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價值:巴菲特傳
- 作者:安迪.基爾派翠克
- 原文作者:Andrew Kilpatrick
- 譯者:魯燕萍
- 出版日期:2000-09-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390408
- ISBN13:9789578390409
- 裝訂:平裝 / 6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巴菲特創造財富的傳奇,早已散見各大媒體,投資人應該不陌生。然而在世人的眼裡,巴菲特除了賺錢的本事外,他機智幽默的談吐;樸質無華的生活哲學;如何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做事,則是更值得景仰與學習的。
為了滿足一般人對傳奇人物的好奇,作者嘗試透過自身的觀察及採訪,為我們呈現大師生活中真實的一面,例如同學口中的巴菲特是個對數字過目不忘的生意高手;妻子戲稱嗜喝可樂的巴菲特血管裡流的是可樂而不是血;子女心中的巴菲特則是個不會用割草機、衣著古板、且頗為吝嗇的老爹;波克夏股東則將巴菲特撰寫的年報奉為聖經……,凡此種種,均令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彷彿和大師更為親近。另外,作者也翔實記述波克夏的投資案決策過程,讓我們對大師的投資哲學有更深入的了解。
前言
第一篇 奧瑪哈傳奇
第一章 二十世紀最成功的價值型投資人
第二章 在股市崩盤中受孕
第三章 投資的天才,生活的低能兒
第四章 投資哲學面面觀
第五章 媒體眼中的巴菲特
第二篇 波克夏事業版圖
第六章 巴菲特成立的第一家公司
第七章 唯一總部波克夏
第八章 波克夏事業版圖剖析
第九章 猜猜波克夏的股價
第三篇 投資界年度宴饗
第十章 波克夏年會
第十一章 波克夏年報
第十二章 巴菲特基金會
後記
前言
本書寫的是具傳奇色彩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驚人投資公司-波克夏公司,以及巴菲特和波克夏所擁有的事業版圖。
本書旨在披露巴菲特卓越的事業生涯,以及其機智與智慧。本書是一九九八年修訂版,因為從一九九四年初版迄今,波克夏經歷了許多變化。
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巴菲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本書企圖呈現他最真實的一面。對於本書的出版,巴菲特既未表示同意,也沒有表示反對。巴菲特曾在一九九○年告訴我,他考慮自己動手寫一本書,形式可能與他的年度報告大同小異,因此他不打算協助別人寫有關於他自己的書。
稍後,我寫了一封信給波克夏股東蘭德絲(Ann Landers,編注:專欄作家),請她接受我的訪問。她將信轉給巴菲特。巴菲特回信給蘭德絲,並寄了一份副本給我,且附上一個註腳。巴菲特給蘭德絲的回函寫道:
基爾派翠克為人正派,且動機純正,不過我個人不打算參與這本書的寫作。換句話說,我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決定他們要怎麼做。
我個人不擬參與的理由是,未來有一天,我將會自己寫一本書-如果我能邀請陸米思太太(Carol Loomis,編注:巴菲特的好友,《富比士》(Forbes)記者)幫我寫九○%。因此,我現在不想把精彩部分洩露出去。
我希望妳能參加明年的股東年會,如果妳願意近日前來共進晚餐,那是再好不過。順頌時綏
華倫‧巴菲特敬上
巴菲特在信尾給了我一段註腳:「安迪,你知道的,我祝福你一切順利,但也不要太順利。事實上,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公開的,所以我試著為自己保留一些新鮮的題材。巴菲特上。」之後,他又因為我以他為寫書的對象而給我一個短箋:「等著瞧,將來我也要以你為對象寫一本書!」看了短箋之後,我的心跳驟然停止,此舉讓我了解他的感受。我給他的回覆是:「祝福你一切順利,但也不要太順利。」
