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學航行者提供依循方向
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厄普岱克把評論比喻為靠岸航行,把創作比坐大海揚帆。泛海航行,水深浪闊,世界浩瀚,何等自在逍遙。然而,四顧飄渺,除了自己的想像,除了若有似無的一絲信念,什麼憑藉也沒有,則能不叫人茫然不知伊于胡底?
相形之下,靠岸航行的方向和目標就顯得明顯穩妥多了,有陸地和海岸線(批評討論的對象及相關的文學知識)做憑據,航行者比較不怕迷失方向......
為文學航行者提供依循方向
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厄普岱克把評論比喻為靠岸航行,把創作比坐大海揚帆。泛海航行,水深浪闊,世界浩瀚,何等自在逍遙。然而,四顧飄渺,除了自己的想像,除了若有似無的一絲信念,什麼憑藉也沒有,則能不叫人茫然不知伊于胡底?
相形之下,靠岸航行的方向和目標就顯得明顯穩妥多了,有陸地和海岸線(批評討論的對象及相關的文學知識)做憑據,航行者比較不怕迷失方向......
〈序〉無用之用 ◎李奭學
〈自序〉靠岸航行 ◎吳潛誠
輯一
逃離小我的大詩人──艾略特
文學愛侶 ──伯朗寧夫婦
當郵輪和冰山如一對情侶相見── 哈代以詩句寫鐵達尼號之沉沒
《唐吉訶德》的兩種版本
持後現代觀點進出〈竹藪中〉 ──藉以透視霧煞煞的「羅生門」事件
現代文學 ──葉慈、艾略特、喬哀思、吳爾芙
政治的文學,文學的政治
輯二
本土意識的構與解
詩、修辭、謊言
多重標準
自我期許
對話與討論
多元取向的雛型
性與愛慾藝術
無言的哀歌
望文生義──英漢對照四題并跋
不肖意識
活跳跳的傳統
大紅檜與小豆芽
專業與卓越
戳破文字印刷品的物神面紗
泰瑞西亞斯的觀點
憤慨的義理
興趣超離
作家與政客
從言論自由看國旗
文化渾水,激盪不起漣漪?
序
無用之用
今年五月以前,我和潛誠兄素無一面之雅。三月中,我才通過芝加哥大學的學位口試,春遲便赴東華大學作答。廿年不見,頗訝異於花蓮的好山好水依然,更高興的是有機會和潛誠兄一夕長談。其實早在去年冬天,《自由副刊》的許悔之兄便曾居中引介,我和潛誠兄隔著中央山脈在電話上暢談了許久。潛誠兄是東華英文系的創系主任,力勸我來日東遊,春天我過訪東華,其實是踐約而去。
東華之議,後來我因另有約定而未克實現,迄今猶引為憾事。不過因此和潛誠兄訂交,也算是失中有得。其後數度長談,我對潛誠兄的生命志業認識更深,開始覺得必須修正以往的某些看法。我這樣說是因為我雖遲到今年才和潛誠兄論交,但他的著作除了這本《靠岸航行》外,其實多不陌生。一九八五年從輔大英文研究所畢業後,我曾在今天的真理大學教過一年的翻譯,用的教材就包括潛誠兄的相關專著。九三年留學芝加哥時,還曾應是時《誠品閱讀》主編王瑞香小姐之邀,撰文討論過潛誠兄的台灣文學論著,從《詩人不撒謊》到《感性定位》都曾細讀一過。就在今年春天往遊東華前後,我又應《中國時報》之請,二評潛誠兄的著作,所論係他迄今最重要的文化關懷《航向愛爾蘭》。在此之前,潛誠兄雖然從薩依德(Edward W. Said)之議,提出「介入」這個文化命題,我卻因長期羈旅異域而眛於他「介入」的程度,以為不過泰端.伊果頓(Terry Fagleton)一類書齋裡的空談家。回國之後,且不談聽聞而來的社會活動,從《航向愛爾蘭》的印象開始,我對潛誠兄「介入」而不「涉入」的美學頓然改觀、發現他不但是自己信念的提倡者,同時更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航》書借葉慈之酒澆潛誠兄胸中塊壘,長篇大論無非為台灣請命,希望建構本島獨立的文化國格。潛誠兄三致其意,一士諤諤,不論立場,我想都應該肅然起敬。
