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撰寫方式包括三個章節,第一章介紹戰國琉璃珠的釋名、發現、典籍季在與他的消逝。第二章重點在於戰國琉璃珠珠身「眼睛圖案」與「非眼圖案」的詳細介紹,胎體形狀與材料略有介紹,其中的「七星文紋飾」與「捲蛇 S 行圖案」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第三章主要有四個專論包括「中國最早的三件玻璃器」、「洛陽金村古墓海外遺珍」、「琉璃珠出土數量最大的曾侯乙墓」、「琉璃珠型式最多的山東曲阜魯國舊址」。
序
1930年代左右,中國大陸河南省洛陽金村發現了戰國琉璃珠,它的出現引起考古學界極大的興趣。透過戰國琉璃珠我們可以了解春秋戰國時代,中原與西域甚至與西亞文明的文化交流。戰國琉璃珠素雅的顏色、文明交流的可能過程、玻璃製造技術的顛峰,與圖案風格的變化,吸引了世界各國學者的好奇心。戰國琉璃珠一時成為世界古代琉璃珠中最受矚目的焦點。為深入了解戰國琉璃珠,有關琉璃的原始定義,戰國琉璃珠的第一次發現,它的用途、來源與可能消逝的原因,在本書中我們都將一一探討。
璀璨琉璃戰國古珠這本書整整進行兩年多終於完成,期間計畫不斷地修改,收集的資料相當地龐大,從1950到1995年國內外重要文獻的歸納分類,並建立電腦資料庫,透過電腦的分析篩選,獲得成果令人滿意。其間。筆者在進行的過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難是無法取得博物館重要收藏品的相片,幾番轉折最後決定進行電腦繪圖解決這個問題,筆者以VISIO這項軟體展開圖的繪製。經過展開圖的分析,可以清楚地表現戰國琉璃珠珠身的各種圖案,無論是數量或排列方式清楚易讀。這樣的成果於筆者持續的開課過程中,獲得學員良好的反應,今後的系列叢書也將以同樣的表達方式處理。
本書的編寫方式包括三個章節,第一章介紹戰國琉璃珠的釋名、發現、典籍記載與它的消逝。其中有關歷史方面的討論,盡可能簡單易懂地表達戰國琉璃珠的時間與空間位置。
第二章重點在於戰國琉璃珠珠身「眼睛圖案」與「非眼圖案」的詳細介紹,胎體形狀與材料亦略有介紹,其中的「七星文紋飾」與「捲蛇S型圖案」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戰國琉璃珠在眼睛圖案與非眼圖案的搭配組合,產生了中國獨特風格的圖案,不僅在中國美術上別具一格,在世界古代的琉璃珠中也是獨一無二的紋樣設計,讀者可仔細觀察第三章主要有四個專論包括「中國最早的三件玻璃器」、「洛陽金村古墓海外遺珍」、「琉璃珠出土數量最大的曾侯乙墓」、「琉璃珠型式最多的山東曲阜魯國舊址」。透過四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提供大家思考空間,了解研究戰國琉璃珠由「古代科技」、「歷史」、「區域性型式分類」、「重要出土報告」、「典籍記載」、「博物館收藏品之海外遺珠」等等,由不同的角度探討,其中的空間寬廣深遠。
然而,仍有許多問題須更深一層探討,例如琉璃、陶、法安斯陶、釉藥、石英砂珠的區別、各類戰國琉璃珠的製造方法、仿製戰國琉璃珠與修補琉璃珠的辨識、戰國琉璃珠型式的分佈與東西文明的交流,這些問題我們將在未來系列叢書,再一一解決。
-
二手書12折$106
-
新書95折$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