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裡說過,他不但喜歡接讀來信,且有收藏信件的癖好,但因略有抉擇,所以收藏不富。那是因為:「多年老友誤入仕途,使用書記代筆者,不收;討論人生觀一類大題目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頁開始者,不收;用鋼筆寫在宣紙上,有如在吸墨紙上寫字者,不收;橫寫或在左邊寫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標點之必要者,不收;沒有加新式標點之可能者,亦不收;恭楷者,不收;潦草者,亦不收;作者未歸道山,即可公開發表者,不收;如果作者已歸道山,而仍不可公開發表者,亦不收!」??
如此收藏信件,恐怕已經不是略加而是頗加抉擇了。梁先生的朋友或門人,有多少是經得起這麼挑剔的呢?好在他人的信梁先生收藏與否,並不要緊;倒是梁先生自己寫給朋友的信,朋友莫不珍而藏之,非但如此,且在他撒手七年之後,有意廣為蒐羅,公之於世,好讓追念他的眾多讀者,無論識與不識,能在《雅舍小品》的諧趣之外,更進一步,來親炙其人。??
?妣n親近一位作家,最正常的方式當然是讀其作品。但是作品是寫給全世界看的,有所防範,比較矜持。若想覷得真切,鏡頭便必須拉得更近,才能越過他朋友的肩頭,讀他親筆的書簡,甚至越過他自己的肩頭,去窺他隱私的日記。書簡是寫給一位讀者看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不過日記未必人人都寫,即寫亦未必持之以恆。信,卻是無人不寫,再懶的人總不能全不回信。因此要近觀一位作家,未必能登堂入室,像私家偵探一般,去翻他的日記,但總可以請他的朋友公開幾封可以曝光的信吧。所以西方的名作家身後出版全集或是傳記,往往附有書簡,就因書簡每註日期,也不難推斷地點,可為生平與作品之旁證,若是信中還有議論,即令吉光片羽,也更有價值。英國十八世紀的文壇上,書信是廣受歡迎的文體:蔡斯特菲爾德侯爵Lord?涎hesterfield?}和蒙太究夫人?|Lady?淮ry?淵ortley?清ontagu便以書翰家?|writer?牽f?烽etters?}的美名傳後,詩人頗普甚至修飾自己的書信,以彰顯自己與當代名流的交往有多風光。他如濟慈在信中談論詩藝,隻字片言都成了文學史的資料,甚至批評的名句;梵谷寫給弟弟、妹妹與畫友的七百五十多封信,也成了藝評的信史。??
不過編印名家書簡,也有不少限制。名人交遊既廣,因緣自多,私信原是寫給一雙眼睛看的,當然有些私隱不便公於眾目,所以這類信函只好割愛。另一個煩惱,便是多年的藏信只知其有,卻久已下落不明,若要認真尋找,則翻箱倒篋,就算大索三日,秦始皇也未必能逮到張良。所以這本《雅舍尺牘----梁實秋書札真蹟》原該收入的不少信件,雖然都是同手所生,一時也只好任其逸隱在天涯海角,不能回來團圓了。歌德曾說,失去舊信,等於失去生命中最美麗最親切的元氣,那損失對收信人與寫信人都無可彌補。這情形也有少數例外,林海音即為其一。據說她的繁多資料,包括藏信,都曾動員人手細加整理,所以一索即得。足見書信應該寫給這種有心而又可靠的朋友。至於我這樣的朋友,則不堪「信託」。在魚雁往還這件事上,我向來採取低姿態,往既不多,還亦甚少,就連梁先生的親筆華翰,一生所接也不過十封上下。儘管如此,輪到要編這本尺牘,我存為我大索三日,竟然只找到兩封,其一還不能全用,只好截取上半。??
