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親子食育課,玩出生活力
現代孩子「食育」普遍不及格。董氏基金會2018年的食育力調查發現,現代孩子的吃飯、料理、健康及競爭力都NG。吃得不健康的孩子愈來愈多,食物教育、食農教育因此發展成為目前重要的教育題材。
食農教育不是叫每個人都要務農,但想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就不能不認識農業和環境。它是一種「素養」,透過學校教育的潛移默化,使人人具備,這是方法之一。
方法之二是家庭。飲食問題最大的關鍵在於,雙薪家庭大多外食,即使父母知道飲食健康很重要,但卻礙於現實做不到或不知道怎麼做。相較於學校,孩子有更多時候是在家裡、或跟父母家人一起吃飯。親子端的食育課,開始被愈來愈多的家庭及組織關注。
本期主題報導了這股在國際間蔚為風潮的教育課題,以及親子食育課琳瑯滿目的做法,並針對飲品、蔬菜、肉類等特定食物怎麼教、外食家庭怎麼做食育等,提供專家的建議,是親子食育課的百寶箱。
〈新趨勢 他山之「食」〉
吃不只是吃,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橋梁
2005年,日本率先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球第一個食育立法國家;義大利於1980年代開始推動「慢食」;美國則在1990年代興起「可食校園計畫」。食農教育的推動,已是一股全球性風潮,台灣可以怎麼做?
〈新趨勢 第1課早餐〉
美好的一天,從在家吃早餐開始
「孩子早餐吃什麼?」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也有老師會要求學生在家吃完早餐後再上學。尤其孩子升上小學一年級的關鍵時刻,有愈來愈多家長開始自己動手做造型餐,做為喚醒孩子的起床號。
〈新趨勢 第2課選食力〉
透過繪本和桌遊,培養孩子選食力
新時代的營養教育,不只認識食物本身有哪些營養素,還要了解食物是從哪裡來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生產過程。透過有關食物的繪本、體驗操作活動和桌遊,帶孩子去認識及感受不同的食物,有助於改變挑食、愛吃零食或含糖飲料等習慣,從小養成知食的選擇力。
〈新趨勢 第3課親子共廚〉
教孩子做料理,學會照顧自己的能力
廚藝是傳承也是分享,可以充滿著溫暖的味道與家庭的記憶。爸媽有機會帶孩子一起採買食材、動手做料理,不但是親子之間最好的陪伴互動,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
〈新趨勢 第4課共食、共玩到共學〉
從食物入手,加深感情的凝聚力
從孟琬瑜一家人到社群團體「小村子mama team up」一群人,不管是建造家中的綠屋頂或協力把垃圾場變身為農場,飲食已成為一種凝聚力及生活力。爸媽帶著孩子親自動手耕種,從消費者變成了生產者,更拉近了人與食物、土地的距離。
〈新趨勢 第5課從產地到餐桌〉
了解食物來源和生長環境,學會惜福感恩
父母帶孩子到產地進行農事體驗,就會對食物與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受。透過了解食物的來源和生長環境,增進食物的選擇能力,也體會到食物得來不易,慢慢學會「珍食愛物」。
〈新趨勢 第6課惜食減塑〉
提高自「煮」力,減少食物垃圾
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浪費食物,好好利用即期品或格外品(市場規格外的農產品),並強調適買、適煮的適食力,以及養成重複使用食物包材、減少不必要塑膠包裝等習慣,可以減少食物垃圾,是親子食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新學習 食育達人分享 Mini Cook創辦人樊欣佩〉
教孩子學會正確飲食,擁有健康
一場又急又猛的感冒,讓樊欣佩的人生從此轉了個彎。「沒有健康,就什麼都沒有」看似老生常談,卻是她用生命換來的頓悟。她下定決心要從飲食找回健康,也想教孩子學會正確的飲食,擁有健康,因此創辦了「Mini Cook迷你酷食育生活工作室」。
〈新學習 食育達人分享2.教育博士陳美齡〉
4個方法,教孩子健康的飲食
20多年前,還不時興「食育」觀念時,陳美齡就很重視孩子的飲食教育。她認為,教孩子健康的飲食方法,等於給孩子一生的寶物,除了身體健康,孩子長大獨立之後,對生活也很有幫助。
〈新學習 飲食小學堂〉
認識綠、黃、紅燈飲料,聰明做選擇
孩子把牛奶當開水喝,好不好?喝奶茶或果汁,是不是比喝可樂、汽水來得好?常聽人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但孩子就是只能接受有味道的飲料,該怎麼辦才好?
〈新學習 飲食小學堂〉
多看、多聽、多試,認識營養素
食農教育的重點在於,如何從知識(knowing)變成生活(doing)和內在的實踐(being)。爸媽可以透過一些有趣、好玩的遊戲或實作方式,讓孩子接觸、體驗各種食物,從中慢慢發展出正確的飲食觀念,進而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新學習 飲食小學堂〉
7招解決外食家庭食育難題
食育是一種素養(literacy),重點是能夠活用。教孩子食育,不是要控制他不要吃什麼,而是教他學會選擇,建立好的飲食習慣。雙薪家庭大多外食,針對外食家庭如何做食育,《未來Family》特別訪問幾位專家,提供建議。
〈新學習 食農素養:校園推動現況〉
營養午餐和課程雙管齊下
近幾年,食農教育蔚為國際趨勢,台灣的校園食農教育也蓬勃發展,許多學校發展出具特色的教學內容,各自精采。
〈新學習 校園現場直擊:台北市永安國小〉
食農教育結合校本特色課程
位於大直的永安國小,是推廣食農教育的績優學校。雖然沒有農田資源,但運用盆栽來種植蔬菜,除了讓學生體驗農事,也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農業生產、銷售以及環保、食安等議題。
【新聞與議題】
〈前MIT面試官林為千、蔣佩蓉夫妻〉
世界級大學要的是怎樣的學生?
