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學數學﹖
- 作者:斯坦
- 原文作者:Sherman K. Stein
- 譯者:葉偉文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1999-11-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6216281
- ISBN13:9789576216282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全世界最高薪的職業,大半與數學脫不了關係。除了晉身高收入群時省力些,數學到底與我何干﹖
舉凡日常消費計價、紅綠燈的變換頻率、眾人熱衷的證券交易,以及徹底改變文明的電腦都少不了數學。丟掉惱人的考試吧,我們應該在生活中重新發現數學。
內容簡介:
「害怕數學的人,請舉手!」相信全地球有2/3以上的人都會怯生生地把手舉起來吧。但《Strength in Numbers》作者斯坦教授卻不認為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數學細胞的緣故,他認為數學就像那頭被盲人辨識的大象,沒人認得清全貌。因此「(學校老師應該)第一次就把數學教對!」 這本書將數學的正確觀念傳遞給每個人。對於那些在學校裡有不愉快經驗而放棄數學(通常是12歲以前),或漠不關心數學的人,作者希望能把他們拉回最初的邂逅點,對數學一見鍾情。至於那些喜歡數學的人,希望本書所舉的事例能充分表現出數學之美與數學的價值,進而加深他們對數學的熱愛。
數學有點像諺語裡被三個瞎子摸來摸去的大象。摸到腿的說:「象好像一棵大樹。」摸到鼻子的說:「象就像一條蟒蛇。」而摸到耳朵的瞎子則聲稱:「不對,象很像一把扇子。」
數學也是一樣。如果你把它當做計算的工具,用來計算長度與面積,或算出成本與利潤,那它就類似鐵槌和螺絲起子。如果你用它來描述重力或染色體的結構,你可能認為數學是物理和生理宇宙中的創世語言。或者在幾何、微積分的課堂裡,你認為數學是很好的分析方法,是貿易、法律或醫學的職業訓練基礎。著名的旅館業鉅子希爾頓就持最後這種看法。他曾經表示:「我並不想說服任何人,說微積分、代數或幾何學對經營旅館事業非常必要。但我們要大聲疾呼,數學並不是國民教育上無用的裝飾品。對我而言,能把問題很快地化成最簡單、最清楚的方式陳述出來,從而迅速解決的能力,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非常有用的。當然你並不是真的使用代數公式,但……我發現較高等數學的練習,是發展這種解決問題的心智能力最好的訓練……徹底的數學心智訓練,可防止思緒模糊不清,或被一些假象誤導……」
你有權利埋怨數學課本
如果你接觸到的數學只是一長串枯燥的計算,只是每天分配到幾頁一定要做完的習題,或只是一堆沒有好好解釋的難懂規則,那麼你看到的是最不幸的景象。這時候數學對你只是折磨、只是處罰,你一定會自怨自艾的。其實你也有權利埋怨你的老師,或埋怨數學課本。
在所有學科裡,數學可以教得最好,也可以教得最糟。數學內容的每一單元都是完全透明的:沒有哪一部分是基於權威人士的想法或信任,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在已有充分準備的老師引導下,學生可以自行做各種實驗,自己發現很多基本原理而不必老師告訴你。這些實驗也不必用到很貴的設備,只要有紙、筆、計算機、直尺、骰子、一段繩子或幾枚硬幣就夠了。
在很多國家,數學不好的學生常會自嘲:「我就是沒有數學細胞。」這種通行的說法似乎認為數學能力和遺傳因子有關,是與生俱來的,和後天的努力沒多大關係。但在某些國家,一般人卻相信如果努力學習,就可以精通數學。在那些地方,是以實際的態度來面對數學,就像學木工或游泳那樣,經過練習可以改善技巧。
本書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各有特色。第一部<數學這玩意>描述數學的面貌、數學趣聞軼事及迷思。第二部<國民數學須知>,重新審視一些在學校裡曾經碰到的數學觀念。第三部<真理近了>的內容,則是微積分的觀念基礎。
本書的目的是想散播數學的正確觀念給每個人。對於那些在學校裡有不愉快經驗而放棄數學(通常是12歲以前),或漠不關心數學的人,我希望能把他們拉回最初的邂逅點,對數學一見鍾情。至於那些喜歡數學的人,我希望本書所舉的事例能充分表現出數學之美與數學的價值,進而加深他們對數學的熱愛。(本文摘自本書第一章)
幹嘛學數學?
斯坦
數學有點像諺語裡被三個瞎子摸來摸去的大象。摸到腿的說:「象好像一棵大樹。」摸到鼻子的說:「象就像一條蟒蛇。」而摸到耳朵的瞎子則聲稱:「不對,象很像一把扇子。」
數學也是一樣。如果你把它當做計算的工具,用來計算長度與面積,或算出成本與利潤,那它就類似鐵槌和螺絲起子。如果你用它來描述重力或染色體的結構,你可能認為數學是物理和生理宇宙中的創世語言。或者在幾何、微積分的課堂裡,你認為數學是很好的分析方法,是貿易、法律或醫學的職業訓練基礎。著名的旅館業鉅子希爾頓就持最後這種看法。他曾經表示:「我並不想說服任何人,說微積分、代數或幾何學對經營旅館事業非常必要。但我們要大聲疾呼,數學並不是國民教育上無用的裝飾品。對我而言,能把問題很快地化成最簡單、最清楚的方式陳述出來,從而迅速解決的能力,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非常有用的。當然你並不是真的使用代數公式,但……我發現較高等數學的練習,是發展這種解決問題的心智能力最好的訓練……徹底的數學心智訓練,可防止思緒模糊不清,或被一些假象誤導……」
你有權利埋怨數學課本
如果你接觸到的數學只是一長串枯燥的計算,只是每天分配到幾頁一定要做完的習題,或只是一堆沒有好好解釋的難懂規則,那麼你看到的是最不幸的景象。這時候數學對你只是折磨、只是處罰,你一定會自怨自艾的。其實你也有權利埋怨你的老師,或埋怨數學課本。
在所有學科裡,數學可以教得最好,也可以教得最糟。數學內容的每一單元都是完全透明的:沒有哪一部分是基於權威人士的想法或信任,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在已有充分準備的老師引導下,學生可以自行做各種實驗,自己發現很多基本原理而不必老師告訴你。這些實驗也不必用到很貴的設備,只要有紙、筆、計算機、直尺、骰子、一段繩子或幾枚硬幣就夠了。
在很多國家,數學不好的學生常會自嘲:「我就是沒有數學細胞。」這種通行的說法似乎認為數學能力和遺傳因子有關,是與生俱來的,和後天的努力沒多大關係。但在某些國家,一般人卻相信如果努力學習,就可以精通數學。在那些地方,是以實際的態度來面對數學,就像學木工或游泳那樣,經過練習可以改善技巧。
本書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各有特色。第一部<數學這玩意>描述數學的面貌、數學趣聞軼事及迷思。第二部<國民數學須知>,重新審視一些在學校裡曾經碰到的數學觀念。第三部<真理近了>的內容,則是微積分的觀念基礎。本書的目的是想散播數學的正確觀念給每個人。對於那些在學校裡有不愉快經驗而放棄數學(通常是12歲以前),或漠不關心數學的人,我希望能把他們拉回最初的邂逅點,對數學一見鍾情。至於那些喜歡數學的人,我希望本書所舉的事例能充分表現出數學之美與數學的價值,進而加深他們對數學的熱愛。(本文摘自本書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