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進入法的道路
佛陀說:「見到空性者,死神將無跡可循。」當一個覺者去世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只有四大元素瓦解而已,沒有個人或自我,因此怎麼會有死亡與再生呢?只有地、水、火、風消散罷了,死神只能追蹤到這四大元素,而找不到個人。同樣地,如果「你」始終在尋找問題的答案,那就一直都會有問題,因為有個「你」的緣故。當個人不存在時,問題就不存在。沒有必要尋找答案,因為根本沒有問題需要解決,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解決。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死了,「你」就會再生。
今天所說的法只適合心智成熟者,當那些心智尚未成熟者聽到沒有自我,或當他們聽到包括身體在內,沒有東西是屬於他們的時,會覺得可笑:「難道我可以將刀刺進肉裡嗎?難道我可以打碎一切杯盤,因為它們都不是屬於我的?」絕非如此。只因為內心已經被扭曲,才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
我們如何能讓心貼近與進入法呢?須陀洹(sota-panna,入流者)的心,已經進入涅槃之流,不會再退轉。即使他們還有瞋念,但是已經不會再重回痛苦與執著的輪迴;即使內心還有貪欲,他們也不會退轉,因為如實認知的緣故。
須陀洹已經進入並看見法,但是尚未證入。當貪心與瞋心生起時,他雖然知道,卻還是會受影響。因為他雖然知道並看見法,但是還沒有證入,他的心還沒能成為法。因此,他或許已經聞法、思法、修法與見法,但是還沒能完全與法合一。所有眾生皆可證入法,那樣的境界是完全清淨的。 籠中鳥之苦
我們都像是籠中鳥,無論籠子裡的環境有多好,鳥兒還是不自在。牠總是不斷跳躍,希望能夠獲得自由。即使是被關在金籠子裡的鴿子也一樣,無論受到多麼優渥的待遇,牠們還是想飛出去。
一路從聞法到見法的過程,你都還有苦的感受。除非證入法,否則你永遠無法擺脫苦,仍將受制於各種外在因素,包括歡樂、名聲、財富與物質等。或許你擁有各種知識,但是它們都受到世俗的污染,無法將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你仍然像隻籠中鳥。
正確的修法來自好的老師,而他也是學自另一位老師,傳承就是這樣代代傳承下來的。事實上,實相並不從屬於任何人。如果只是因為尊敬老師,所以我們就凡事都順從他,這並不如法。不能只是因為老師在一旁盯著,所以我們才修行,把它看成一項義務;當他不在時,我們就鬆懈了。
這就像是在工廠裡,我們是為了老闆而工作,事實上我們並不喜歡這項差事,一切都只是為了錢。所以我們會儘量找機會偷懶,這是一般人工作的態度。不能一味地尊敬與順從,我們應該要問問自己:「我何時才能看見實相。」 指南針永指南方
佛陀的教學重點在於釐清事實,幫助人們認識自己,進入聖道之流。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時,我們就見到了法與見到了佛,從此進入聖道之流。
我常說:「見法之後,你將無法說謊與偷竊。」過去,我們會認為說謊與做壞事,可以不讓人知道;但是,當你進入聖道之流後,你將發現,無論身在何處,做壞事不讓人知道是不可能的。認為可以不讓人知道,是一種無知的想法。無論是處於人群之中,或是獨自一人,或是住在水裡或天上,做壞事而不讓人知道是不可能的。當你明白這個事實,你就入流了。
尚未入流時,你認為做壞事可以不讓人知道,但那只是欺騙自己;凡是見到法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絕對不會欺騙與傷害他人。佛陀曾說:「如果有人看見它就是我自己,就是見到了法。」除非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否則一切皆非佛法,都不是佛陀的本意。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後,你將無法說謊與做壞事。你所有的修行都將是正確與直接的,就像指南針一樣,永遠指著南方。
有了指南針,當你進入叢林時,永遠都會曉得正確的方向。或許你以為自己正朝東走,但是指南針卻會顯示其實你正向南走,然後你便了解:「喔!我錯了,我以為自己正向東走。」指南針永遠指向正確的方向,因此,你可以不必再依賴自己的猜想。有了指南針,不論身在何處,你都有辦法找到方向。我們的想法或許會引我們到別處,但是別怕,我們有指南針。放下猜想與感受,因為我們曉得,它們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
依佛陀的方式修行
人的本性似乎樂於犯錯,雖然我們並不喜歡那樣的結果,但是卻沈迷於這樣的行為。我們不喜歡扭曲的結果,但是我們卻喜歡錯誤的行為模式。這絕非正見。事情不會突然出現,事出一定有因,不可能有果而無因。我們希望做很少的事,卻領很多的錢;我們希望不用苦修,就能悟道;我們希望不用學習,就能擁有知識;我們希望不用努力,就能通過考試。所以我們去向隆波乞求聖水加持,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那個水有什麼作用?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工作,精進修行,用功讀書。但是人們就是喜歡那一套。他們或許能從老和尚灑的聖水中得到一點靈感,但是用俗諺的話來說,那叫做連法的邊也摸不到。