東華作客和日後數度長談,一個重要焦點是文學研究和社會的關係。我和潛誠兄都出身英文系,都堅持文學研究的純粹性,不希望有太多實效或功利考量介入其中。如是之見當然因台灣特殊的教育環境使然,蓋國內英文系和英美等國確有不同,除了英美文學的研究外,社會中人多數期待兼具語言訓練的功能,或者希望根本就是這樣子的一個機構。學術云云,可免則免。然而俗見未必是真理,更可能是短視。一個國家的外語系所如果不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上,縱然訓練出能力甚強的外語人才,這個國家對外國文化的吸收仍然會問題重重,上焉者「全盤西化」,下焉者人云亦云。所謂主體或自主性是侈談。英文系和中文系一樣,其實更應重視文學文化,藉研究的過程建立認識準則,一以強化對論述客體的了解,二則尋找攻錯的他山石,回頭反哺或豐富自己的文化母體。倘然只在商業性的功利面打轉,在學術以外追求速利‘很可能會造成外語訓練上的淺碟子效應,若非見樹不見林,就是在沙灘上起高樓。
我在這方面的看法更激進。對我來講,研究本身就是樂趣,實驗室如此,書齋亦然,經濟學是這般,文學又何嘗不是,又何必曰「用」?潛誠兄重視創作其實更甚於研究,卸下東華系主任任職之前還為系裡擘劃了台灣第一座寫作研究所,強調常人眼中的「風花雪月」。不過他於「研究」一事倒有持平之見,以為表面上看來「無用」的文學研究,其實在樂趣外另有「大用」。且不談文前提到的「了解」與「認識」等學究之「用」,研究本身所要求於研究者的獨立精神就是任何速效訓練難以企及的「無用之用」。就學術而言,這種「用」要求我們不得人云亦云,用之於社會,則可以鼓舞諤諤之士,使其雖千夫指而橫眉冷對,雖千萬人而往矣。這種過人的膽識,中文史上前有魯迅的雜文,後有楊牧偶爾為之的方塊文字可以一見。潛誠兄在這方面的表現,《航向愛爾蘭》雖是代表,不過該書畢竟是隱喻,我覺得最出色者仍推讀者手上這本《靠岸航行》。
這篇序文裡我不擬多談《靠岸航行》的內容,白紙黑字,讀者細按下自可索得。然而書中的社會批評看來都是潛誠兄負笈歸來後的經驗教訓,而我也剛剛剛結束遠遊,而且是懷著和潛誠兄一樣的遊子心情回歸母土,所以感觸特深,在結束本文之前,似乎有必要特別強調。這些篇什讀來其實刺眼,卻絕對是潛誠兄吾土吾民的肺腑之言。美國社會的法治與美國人的公德心,他更不諱言仰慕,有師法之意,在我看來尤顯書生的憨直可愛,俱因本土情所激發的思齊心理而起。我和潛誠兄都在教過一陣子書後才出國繼續學業,年齡比一般留學生稍長,在國外埋首於書本之餘,難免觀察人家的社會。看到好的,自然希望取為我用,否則渾渾噩噩,和鍍金心態何異?然而外人的「好」畢竟是外人的,要「取為我用」非賴長期的文化鑽研不可。「無用之用」,於此再得一解。《靠岸航行》裡,潛誠兄坦承美國社會於己無關痛癢,另方面又對西方文化敬佩不已。這種「矛盾」正是「立足台灣,放眼美國」再自然不過的結果,我覺得天經地義。
