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網景─網景與微軟的網路對決
- 作者:麥可‧卡沙馬諾,大衛‧友裴
- 原文作者:MICHAEL A. CUSUMANO
- 譯者:郭和杰
- 出版社:中國生產力中心
- 出版日期:1999-12-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9130809
- ISBN13:9789579130806
- 裝訂:平裝 / 43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網路時代的競爭意謂著競爭優勢的得與失往往就發生在一瞬間。在商用電腦領域裡,市場千變萬化,要怎樣製定決策並創新產品,本書中有透徹的剖析。本書並從網景這家最早的純粹網路公司,引導出重要課題;及探討如何將柔道策略運用在網景及巨人--微軟的競爭上。
透過網站的觀察,及親臨網景及其他公司,進行50次以上的專訪,作者巨細靡遺說明史上成長最快速的一家軟體公司─網景,怎樣很快的推出新產品並達到市場;隨時保持彈性;怎樣找到利基,利用微軟的力量來對抗微軟。
對於高科技產業的經營者來說,本書教你如何很快的創辦一家公司,並讓公司掘起;怎樣在步調快速的而難以預料的產業與人競爭;怎樣以最快速度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對於所有管理階層、工程師,及工商企業,和其他想要在步調超快的市場成功的人而言,這的確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目錄
網路時代的競爭
網景的願景、人員和組織
利用柔道技巧化解對手的力量
以跨平台技術為利基點
從網景和微軟的戰爭所得到的啟示
本書的緣起應追溯到1996年的2月史丹佛校園裡一次偶然的午餐──一個晴朗而令人愉快的下午,戶外的泰國餐──當時麥可.卡沙馬諾剛好從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校(MIT\’s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下課,正想著要怎樣寫《微軟祕笈》﹝Microsoft Secrets﹞的續集,並到帕羅奧托(Palo Alto)拜訪昇陽微系統公司的JavaSoft事業部(Sun Microsystems\’s JavaSoft Division)。他問到,對於軟體界的領導廠商如JavaSoft、微軟和網景而言,網路快速而不可預測的步調,對於其產品計劃和產品開發的過程會有怎樣的影響。回家途中他打了一通電話和他的同事大衛.友斐聊天,大衛是高科技產業方面的策略專家,而且這時候剛好在西海岸短暫居留。
友斐這時候剛好在享受哈佛管理學校給他的年休假,他拜訪史丹佛,並正在研究微軟的一項不幸努力,也就是建立當時私人專利的線上網路MSN。同時他還每個星期花一天的時間留在英特爾,以公司總監和研究員的身份觀察它的內部營運。在和卡沙馬諾一起共進午餐的時候,他剛好完成《數位趨同時代的競爭》(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一書,而接下來他比較感興趣的計畫,是想要知道在超快速的個人電腦、寬頻通訊網路,以及快速擴張的網際網路等技術同時來臨的大漩渦裡,其他公司會怎樣因應?這兩位作者彼此交換心得,然後決定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題目,就合作寫一本書。他們在1985年時就認識了,當時卡沙馬諾在哈佛管理學校是博士後的研究員,而友斐是助教。幾年前,友斐向卡沙馬諾邀稿,希望在《數位趨同時代的競爭》一書中為他寫一篇微軟軟體研發方面的報告,而卡沙馬諾請友斐當他《微軟祕辛》一書的讀者和註釋者。
在這個時候,昇陽的JavaSoft在公關中扮演核心角色,但這個團隊太小、太年輕了。Java是很重要,但怎麼個重要法?那時候還沒有太多的策略和程序可以為此做分析,這個團隊還大致描繪出這件事要做什麼、怎樣做。除此之外,昇陽的主管似乎不想被放在管理學校的顯微鏡之下被觀看。卡沙馬諾回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然後繼續寫一本自動化工業產品研發的書。同時,友裴還是繼續在史丹佛進行他的工作,完成了在微軟和蘋果電腦的一系列案例,還有一些數位趨同方面的文章。
另一個和這本書有直接關連的事件發生在1996年的11月。網景創辦人之一的馬克‧安德列森,在麻省理工學院演講。卡沙馬諾和一些研究生一起入場,當中有一個人帶了錄音機。(這卷錄音帶的價值實在無法估計,因為安德列森談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網景顯然是網際網路這篇故事的中心要角,這家公司發明了一大部分的未來、以令人窒息的速度成長,而且一直都在嘗試所有複雜的軟體產品,並和驚醒的巨人微軟打鬥到底。卡沙馬諾在1997年2月時寫一封信給安德列森,並提出一項他和網景可能都很感興趣的一項寫書計畫。這本書會有點像《微軟秘笈》,但比較著重在網際網路時代怎樣影響這家公司產品研發的方法。安德列森的辦公室接著把這封信送到網景的公關經經理蘇珊‧安東尼(Suzanne Antony)那裡,她非常喜歡這個想法,而她的老闆羅珊‧西諾(Rosanne Siino)也很喜歡。網景的主管同意了,卡沙馬諾和友斐再次談及此事,並把計畫擴展到包括網景的策略,以及在組織調整時所面臨的議題等範圍。於是這個想法就一直走下去。