修行一定要有因果的觀念。那些在自己身上下工夫的人,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獲得解脫。就像指南針一樣,我們以為自己正向東走,但是指南針會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這就是法的本質,我們稱它為「真實法」(sacca dhamma),或「實相」。
因此,按照佛陀的方式修行,絕對不會出錯。因沒有錯,果也不會錯。
無論正見或邪見,它們都是你的修行根本。只有這兩條路。不過,當你持有邪見時,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你會認為那是正確與好的。你既然受到遮蔽,看不見事實,當然就會出錯。 貫徹簡單原則
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須學太多,只須貫徹一些簡單的原則而已。對象都是現成的,我們只需要實際去修,累積直接的經驗即可。所須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我們應該如此了解,如此修行,然後如此勇往直前EF就是這樣而已。
對於教法而言,詮釋與教導是同一回事。我們舉芒果為例,芒果的一切階段與特性,例如酸甜與大小等,都可從一顆芒果推知;只要研究一顆,就可以知道所有芒果的情況。
不過,每個人適合的禪修都不一樣,有些人需要多一點研究,如果不研究,他們就無法了解。當我們說有人不須做研究時,其實他們也在研究,他們是直接從修行中去學習。有這兩種方式,我們可以按部就班進行研究,或者我們可以從修行的經驗中去學習。 錯過無常
我們可以從觀察事物明顯的外觀與實際狀況,例如頭髮、指甲、牙齒與皮膚等,去了解它們本質上都是不穩定、不可信賴的與不淨的。這是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加以研究,就能嚴肅地看待與認識它們,了解實相。雖然我們可能讀到關於頭髮、指甲與皮膚等不淨的文字,卻仍然覺得它們美麗,並受到吸引,因為我們沒有看見隱含的實相。實相從未改變,五蘊與四大不斷生滅變化。情況就是如此,它們一直都是不淨、不確定、無常、苦與無我的,這是它們的本質。
我們讀到「諸色無常,諸受無常,諸想無常,諸行無常,以及諸識無常……」的文字,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說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確實是一種知識。但是面對實際情況時,就無法確定了。當時間一到,色法呈現衰頹時,我們可能茫然無措,什麼都忘了;當我們生病,身體受到劇苦時,我們變得沮喪,頻頻怨天尤人。其實,無常一直都在。我們透過讀誦「諸色無常,諸受無常,……」所得到的知識,在實際狀況發生時受到考驗,則變得模糊不清。我們從經典文字中,只能得到一些概念,雖然我們的唱誦悅耳動聽,但是卻可能正錯過「無常」。
有些人嘗試作身體的不淨觀,以體會欲望的無常。不過,當他們說「肝、腸、胃」時,卻想起先前曾經吃過的雞肝、雞腎、豬腸或任何器官,並感到饑腸轆轆。沒有下過苦功,是不可能有深刻體會的。
事實上,實相始終完整地存在於這些事物中,不需要刻意營造。佛陀強調禪修,只要靜下來修禪,就可以看見實相。禪修的巴利文是「bha-vana-」,意思是讓事物實現:未實現者,令它實現;未存在者,使其存在。 不要再等了
無論你身在何處,或境遇如何,都可以修行。趁著年輕,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要等老了才去做。現在大家都在想:「等我老了,便會開始去寺廟,並花些時間在法上。現在我不能這麼做,還有更重要的事在等著我。因此,修行的事就等到老年再說吧!」他們將問題留待老年時才解決。
我真的不知道老年有多偉大,你們的生活中有老人嗎?他們是什麼樣子?他們能跟你賽跑嗎?他們的牙齒動搖,視力模糊,聽力也逐漸喪失,起身與坐下時都會發出呻吟。然而當我們年輕時卻想著:「等我老了,我就會去做。」我們可能天真地認為,到了老年我們仍然健壯,充滿精力。村裡的老欽恩(Kiem)先生,年輕時總是拖著一大塊木板到處走,現在則只能依靠拐杖走路。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請不要再持有這種荒謬的想法。
趁我們還活著,讓我們多關心自己的心。凡是錯誤與惡的,讓我們儘量避開;凡是善的,讓我們盡力去做。就是這樣而已,這些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不需要留待老年。嘿!你們都看過老人,不是嗎?他們的感官退化,行動遲緩,難道你們不知道嗎?但是,即使如此,你們仍然關閉眼睛與耳朵說:「讓我先完成這項工作,或讓我先做那件事,等到我老了,就會上寺廟修行。」你知道嗎?等你老了,你可能坐也坐不久,聽也聽不清楚,想也想不通了。所以,請勿拖延,應該穩定與持續地修行。青春一去不復返,歲月不饒人啊!
