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銀行新未來
- 作者:包爾斯,計葵生,黃偉權
- 原文作者:Tab Bowers,Greg Gibb,Jeffrey Wong
- 譯者:李佩芝,莊安祺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4-02-2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40510
- ISBN13:9789571340517
- 裝訂:平裝 / 48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亞洲的銀行市場潛藏著全世界最大的成長機會。但這些市場所產生的財富卻伴隨著風險與波動。在亞洲銀行市場試圖一躍進入21世紀的同時,景氣的循環將一再重演。銀行業者如欲在這個前景無限、但挑戰重重的環境下成功,就必須徹底改變他們的遊戲規則。監控市場、以量取勝的做法將不再適用。以特定業務的獲利策略為中心思想者才能脫穎而出,那也將是「建立新獲利思維」的銀行。
本書是《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的續集,內容卻是全新的,因為亞洲的市場動態可謂瞬息萬變。書中描述了亞洲銀行如何自1990年代中期的金融危機中復甦,以及未來在銀行業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技能。麥肯錫公司的作者群在本書中提出巨細靡遺、以事實為基礎的分析,同時翔實勾勒出決定亞洲銀行市場面貌的基本力量。其中的改變重心,在於併購與結盟在領先銀行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將有著日益重要的影響力。本書涵蓋亞洲主要的市場與銀行業務:
將投身亞洲銀行業的未來者,本書絕對值得收藏,尤其結合了麥肯錫公司亞洲金融機構與企業財務和策略諮詢業務的12位專家之力而完成。作者群擷取了他們多年來為領先國內外銀行服務的經驗,加上專業的調查研究,對亞洲每個市場的演進與成長潛力提出深入的見解。本書輔以最佳實務做法範例,以及對於未來機會的看法,對於有意在亞洲複雜的市場中領航的本地與國際銀行業者來說,實是最佳的導覽。
作者簡介
包爾斯(Tab Bowers),現任麥肯錫東京分公司資深董事,1987年進入麥肯錫紐約分公司,提供西方及亞洲金融機構的龍頭們,關於緊急策略、聯盟、行銷相關議題的服務。
計葵生(Greg Gibb),現任麥肯錫台北分公司董事,為亞洲企業財務及金融機構諮詢業務的核心成員之一,服務對象主要為大中華地區內本土及國際金融機構。
黃偉權(Jeffrey Wong),現派駐上海,為亞洲企業財務及策略諮詢業務之顧問。他從1999年起,提供數家亞洲及全球頂尖的金融機構,關於策略及政策議題方面的顧問服務。
此外,還有麥肯錫亞洲金融機構及企業財務與策略諮詢業務成員。
譯者簡介
李佩芝,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口譯組畢,譯有《理性賭局》、《女人寫給女人的懷孕私房書》、《懷孕百科》、《嬰兒會說話》、《規劃經營前景:企業穩健經營的25個計畫重點》。
莊安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現任職傳播媒體,譯作豐富,包括《感官之旅》、《愛之旅》、《艾克曼的花園》、《工作AQ》等書。
前言
謝辭
作者介紹
導引:建立獲利思維
第一篇 亞洲各國市場:審慎佈局
第二篇 銀行業務:確定主要獲利來源
第三篇 合併、收購和聯盟:蔚為風潮
在亞洲,五年就能有很多變化。1998 年時,就在麥肯錫作者群著手寫下本書的第一版《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新世代》(Banking in Asia: The End of Entitlement,時報出版)的同時,韓國與東南亞正發生金融危機,而中國不過是銀行雷達螢幕邊緣上的一個市場而已。如今,韓國已被視為亞洲金融市場改革最成功的範例,中國則成為全球及各國本土企業的董事會中,最被熱烈討論的主題。
亞洲金融版圖的快速轉變,也會在未來持續下去。亞洲變化的速度之快,為銀行家及投資人帶來許多難題。亞洲及其銀行業者能不能快速改革,以便避免再次發生危機?哪些機會真正能持續帶來長期利潤?亞洲金融機構該如何培養新技能以增加競爭力?在近期自由化的推波助瀾之下,外國業者是否真能取得本土市場的領導地位?最後,購併、聯盟該如何執行,才能配合其他策略,獲得進一步的成功?
這些都是我們客戶及同仁常問的問題,也是激發本書著作的主要因素。亞洲所提供的成長機會,是世界上其他日趨成熟的金融市場難以望其項背的。對於本國或國際業者來說,在亞洲獲取利潤的不二法門就是要建立新的經營思維,不能再僅以找出新市場策略為終極目標;此外,改變銀行櫃員及董事成員日常行為模式方面,不該只是存有此意願而已,必須要實際行動。第二版的書名《亞洲銀行新未來》(Banking in Asia: Acquiring a Profit Mindset)點出了銀行業者在亞洲經營的主要挑戰──大部分的銀行必須從零開始,重新思考該如何看待自己及外圍市場的變化。
第二版並不僅是第一版的更新版。鑒於快速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轉變,以及法規的變革,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頭重寫,並且針對市場規模及成長潛力重新評估。我們的目的是要深入媒體報導的表象之下,從我們的客戶研究與工作中吸取教訓,進而勾勒出未來十年內亞洲金融的演變,並說明本土及全球的銀行業者該如何掌握最有利可圖的商機。本書的重點在於幾個亞洲最重要的地理區市場,包括日本、韓國、印度、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為了方便各地區之間的比較,我們也開闢了專章,從區域觀點探討亞洲的核心金融業務,亦即個人金融服務、零售及機構資產管理、企業金融等。基於亞洲日益自由化,購併、聯盟對實現企業策略野心越發重要,本書也增加部分章節討論國內購併、跨境購併及國際聯盟的成功因素。
雖然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我們以麥肯錫顧問身分服務全球金融企業客戶的經驗,但是書中觀點皆為作者各人看法,並不代表麥肯錫公司的立場。我們竭誠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