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本身,就西方軍事學術的立場,就是「攻守結合,寓攻於防、寓防於攻,攻防交互運用」的戰略思想。
中國的軍事戰略總指導,在1989「天安門事件」後,就幾乎已經定位成為「積極防禦」的國防新戰略,其後所有官方的戰略理論,均由這個鄧小平生前的「遺願」衍生而來。
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就中國的觀點而言,基本上就是從「以劣勝優」出發。
事實上就中國而言,採取「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主要是因為中國在軍事實力上是僅僅佔有「量」的優勢,在「質方面由於兵員過多,編制無法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編現比」,因此將「積極防禦」的基本精神置於「以劣勝優」之上,重要的是它所激發出的精神戰力。
雖然「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在1989年後才正式定調,但早1980年中國中央軍委會就已確定「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為中國戰略的最高指導。
因此,研究中國的軍事思想,若捨棄「積極防禦」就會因無法掌握其精髓而顯得不切實際。唯有對中國戰略思想有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方能掌握,甚至是預測中共未來可能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