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生於中國大陸,年幼時迫於時局,而於一九四八年隨父母來台。長大後或因求學、或因工作、或僅因單純的旅遊而出國,見到其他散居天涯海角的中國人。看到他們的經歷,再回想自己的生平,覺得「漂泊」兩字應是最足以形容中國大陸以外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共同感受;因此,便把自己一生漂泊的體驗,以及所見所聞其他同胞的同樣境遇整理出來、權充一份現代海外中國人部份生涯的記錄。期盼中國能早日統一,讓海外的中國人能落葉歸根,遊子還鄉,結束他們漂泊的生活或抒解他們因「漂泊」而有的淒愴情懷。
目錄
◎此生定向江湖老?/余光中◎祇是跟著一個夢走罷了!/張曉風◎自序/邵玉銘
第一章 悲歡童年◎我的「流亡三部曲」◎香蕉天堂
第二章 孤獨的異鄉客──美國歲月◎一顆貝殼◎尋找自我與「中國人」的定位
第三章 不作過客,要當歸人
第四章 莫札特的家鄉
第五章 現代蘇武──東加紀行
第六章 一點尊嚴,幾許文化
第七章 天涯淪落人◎啜泣的母親◎自我放逐的詩人◎東方「黑」市
第八章 回鄉記
序
我們常用許多形容詞來形容中國的人、事或物,比如:「十老的」,來形容我們悠久的歷史;「苦難的」,來描繪我們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連受帝國主義的凌虐,以及共產主義的浩劫;但對一九三七年起八年抗戰以後因逃避戰禍的中國人,尤其是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而散居各地的中國人而言,若要形容他們的生涯經驗,恐怕「流浪」與「漂泊」等字眼最為貼切。
我在中國大陸出生,年幼時迫於時局而於一九四八年隨父母來台。長大後或因求學、或因工作、或僅因單純的旅遊而出國,見到其他散居天涯海角的中國人。看到他們的經歷,再回想自己的生平,覺得「漂泊」兩字,應是最足以形容中國大陸以外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共同感受;因此很自然地使想把自己一生漂泊的體驗,以及所見所聞其他同胞的同樣境遇整理出來,權充一份現代一部份中國人生涯的記錄吧!
不久前拜讀龍應台女士寫過有關德國大文豪托瑪斯曼(ThomasMam)的文章,內文中記述曼氏自一九三○年代起曾浪跡美國多年,有次一位美國記者問他放逐美國的感受,他曾豪邁地回答:「我人在哪兒,德國就在哪兒!」因此,我也希望,在中國統一前,那些送留在海外非中國地區的中國人,或者是中國統一後那些選擇繼續留居外國的中國人,也能效法曼氏的精神,說出:「我人在哪兒,中國就在哪兒」的壯語!
多年來在世界各國旅行或「漂泊」,有一事一直讓我耿耿於懷,那就是每當填寫旅行文件上的國籍欄時,總有些困擾。寫「China」,怕別人誤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寫「Republiic ofChina」」全名,因與中共之「People\’s Republiic of China」僅少前面一字,也怕被誤為中共;寫「Taiwan」也不行,因為台灣非一國家,亦非國號,所以最後常常寫上「China(Taiwan)了事。但是對這種寫法,一般外國人到底是否真能了解我的國籍,我也只能隨它而去了,這難道不是生活在中國大陸以外中國人一件難堪的事嗎?
我不知道下一世紀的中國人將繼「古老」、「苦難」與「漂泊」等字眼後,會如何來形容中國人的內心感受或生命際遇,但我深切盼望所用的字眼是代表幸福而無悲涼。
-
新書9折$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