接下來就是1997年7月,在網景的山景郡總部的會面,其中第一次的會面中還認識了其總裁暨總執行長吉姆‧巴克斯戴爾。但庫斯馬諾和友斐還得說服他,讓他相信寫這本書是很好的一件事。他曾讀過《微軟祕笈》一書,而且他不敢斷定他真的願意透露太多公司的事給競爭對手。他們所爭議的是,網景真的正在主攻商用軟體市場,執此之故,他們必需要有信用。如果網景真的把所謂的策略、技術,以及營運結合起來,那麼把公司的這些訊息傳達給公司企業對他們而言是好的──不是壞的。除此之外,卡沙馬諾和友斐指出,作家對一家公司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通常公司和作者都會一起學習而成長。公司可以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做對了,什麼地方又做錯了。所以,如果網景並不是全部都做對,可能就要學會某些事。在這個例子裡,作者堅持,每個人都會有興趣了解更多,要知道「網際網路」是不是一個真實的現象。
巴克斯戴爾同意,而且因為作者的態度紓緩,使得專訪可以繼續。但是,他們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太直接了,讓他有了些疏忽:「從現在起到本書完成之間大約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為什麼網景還是原地踏步?」這是巴克斯戴爾回答的一部分:
「為什麼會?對不起…你們都想喝個咖啡或是什麼嗎?…好的,這是你們對一家較小的公司經常會有的疑問。微軟在最開始的時候,怎麼和IBM競爭?迪吉多剛開始的時候,要怎樣和IBM競爭?聯邦快遞在開始的時候要怎樣和Airbornes和UPS競爭?小公司有它的劣勢,但也有它的優勢。英國是怎樣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因為他們的船隊又小、又快,又有彈性。你依靠的是一點點熱情,一點點的推動。事實上,我們建立起品牌的速度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家公司,這是我們的第一個策略;我們利用網際網路辦到了這件事,所以現在大家都認識我們。大部分公司會感到失望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人邀他跳舞,他們無法加入創造業務的行列。現在每個網際網路軟體的重大標案我們都會受到邀請,這就是我們的市場。
這本書其餘的部分,是建立在與網景人的深入訪談,包括了吉姆‧巴克斯戴爾、馬克‧安德列森,以及其他40位左右網景的現任或前任主管、經理、工程師,和其他在1997年7月和1998年9月期間的員工。作者還專訪了其他12位左右其他公司的主管、經理,和工程師,這包括了微軟、英特爾、戴爾,和CNET。雖然有部分的人作者做了兩次專訪,包括了巴克斯戴爾和安德列森,但大部分的專訪都是一小時。本書以較能讓人理解的方式,採記錄、轉載,以及引述等方式來引用專訪內容,好讓讀者對於對話以及證據能有較好的體會。除此之外,作者在網景的網站上大概瀏覽了上千篇左右的文件,所涉及的包括網景的產品、和現行策略。
網景要求卡沙馬諾和友斐簽署保密合約,讓網景有權利避免作者對外洩露在專訪或是到網景辦公室拜訪時,所見到或聽到的祕密訊息。這也可以鼓勵大家坦白,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機會可以看到他們的話被引用。而在本書付印之前,網景人也看過最後的草稿。大部份看過此書的網景人都同意本書中的闡述,就如某位資深經理告訴作者的:「你很苛薄,但很公正。」雖然網景希望部分內容不要出現在本書中,但是網景盡量不干涉本書的編輯。兩位作者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他們被同一個話題所吸引:網際網路時代的競爭。只要是想要了解一家成功而非傳統的公司、技術創新,以及高科技市場所給予經理人、工程師,以及企業家怎樣的挑戰,那麼或許可以和作者分享這共同的興趣。對於本書中所爭論的一些電腦軟體和硬體問題,讀者了解不深並沒有關係,本書比較著重在策略、管理和組織性,而不是技術的議題。一般讀者可能比較不熟悉的專業名詞,都會在章節內容中做解釋。讀者必須注意,本書講的不只是網景和微軟之間依時間排列的戰爭故事。每一章都有不同的重點議題。第二章和第三章說明網景如何創立,以及怎樣努力實行我們所說的「柔道策略」技術,這項策略在與微軟的許多戰線上也都曾應用過。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討較深入的,如何實現柔道技術的問題,包括網景在產品設計上以及軟體研發上的努力,怎樣將目標鎖定在對抗競爭者的利基點上,以及怎樣讓工程組織能更快更有彈性。第六章是本書的結論,為一般的讀者說明這些故事所帶給我們的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