出生後就一直在變老
你可能覺得自己還年輕,事實上,從出生以後,你就一直在變老。變老的過程從母親的子宮內就開始了,胎兒的後一刻比前一刻老,接著嬰兒便誕生了。如果沒有變老,你就不會出生,只能停留在子宮中。之後,你慢慢長大,從嬰兒到幼童到成人,你愈來愈老。一旦了解這點,當然可以說你已經老了。你不覺得老,代表你還不了解。如果沒有變老,你就不可能成為現在的樣子。因此最好認為自己已經老了,如此才會有修行的迫切感,最後,才可能解脫。你應該下定決心,從這一刻起開始好好修行,愈早修行,成果就可能會愈大。現在行善,往後就不用再承受苦果,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趁年輕時多修善行,儘量避免造惡,這才是我們應該考量的重點。
如果你認為還有比修行更重要的事須做,那麼修行的時機永遠不會到來。
佛教對於行為,要求先做到身業與口業的清淨,這就是所謂的「戒」。如果能夠保持身業與口業清淨,就會有平靜的生活,內心也將得以安住。這是最簡單的說法。 修行重點在不放逸
什麼是平靜呢?如果你沒有偷東西,就不用擔心被警察逮捕,可以很輕鬆,因為你知道他們要找的人不是你。如果你的心是處在這樣的狀態,遠離焦慮,那麼任何想法生起時,你都能夠清楚地認出它們。簡單地說,這就是戒、定、慧的進程。
大家都知道,修定需要有老師帶領,我舉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為例。我們得先找個老師,為他獻上香、燭與花;接著,開始唱誦,向他行禮、祈求與祝禱:「希望這能夠在我身上生效,希望不淨的戒都能變淨,希望禪定能夠在我的心中安住EF」之後,我們研究經典,並且完整念誦各個禪支,包括各種不同的喜與樂等;然後,我們坐下來,邀請禪定來住。但是它一直都沒來,我愈坐愈煩,因為什麼事也沒發生。因此,我開始想:「唉!這不是正確的方式,如果你邀請戒定慧來,它們就來,那不是太簡單了嗎?EF看來還是得靠自己在心地上下工夫才行。」這是我啟蒙的經驗,因此我拋棄了過去所學到的僵化模式。
有些修行看起來很簡單,有些則很難,但是無論難易,都不要太在意。佛陀說重點在於不放逸,就只是──不放逸。為什麼?因為生命是不確定的。當我們認為事情是確定的時候,就忽略了不確定的實相。放逸即是心有所恃,認為事物是確定的,執著無常為常,以及不真實為真實。注意!它們在未來隨時可能跳出來咬你一口。 保持中庸之道
因此,無論在處理真或假、善或惡、愛或憎的事物時,都別太在意──重點在於調伏自心,樹立正見,使它合乎正道。切莫忘失正念!不要疊床架屋,錯上加錯,徒增困擾。如果出現挫折或沮喪,知道它是令人不悅的即可,不要讓苦凌駕於實相之上。如果你喜歡某樣事物,切勿沈迷,可以喜歡,但是不要過度。俗話說:「勿沈醉!」當你遇到不快樂的事時,不要沈醉在沮喪中;當你覺得高興或喜悅時,也不要沈滯於其中。我們說「勿沈醉」,意思是指不要陷入過量的事物中。應該保持中庸之道,擁有固然好,失去也沒什麼。如果過度沈迷其中,當失去或遇到挫折時,便會感到痛苦。如果我們緊握著它們不放,便會與實相擦身而過,忘失正念。這不是法,也不是修行者應該做的事。過量,將導致我們偏離中道。
這樣的偏離便是邪見,是苦的起因。解說修行,目標在於明白苦滅;根據這樣的認知而修行,也只是為了滅苦。如果我們具有這樣的見解,便能知道苦與苦的起因,以及苦滅與滅苦之道,這即是所謂的佛教,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不了解苦,就很容易偏離中道,陷入痛苦。當我們迷戀某樣事物時,往往不知節制,不思索它是否能帶來利益,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沒有人能阻止我們,我們戀戀不捨鍾愛的事物,對於別人的話完全無動於衷,「沒問題啦,我向你保證!」對他來說,只要喜歡就好,完全沒有想到日後可能厭倦的情況;等他感到驚訝與挫折時,已經太晚了。
執苦為樂反被咬
因此佛陀希望我們明白:這是苦、苦的起因、苦滅,以及滅苦之道。一切修行都不離這四諦,它們是佛教的精華。法,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即苦的生起與苦的熄滅,除此之外無它。苦生起,然後苦熄滅。
