮民,協助他們度過寒冬。當春天來臨時,凱琪則回報黛西很多很多的鬱金香球根。
至今美麗的鬱金香依然開在黛西的城鎮。是一則發生在現實中,充滿溫馨人情味的真實故事。
【導讀】善良的力量/導讀人: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因為這份相信人性善良的心意,也為了幫助小孩探掘並體驗潛藏自己心中的善良本質,於是,芭芭拉.庫妮在故事中輕柔的提醒小孩,「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莎拉.史都華和大衛.司摩透過愛種花的小女孩,讓小孩看見一顆善良的心所能散發的溫暖和光芒;伊芙.邦婷也頻頻藉由她故事中那些經歷生命困境的小主人翁,讓小孩相信即使在最灰澀艱難的處境中,依然可以懷抱希望……
圖畫書創作者用動人的文字和美麗的圖像,建構出這些充滿人性光明色彩的故事,他們以小孩為思考中心,選擇小孩能夠理解和感興趣的題材,避開容易令人生厭的說教和歌功頌德,將這些美好的價值觀包裹在故事中,使那些在閱讀時高度涉入並且感受強烈的小孩,不自覺進入故事主角的生命,得到感動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本《凱琪的包裹》便具有這樣的力量。故事雖然脫胎自作者母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真實經驗,卻巧妙的轉化為兩個小女孩在魚雁往返間建立友誼、分享和幫助的故事。這樣的安排使身處不同時空和文化背景的小孩,都能夠輕易跨越藩籬,走進她們的生活,看見單純的友誼、希望和人性中最真切純淨的善良所帶來的改變。
這本書的作者不愧是將歷史事件轉化為故事的高手,她利用季節更迭的意象,表現歐陸人在經過戰爭摧殘後,從充滿希望的新生欣喜,到逐漸對生活憂心忡忡的陰鬱。從遠方梢來的包裹由小至大、由少變多,溫暖和凝聚小鎮的民心,也一步步為故事推演充滿驚喜的戲劇性高潮。而第一次為圖畫書配圖的繪者,以樸素的筆觸構圖和豐富厚實的色彩,呈現故事人物生活貧乏卻心靈富裕的狀態。每個翻頁都可以看見一張張滿懷希望、不願向困難妥協的臉龐,洋溢著欣喜和驚嘆。若是將畫面前後對照,可以清楚看見那些往返大西洋兩岸、包藏著善良和愛的書信與包裹,對兩地人民帶來的種種影響和改變,呼應了文字所要傳遞的訊息和精神。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善良的力量,就像日本兒童文學作家灰谷健次郎說的,「真正的善良並不存在於情緒世界裡,而是一種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的力量。」我想,若是每個人都能發揮一點點這種能夠改變自己與他人的善良力量,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