梁先生成名既早,交遊又闊,一枝筆在翻譯莎氏全集的古雅、主編英漢辭典的繁瑣之外,還要回覆紛飛如雪的信函,負擔之重可想而知。但據我的經驗,他是有信必回,而且回得很快。這美德我實在望塵莫及。看得出,這本《雅舍尺牘》所收的信函多半是回覆,筆調雖然時見《雅舍小品》的餘韻,畢竟只是私函,原來不為傳後,當然不能期待它像《雅舍小品》一般精警耐讀,所以像「所謂『君子協定』,只有協定,不見君子,亦怪事也。」一類的妙句,出現率當然不如正式文章之多。匆匆成書,偶見的舛訛當亦難免。例如杜牧名句「霜葉紅於二月花」,便誤成了「楓葉紅於二月花」。??
以文體而言,這些信函卻有一個特色,就是文白不拘,中英並行。梁先生筆下的中文,一向是文白交融,卻力戒西化,簡直看不出作者原是一位「吃英文飯、賣翻譯稿」的外文系教授。他教了一輩子英文,但是寫起散文來,幾乎毫無英文語法的痕跡:這美德固然杜絕了不必要的惡性西化,但同時也坐失了某些善性西化的良機,未免可惜。梁先生的筆下一面力排西化,另一面也堅拒「大白話」的俚腔,行文庶幾中庸之道。我從未見過他一面倒向純白話,更不用說京片子、兒化語了,也從未見過他像魯迅、錢鍾書那樣純用文言刊過文章。??
這本《雅舍尺牘》裡既然多為回信,梁先生的文體似乎也有呼有應,因人而施,想必來信如果雅醇,則應之以雅醇,來信如果清淺,則應之以清淺,以求其嚶嚶共鳴。例如覆張佛千書:「辱書及大作均已奉悉。文中齒及下走,榮幸何如。」多用文言,而回林海音的信:「美國市場琳瑯滿目,看了真想買,一想二十公斤的行李限制,心就冷了。吃的麼,可口的不多,還是我們國內的好||不過小紅蘿蔔真好,又嫩又甜又有水兒,比咱們北平的好像還勝一籌。」對照之下,就白得多了。??
另一方面,收在此地的幾封英文信都寫得平易近人,以英文而言,要算是「白」的了。給張芳杰、陳達遵的六封顯然都是回函,可以推斷,來信必為英文,所以用英文回覆。張、陳兩位先生,和陳祖文、吳奚真、陳秀英幾位一樣,都是梁先生任師大英語系主任時的晚輩同仁,當然也是我早年的先後同事。遠在異國,又同為英文教授,互通英文書信,原很自然。信中所及,多為師大舊事,給張芳杰的最早一封更在四十二年之前,令我這「師大遺老」不勝鄉愁,且因師大教授楊景邁、林瑜鏗、傅一勤、張在賢、陸孝棟、胡百華等同仁未能提出舊信,感到惘惘。給聶華苓的七封信裡有一封是用英文,那是因為便於安格爾教授共覽。信末說到悼亡之痛:I\’m?爽ow?淬airly?琅ell,though?猓he?淨low?淦as?淨een?猓errific.?莉淹errific一字雖有「重大」之義,但也可作「美妙」解。我猜梁先生此信寫於師母安葬之日,哀慟正劇,心中所想的字或許原為terrible吧?同樣,給張芳杰的英文信中,也有幾處「鍵誤」。??
私信不比作品,更非公函、文告,本來無意示眾久傳,除了面對老友之外,可以說是晏然無防。就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一個真實的梁實秋,在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辭典家的身份之外,點點滴滴,在我們的面前輪廓成形,儘管那形像只止於側影或背影。里爾克說過:「歸根結蒂,唯一的防衛是全不設防。」?|In?猓he?涪nd,?猓he?牽nly?淄efence?烹s?淄efence lessness.?}日記,應該是全不設防了。作品,該是局部的開放。書信則介乎兩者之間,該比日記提防得多些,而較作品守衛得少些,所以讓人親近得多些。然則我們看到了怎樣的一個梁實秋呢?或許我們的鏡頭可以從遠距離推移到近身的特寫,一步步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