我們為什麼會受苦,在輪迴或緣起的世間中迷失?因為我們不知道事物的實相;我們不知道苦。因此,我們執苦為樂,到頭來卻被反咬一口。例如,一位農夫在田裡看見一隻眼鏡蛇,覺得牠很可憐,心想:「我們應該對眾生慈悲,給牠們一些慰藉。」他不知道牠的實相,不知道這是一個會引發劇苦的生命。因此他將牠抱起來,溫柔地靠在自己身上。當這隻蛇感到溫暖舒適時,牠咬了他。這件事情雖然出自於善意,但是卻缺乏智慧。這是一個會致命的東西,你應該了解這點。這個情況就像我們不了解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以及滅苦之道一樣。
一切苦與不圓滿皆有其原因,因若消失,苦便止息。一切法,無論喜歡與否,皆由因所生。知道這四項──苦、苦的起因、苦滅與滅苦之道──是我們唯一需要的。一切事物皆不離四諦,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其他法。 修行要有清楚的覺知
與外界接觸的入口,接收訊息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當意根清楚覺知經驗為苦時,它自然會放開,事實上,放開的速度會很快。
因此修行中的你,應該清楚地覺知。覺知,在你的修行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許多學術研究,對於這點都有詳細地闡述。你們有些人深信經(su-tra)與論(abhidhamma)的研究,它們對心作了廣泛的討論,而你們也都掌握了其中的要義。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們可能只迷戀於討論,卻忽略了其中真實的含意,只會說食數寶而已。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算術。有些人需要按部就班學習,只有循序漸進,他們才有辦法學會算術。但是有些人則不需要,他們天生就擅長數字,因此不需要學習加減乘除,他們有自己的思惟法則,可以直接推算出答案,正確度與辛苦學習運算法的人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殊途而同歸。你可以說具有直觀能力的人,沒有經過標準的學習管道,因此是「非正統」的,但是他們卻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絲毫無差。他們的知識也同樣清晰與有用。
萬法存乎一心
你的修行可以不需要很多研究,但是依然能覺知得很好。辟支佛(pacceka
buddha),或稱「獨覺」,無師自通,便是很好的例子。他們不會教導別人,但是指導自己卻綽綽有餘;他們只能自知作證,而無法對別人解釋。他們已經達到寂滅與光明的境界,但是卻不會教人,就像啞巴一樣。啞巴會做夢,在夢中他看見田野、山巒與動物,但是當他醒來時,卻無法對別人述說。如果常人夢見蛇,他會告訴別人他所看見的蛇;如果他夢見牛,他會描述所看見的牛。辟支佛就像啞巴一樣,夢見東西卻無法說明,不過,他們確實已經沒有貪、瞋、癡,並且跳脫生死輪迴了。他們已經拋棄身上的負擔,輕鬆自在。啞巴和常人一樣會做夢,並且擁有同樣的知識與經驗,差別只在於表達而已。就知識而言,他們是平等的。
萬法皆存乎一心,佛陀希望我們向內尋找,找出實相。心才是實相之所在。出現骯髒的東西時,有人只會試著躲避,事實上,重點是如何清除它。當你搓洗它時,你將在先前骯髒的地方,看見乾淨。但是有些人看見污點,卻只會逃避,認為乾淨只存在於別的地方。乾淨與骯髒是混在一起的,迷惑的眾生與覺者,以及覺與不覺,一樣是混在一起的。當我們能把它們分開時,我們才能看清楚。 秉持正見修行
檢視佛陀的一生,就知道他從來不走捷徑。他已經做到了,我們卻還遙遙無期。我們的內心剛開始接觸事物時,覺得喜歡,但是最後往往演變成感傷,為什麼會這樣?對於不喜歡的事物,我們可以完全不理睬,卻沒有絲毫感傷,為什麼?這很平常,一件發生在我們周遭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我們已經偏離中道。
讓我們一起秉持正見修行,不再退轉。就像水滴進入水流一樣,讓心傾向趣入於法。若能如此共住,則將鮮少有問題發生。如果我們的心都能趣入於法,彼此之間就能保持和諧,無論別人對我們說什麼,我們都不會像常人一樣做出反應。我們應該彼此忠實,沒有忌妒與摩擦,這是心趣入於法者的行事方式。這些人從哪裡來呢?來自心尚未轉向者,或稱之為「粗人」。具德的覺者,原本也是粗人,他們同樣是人類,關鍵在於心是否趣入於法。
傳統上以四種德行來描述僧伽,或「真實修行的團體」。我即以此四德總結我們的修行:善行道者、質直行者、如理行者,以及和敬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