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表現的方式,大體上依歷代國家文化發展,和人民生活習俗情形而轉變;性乃執著傳統水墨韻味,線條律動及敷染彩色方面的運用,為點、線、面組合的繪畫,以主觀或客觀為物像的取捨,其表現方式計有工筆畫、寫實畫、寫意畫、界畫、水墨畫及彩墨等多種,分別介紹如後。工筆畫
工筆畫歷史悠久,我國自漢元帝起就有人物工筆畫。據記載:「元帝好色,宮人既多常令畫工圖之。欲有幸者,輒按召之,故其宮庭中置尚方畫工,從事圖畫。」此種人物畫如非工筆不能見真形,當時工筆人物畫者有毛延壽、陳敞劉白及龔寬等人最為著名。
關於工筆畫又有一個故事,魏晉時代吳國有一畫家曹不興,以畫冠絕一時,尤善人物衣紋褶皺,十分奇特,他們用筆時輕時重,時濃時淡,節奏極美,出神入化時稱為「曹衣出水」。有一次吳大帝叫他畫人物屏風,誤將墨汁點於畫上,曹不興靈機一動,即在墨點上畫一隻蒼蠅點綴其間,後來將畫呈吳大帝鑑賞,大帝以為是隻活蒼蠅,用手彈之不去,發現原來是畫的。可見當時工筆畫的技法已到了純青地步。
工筆人物畫以真美為表現要點,歷代流傳不衰,至唐代畫家李思訓創工筆山水畫,金碧華麗的畫面,世稱「金碧山水」或「青綠山水」,用細緻筆觸畫出石山林木等輪廓,然後隨類敷彩,追求形似雅致。其他如宮殿建築、帝王諸像、歷史典故、民間習俗、仕女、釋道人物、花鳥等皆屬工筆畫之列。
工筆畫原是反映生活的一種繪畫,以直觀式模擬自然界物象,刻意求真求美,藝術價值甚高,曾風靡了若干年代,民國以還,尚有不少畫家仍從事工筆繪筆,然而筆墨之情與古人相去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