今年春天的東華之遊,對我來說是一次精神洗禮。花蓮偏處台灣一隅,其實已經遠離台北中心。對多數人而言,好山好水由是有轉為窮山惡水的可能。然而仔細一想,台北之於紐約恐亦邊陲,端視世人懸念而定。所以「中心」不是絕對的地標,而是相對的指標。潛誠兄和同僚在東華三年,奮鬥有成,校園裡弦歌不輟。我們也樂見一代代的作家、學者於斯俯仰,如此則花蓮來日或可變成台灣的人文中心。《靠岸航行》的批評關懷則擴及全台,潛誠兄以無用為用的人文精神發揮尤甚,鞭策之下,孰知來日台灣不也變成世界的人文中心?咨爾多士,其共勉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奭學
一九九九年十月.台北南港
作者序
靠岸航行
撰寫評論文字和從事文學創作在感覺上有什麼不同?對於這個問題,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經驗的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厄普岱克曾有精闢的解說,他把寫評論比喻做靠岸航行,把搞創作比做大海揚帆,他在自己的評論文集《靠岸航行》的〈序〉中說:「置身大海中,四周是一片美麗的渺茫,冷風凜冽,偶爾可見海豚閃爍發亮的背脊,或成群的銀魚同時躍出水面;靠岸航行,我們隨時可以因風轉向,再以一個十拿九穩的引文更曳近陸地。」
泛海航行,水深浪闊,世界浩瀚,何等自在逍遙;然而,四顧縹緲,除了自己的想像,除了若有似無的一絲信念和有限的航海知識與裝備,什麼憑藉也沒有,什麼依靠也沒有,怎能不教人心裡發毛,手腳發冷,茫然不知將伊于胡底?新進作家──特別是在稿件被退回的時候──動輒惶惶不可終日固不用說,即使經驗豐富且早已享譽文壇的老手,諸如晚年的葉慈和佛克納,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力有時不免也會產生懷疑的。有些極端敏感的作家如吳爾芙夫人,每寫完一部小說,神經不寧的問題便愈形嚴重,後來終於瀕臨崩潰邊緣,自殺以求解脫。對於自己的創作信心十足的人,少數是難得一見的曠世天才(例如莎士比亞),其餘的大多數是內省能力不足的庸才。另外有些寫作水準很不賴的文人如蕭伯納、王爾德之流,喜歡標榜自己的創作才華,那是在裝腔泉勢,自我廣告,或者是想藉著驚人的狂語掩飾自己的心虛;就像走夜路的人,需要藉提高嗓門唱歌或吹口哨來壯膽,因為心裡有鬼。
相形之下,靠岸航行的方向和目標就顯得明確穩妥多了。有陸地和海岸線──批評討論的對象及相關的文學知識──做憑據,航行者比較不害怕會迷失方向,而容易有安全感。詩人葉慈甚至說,撰寫散文評述會使人產生優越感哩。參詳文學史,我們發現,專心致力於創作而從不分神寫點評論的作者可說很少;許多一流的詩人本身都是貢獻卓越的文學批評家,例如席德尼、朱艾頓、波普、強森博士、柯立芝、雪萊、阿諾德、坡、艾略特等人便是。
雖說靠岸航行有大陸和海岸線可依憑,但在新鮮而刺激的旅程中,大陸和海岸線是陌生的,航行還是多少帶有摸索、試探、冒險成分的。是的,探測者便是批評家的適當身分,其任務是去發現新領域,為它命名、定位、繪圖、插置旗幟標誌;地理當以戒慎恐懼的態度來進行探索勘測,而不可自以為是穩坐釣魚船的文學法官,擺出一副自信、權威、專斷的態勢。
X
本書原於一九九一年由桂冠圖書印行初版,全書分成四輯:今改由立緒發行修定版,僅只保留原書第四輯的絕大部分文章和前三輯中的六篇作品,其餘文章則屬新刊,謹此說明。
靠岸航行改訂版
吳潛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