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游素樸世界中
王麗香
《素樸生活》是以《清貪思想》一書聞名台灣的日本知名作家 中野孝次的另一力作。
閱讀中野先生的文章,讀者不僅可以讓汲於營生的心靈獲得歇息 更可優游於日本文學世界,體會日本文化之美。
翻譯過後,深覺得中野先生文章的一大特色,乃是擅長引經據典 穿梭古今,以較遠大的歷史角度,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書中舉出的人物事例中,如激烈奔放的日蓮、大智若愚的良寬等,如實的刻劃,讓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原來那就是血性男兒的本色!原來真正人類的原型,就是那等英姿煥發!
在本書中,中野先生不斷提到日本中世的生活,文中處處流露出他對那個時代的嚮往、緬懷之情。到底,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所謂日本中世,是指鐮倉幕府(西元1192年)成立,一直到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時代(西元1603年)為止,大約四百年間的事。
那時,日本剛進入武士統治的時代,整個時代的風潮傾向維護古風,並反映素樸的、強而有力的武士精神。同時,新興佛教蓬勃,使得中世紀的人們普遍擁有佛教思想,以及人世變化如白雲蒼狗般的無常觀;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例如隨筆文學之大作 《方大記》(鴨長明)《徒然草》(兼好法師)等,正是在這時代裡成書。
這個時代可說是無論在典章制度、生活型態或人文思想,都已發展臻至成熟的時代。在那時,人們懂得去精緻自己的生活,閒暇時喝喝茶,也插盆花美化美化空間,賞心悅目一下,所以造成茶道、花道的風行,更為日本增添了無限的文化氣息。
現代的我們一味的向前衝,唯恐自己落於別人之後。我們很少回過身去,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欣賞過的美景。當然,一味沈緬於過去,陶醉於過去的光耀中,只會讓人滯礙不前,不思前進。但是,人類原本具備的許多美好的情操,卻在一路不肯歇息的追趕中,慢慢遺失了。
我們如何再回復原本的美好情操呢?中野先生在本書中屢屢提到的日蓮,其一生行誼,是否能讓無所適從的我們重新找到新的心靈依歸,重新找回天她之心呢?
日蓮(1222|1282),日本日蓮字的創始人,一生為了宏揚自己奉持的《法華經》,不惜犧牲生命,與當局對抗,所以不見容而發配邊陲,流離失所,飢寒困頓。然而,為了忠於自己的理念,日蓮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始終勇往直前,絲毫不曾退縮。他的「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的擇善執著,正是熱愛生命的表現。
最近,三皂D0毛98的問世,告訴我們一件事,時代的腳步已經快得迅雷不及掩耳了。但是,人類的心靈也是以同等的速度成長著嗎?
人類不斷的精益求精,成就了高科技,也為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物質享受,但是,人類心靈的空虛,卻也是空前絕後的。我們忙碌不得閒,我們不再擁抱田野山林海濱,我們不再靜下心來,聽聽風聲雨聲溪澗聲,不再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晨昏顛倒,日夜忙碌不堪。到底,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從現在各種新興宗教各占山頭,書店羅列的宗教性書籍中,可以想見現代人的空虛,及不知如何排解的困境。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忙碌的我們似乎應該停下腳步,坐下來歇一會兒,喝口涼茶,抬頭看看藍天白雲;或者,閉上眼睛,享受清風的吹拂,好好思考一下生命的意義。
拜醫療水準發達之賜,人類的壽命也因而延長。人們在步入晚年之後,可以優閒度日,規劃規劃老後的生活,如促爬山、跳跳土風舞、下下棋等,愉悅健康的走完人生路。然而,人生並非事事皆能如此順遂心意的,為什麼呢?因為,人世無常。今日,我們雖然快樂的活著,但是下一刻,我們會遭遇什麼,實在難以預料。
我們常可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探討安樂死、臨終照顧等議題的報導。生而為人,總希望自已能有尊嚴的生存,有尊嚴的死去,而不是苟延殘喘,無意識的活著。現代醫療的進步,雖然大幅延長了人類的壽命,然而,過度的醫療照顧,使得一些不幸因病或事故而喪失意識的人們,卻仍得躺在病床上十年、二十年,只憑藉現代進步的延命醫療技術,過著無法與外界溝通的日子。這對於隨時隨地都想自主、有尊嚴活著的人類而言,不啻是一種甚於死亡的酷刑。
對於這一點,中野先生則提出他精闢的看法並舉出實例,讓我們重新省思生命的意義,審視現代醫療行為的功與過,思考人類真正的生命尊嚴為何!
接譯 中野先生此一作品《素樸生活》之後,實在備感壓力。在本書中,中野先生援用並介紹許多日本從古至今的人物事例,筆者的日本文學涉獵尚淺,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曾遭遇不少困境。雖然如此,仍兢兢業業勉力譯完,譯筆生疏處,尚析先進及讀者們見諒。
讀書可以豐富生活,開拓心靈、視野,滌清俗念凡思,接下來,請再輕啜一口涼茶,開始細細品味品味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