我不想誇口說我和巴菲特之間的關係有多特殊,過去十幾年來,我曾經和他共進午餐,而且有機會就近觀察他,但多半是在波克夏年會,或類似的場合。簡言之,我在他身邊看著他全速衝刺的時間,大約共有八十五個小時。
將來有一天,你一定會想讀讀巴菲特自己寫的書。不過屆時關於巴菲特的書一定已汗牛充棟,本書旨在呈現巴菲特與波克夏在一九九八年的狀況。
本書並非投資指南。請記住,書中任何有關波克夏投資的討論,可能都已成昨日黃花,波克夏很可能早就把那些投資標的脫手了。我建議讀者從以下的角度閱讀本書:筆者本身是波克夏股東,就某些方面而言,本書是一個普通股東的波克夏發現之旅。某個傢伙曾在網路的「波克夏留言板」上寫道:「波克夏是什麼?我昨晚第一次看到這檔股票,它每股的售價是四萬六千六百美元。」他得到的答案是:「投資波克夏,就好比從消防栓取水喝般。」我的觀察結論也是如此。
多年前,我開始對巴菲特產生興趣,是因為他投資華盛頓郵報公司(Washington Post Co.)。我父親卡洛(Carroll Kilpatrick),從甘迺迪政府到福特政府(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五年)期間,曾經擔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駐白宮的特派記者。
我們父子倆對一個人能夠擁有華盛頓郵報公司這麼多股份感到不可置信,因為在我們眼中,華盛頓郵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企業。就個人而言,我和許多人的看法不謀而合,我認為巴菲特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集財經天份、無懈可擊的道德觀,以及無價的幽默感於一身。平心而論,他是我們身邊最最風趣的人。
我和巴菲特之間是記者與公眾人物的關係,但是多年下來,我們有過若干對話,也曾多次談笑風生。有一次我們談到偉大、但不免略有瑕疵的出版業,他提到他不能忍受打字排版上的錯誤。當時我有一種感覺,如果他在波克夏的年度報告上發現任何打字排版上的錯誤,一定會氣得從座落於奧瑪哈市中心奇威廣場(Kiewit Plaza)的辦公大樓跳樓。
我希望巴菲特和各位讀者都會喜歡本書。一九九六年,我投標印刷本書,當時我寫下完整正確的書名,卻赫然發現收到的標單上寫著《永恆的活門》(Permanent Valve),這似乎比較像工廠需要的東西。儘管如此,那還是比智者稱之為《有限的價值》(Of Limited Value)要好得多。是低估?還是高估?我說這本書的內在價值是一本三十美元(編注:即該原文書的售價)。
本書的編輯阿賽爾(Michael Assael)將本書暱稱為《永恆的波浪》(A Permanent Wave),那是足球場裡球迷最愛玩的遊戲。現在,他又把本書稱之為《三百億磅重的大猩猩》(The 30 Billion Pound Gorilla)。
有位作家曾在書中評論一部作品:「這本書的封面和封底相距太遠。」如果這句話也適用於本書,那麼就請效法高德溫(Samuel Goldwyn,編注:美國導演,曾執導「咆哮山莊」)的方法:「我挑選書中的幾個部分閱讀。」
無論如何,本書大體上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年代循序漸進,雖然緊湊的編年記事法,不時被中斷,其目的是要呈現波克夏最拿手的「永恆的」投資,還有巴菲特的「聖人」企業。有些章節顯得特立獨行,就如巴菲特本人一樣,然而,所有的章節都有一個共通之處,亦即都是我以極有限的方式,試圖捕捉(我太太稱之為「跟蹤」)巴菲特進展飛快的傳奇故事。
中文版編者說明:本書英文版原書共包含一百五十七章,六十多萬字,經取得原作者同意後,中文版將波克夏的零星投資案例、有關皮克夏股東的個人描述,以及部分略顯重複的章節加以刪除,重新整編成三大篇、十二章,期以更精簡的內容提供讀者,如有疏漏之處,尚請不吝給予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