林為千、蔣佩蓉這對理工背景的夫妻檔,參與美國名校招生實務多年。在教育教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兼具很感性的做法,符合了MIT選擇學生的要求:多元、自我特色、自主。
【閱讀與學習】
〈親子閱讀推薦〉
戴帽子的貓來了!──喧鬧在音韻間的童趣
蘇斯博士的繪本被尊為美國兒童啟蒙閱讀的必讀經典,北市大附小英語教師黃亦孺分享了對於EFL學習者(英語非母語的學習者),如何利用遊戲暖身,讓學生認識及聽辨這本書裡的押韻字;然後透過朗讀、讀圖、實作和故事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由淺至深進入這本書。
【國際教育快報】
〈歐洲〉
行蹤「全都露」藏安全隱憂 ,歐盟回收兒童智慧型手錶
歐盟快速警告系統RAPEX指出,有些兒童智慧型手錶在傳送訊息或儲存資料時沒有加密,讓不法份子能任意取得伺服器數據、追蹤配戴兒童位置,甚至任意擷取、修改定位,讓手錶發送錯誤定位給家長,嚴重影響兒童人身安全,甚至宣布全面回收德國品牌ENOX推出的Safe-KID-One兒童智慧手錶。
〈新加坡、馬來西亞〉
填鴨教育ByeBye!2019年廢小學低年級考試
2016年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成績稱霸全球的新加坡,在最近投下教改震撼彈,宣布逐步取消中小學考試。緊鄰的馬來西亞也宣布同樣政策,2019年開始廢除小一到小三考試,改以「課堂評估」測試學生的學習表現。這樣的政策雖然目前得到多數老師和家長支持,但是怕孩子成為白老鼠而反彈的家長也不少。
【名人專訪】
〈矽谷教父、前史丹佛校長漢尼斯(Dr. Hennessy)〉
培養孩子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教育家、也是人工智慧AI專家的漢尼斯博士,面對AI時代的來臨,對於未來的教育有哪些看法?身為父親,他給台灣家長的建議是什麼?
【教養與學習】
〈李崇建與薩提爾模式〉
學習自我覺察,用一致性的姿態面對孩子
傳統的華人教育經常鼓勵孩子「聽話」,但要求孩子聽話,孩子真的就聽話了嗎?聽話就是好的嗎?想讓孩子打開心裡的窗,大人面對孩子,需要以「對話」取代「聽話」的教養模式,才有助於探索自己、成就自己,以及與他人產生連結。
〈德國幼兒園教師、作家莊琳君〉
情緒控管,從認識與表達開始
有時候孩子不是愛鬧事,而是心中有情緒,想說卻不會說;最佳解方,就是鼓勵孩子認識、表達情緒,再慢慢學習情緒控管。
【教育現場】
〈主題式教學系列9〉
蘇澳國小:藝磚藝陶築夢想
蘇澳國小的主題式教學─構建磚窯,孩子攪拌水泥、搭疊磚塊、打造磚窯、窯烤披薩、燒製陶笛,全都自己動手做,從中學習數學的比例概念、自然課的熱變化、社會課的磚歷史、美術課的藝術創意。
名家書寫 Column
洪蘭 正向思考是謀定而後動,不是一廂情願
蔡慶玉 日本教育新學習指導要領
曾麗心 培養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
梁虹瑩 大量閱讀不等於有閱讀理解力
內容簡介
《未來Family》希望成為每一對夫妻或父母最好的生活夥伴,也提供學校師長作為教育下一代的參考。祝福每一個家庭都能享有源源不絕的幸福紅利。
《未來Family》雜誌六大特色
專業團隊,深入教養前線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專業團隊深入家庭、教育現場,用心觀察,深入分析
多元內容,掌握教育脈動
兼顧全球最新教育、教養趨勢,強調能力、品格、性向發展的實戰教養方法
新家庭價值觀,寓教於生活
多面向面貌呈現家庭價值觀,幫助每一個家庭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與教養觀
真實個案分享,實戰經驗學習
多元經驗分享,完整呈現生活、教養與家人關係,從實戰教養中,依循學習
圖文並茂,閱讀輕鬆便利
專業編輯,精美紙張、圖文並陳。實用的生活提案,按圖使用,輕鬆有效率
多面向社群互動,有效解決教養問題
議題強調紙本、網路社群回饋討論,讀者可在分享中找到適才適性的解決方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與您一起關心台灣家庭的未來
《未來Family》雜誌六大特色
專業團隊,深入教養前線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專業團隊深入家庭、教育現場,用心觀察,深入分析
多元內容,掌握教育脈動
兼顧全球最新教育、教養趨勢,強調能力、品格、性向發展的實戰教養方法
新家庭價值觀,寓教於生活
多面向面貌呈現家庭價值觀,幫助每一個家庭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與教養觀
真實個案分享,實戰經驗學習
多元經驗分享,完整呈現生活、教養與家人關係,從實戰教養中,依循學習
圖文並茂,閱讀輕鬆便利
專業編輯,精美紙張、圖文並陳。實用的生活提案,按圖使用,輕鬆有效率
多面向社群互動,有效解決教養問題
議題強調紙本、網路社群回饋討論,讀者可在分享中找到適才適性的解決方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與您一起關心台灣家庭的未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