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輔導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不僅學校老師值得重視,家長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本書特別設計12個主題活動,期望每個孩子經由這些活動探索之後,能重視生命,了解自己、尊重別人,以活潑的方式把「生命教育」落實在課堂。每個活動都有一個拼圖,12個主題活動拼湊起來,即是一個完整的人形。
內容簡介
序
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欣見澎湃的教改浪潮已展現出部分成果,但我們也憂心於時代快速變遷,多元社會的複雜,對毫無防衛能力的孩子所造成的價值混亂與行為失序。社會新聞一再報導:自殺、殺人、犯罪、施暴的年齡層越來越低,而且手段凶殘,令人心痛。因此,教改列車更應加入重視情意調和的教育措施,而這可能要培養孩子從對生命的尊重開始。身為教育工作者,總在思考,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或者透過輔導活動課來探討有關生命的一切。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能愛惜生命,進而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自從輔導活動正式排課之後,共同的困惑是教什麼?怎麼教?加上隔週休二日實施後,因隔週排課,更讓大家擔心無法落實當初正式設課的本意,在一片質疑及認知不足的陰影下,對輔導活動課程推展,深感無力。解決對道,是能編寫一套符合課程所需的教材,除了方便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受益。
在共同需求前題下,本校十二位教師率先士卒,在輔導室莊主任春鳳的號召及帶領下,結合理論與實務,投入本書的編寫,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小團體的進行來提昇教師個人的輔導知能,並提供教材給教育界同仁在班級經營或擔任輔導活動課時參考。參與的同仁,大多兼有級務,僅能利用午休及課餘時間進行討論,其用心投入辛苦耕耘的情境,不難想像,讓我們為這群可敬的伙伴喝采!
本書出版前的最後一次討論會,大家心得分享,都認為這是教師自我成長團體運作良好的案例,是自發性,可以結合志同道合的同仁,為共同的志趣與目標而努力。過程雖然辛苦,到出版前夕,都有苦盡甘來的感覺。大家期盼藉由這種模式,激發教育界的同仁,真正站出來,共同提升我們的專業。
教育改革是一股浪潮,我們絕不能缺席。肯定《生命教育系列-活動與學習(國小篇)》的內容,這是一群人智慧的結晶,很高興推薦給大家,斯盼對生命教育的推展有此許助益。
洪欽國於台北市明湖國小1999年3月
-
新書9折$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