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容器環境掀起變革浪潮 資料中心網路架構風雲再起
貫穿多雲應用 SDN登主流
文◎洪羿漣
現代化資料中心已逐步轉型為軟體定義,打破既有僵固的網路基礎架構,基於程式化能力,提高資料中心網路部署、配置、異動等方面的靈活與彈性,才足以偕同運算、儲存資源,支援數位化應用隨需彈性調整。不論新型態應用服務建置於內部資料中心、外部公有雲,抑或是靠近應用的邊緣區域,皆可藉由單一控管介面操作與監看運算狀態,以降低IT人員學習門檻與提升抽象式軟體架構的維運效率,同時由於套用一致性的保護措施,更可確保分散式運算架構的資料安全性。
專題報導
連結雲端無縫擴展資料中心 AI加持簡化維運管理
資料引領儲存大勢 靈活敏捷架構迎戰未來
文◎余采霏
在資料爆炸的時代,數位經濟風暴正在成就一個新戰場,不管是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還是機器學習,資料終將成為關鍵核心,唯有在資料中找出新黑金,才能引領下一個二十年。但在此之前,如何轉變傳統老舊的基礎架構、與雲端接軌改善成本拓展更多可能,以及如何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來預測、洞察以強化競爭力,都將攸關企業未來的永續經營。
面對新數據時代,儲存的角色至關重要,如何善用混合雲、軟體定義、全快閃儲存、超融合架構以及物件儲存等新興解決方案來創建新的思維架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如何引領數位創新,帶動儲存進化?全世界的法規正在對資料進行最嚴密的保護,企業又該如何因應與落實?尤其,在多雲環境中,資料分散在全球各地,又該如何做好資料保護?在符合法規要求的同時,還能善用這些資料,作為提高競爭力的基礎。這些都將成為企業亟需面對的課題,也唯有改變思維,著力於更靈活、敏捷且快速的架構,才能因應日後更為嚴苛的競爭挑戰。
產業趨勢
不僅安全與風險管理 還需確保營運符合隱私友善原則
GDPR與區塊鏈隱私熱議 資安長應及早納入考量
文◎Bart Willemsen
對許多企業而言,隱私是企業成功的一項關鍵紀律,受到眾多法令規範限制。近期歐盟施行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後在全球激起漣漪效應,導致各地區隱私和資料保護法令逐漸成熟並趨於嚴格。許多國家在GDPR的影響下開始訂定相關法規,相信這股風潮將延續下去。這些隱私法規深切影響企業處理個人資料的策略、目的和方法;而違反規定會帶來財務、信譽的損失並背負法律責任。
負責安全和風險管理的主管必須特別留意2019年隱私趨勢預測,對此提高警覺,才能確保透明度並讓顧客安心。根據Gartner調查,到了2020年,個人資料備份及歸檔將成為企業組織最主要的隱私風險,占比達70%,遠高於2018年的10%。企業掌握大量內容敏感且易受攻擊個人資料備份,卻並不一定有明確用途。由於其敏感及易受攻擊的程度幾乎恆定不變,因此資料的數量是風險大小的關鍵,也是目前隱私風險最主要的一環。
深度觀點
App行銷提升商業營運 混充他人成果有失公平
網路爬蟲擷取網頁資訊 未經授權不勞而獲恐觸法
文◎陳佑寰
相對於實體通路,透過網際網路來行銷與交易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除了網站網頁之外,藉由手機App來吸引使用者、行銷、導購、進而完成交易更成為網路潮流。App固然是商家行銷與交易的利器,但不能未經同意逕自擷取其他商家投入相當努力所建置之網頁資訊,而作為自身 App
的內容並以此行銷商品或服務、招攬使用者下載、付費購買加值服務、銷售廣告版位等商業交易行為,否則可能被認為是「榨取他人努力成果」而違反公平交易法。
實務上曾有人開發及行銷關於戲院電影場次資訊的App「moovy」,卻未經同意而將其他業者經營之「開眼電影網」(@movies)網站上所編製的電影場次資料,混充為自身開發程式之資料內容,推展自己商品或服務,而遭公平會認定為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顯失公平行為(參見公平會公處字第101094號處分書)。
公平交易法第25條規定:「除本法另有規定者外,事業亦不得為其他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 所謂「顯失公平」,係指以顯然有失公平之方法從事競爭或營業交易者。顯失公平之行為包括以損害競爭對手為目的之阻礙競爭、榨取他人努力成果、不當招攬顧客、不當利用相對市場優勢地位、利用資訊不對稱之行為及妨礙消費者行使合法權益等類型。
抄襲他人投入相當努力建置之網站資料,混充為自身網站或資料庫內容,藉以增加自身交易機會,即為「榨取他人努力成果」的類型之一。過往在網站時代,常見有網站抄襲其他網站網頁情事,現在進展到App時代,則有App抄襲其他網站網頁或App內容的案例,均屬「榨取他人努力成果」的行為,違反公平交易法。
技術論壇
WS 2019功能再升級 強化自製超融合軟體定義儲存
活用WAC管理平台 輕鬆管理S2D叢集
文◎王偉任
根據Gartner市調機構的研究結果顯示,在2017年時全球大型企業中便已經有高達75%的比例建構名為「Bimodal IT」的雙重IT基礎架構,分別是Mode 1和Mode 2。簡言之,在傳統Mode 1資料中心內的工作負載、技術架構、執行流程以及部署模式已經行之有年,無須再驗證。然而,新興的Mode 2資料中心與傳統Mode 1資料中心大不相同。
同時,在該份Gartner調查報告中也指出,從2016年開始便已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業與組織開始建構及整合稱為「基礎架構敏捷化」(Infrastructure Agility)的Mode 2敏捷式IT基礎架構。由Mode
2所建構的資料中心,所強調的是「敏捷性」(Agility)與「可擴充性」(Scalability),可協助企業能夠快速地推出各種服務,以因應不斷快速變化的商業數位化需求。
過去,在企業組織中傳統式的Mode1資料中心內,運算資源和儲存資源總是各司其職各自獨立,然而IT管理人員應該不難發現市場上的解決方案,已經從幾年前的「融合式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演變為新興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便是希望能夠解決傳統式Mode1資料中心內運算與儲存資源整合及擴充方面的困擾,進而打造出高可擴充性且靈活性高的Mode 2基礎架構敏捷化的目標。
技術論壇
審視各主流架構轉捩點 看盡資訊大廠興衰以史鑑今
走入軟體架構演進史 見證微服務發展今昔
文◎鄭淳尹
微服務是一種受到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所啟發的架構風格,這幾年隨著容器興起而開始流行起來,在介紹這領域當前最新技術之前,先回顧軟體架構的歷史,進而導致了物件和服務漸增之原因,以及後來的微服務。最後,將介紹未解決的問題和未來的挑戰。
一開始,用於開發後端伺服器應用程式(如Java,C/C++和Python)的主流語言,提供了抽象化,以便將複雜的程式分解成模組。然而,這類語言是針對建立單一可執行系統(亦稱為單體,monoliths)所設計的,它們的抽象化模組倚賴著共用同一台機器的記憶體、檔案、資料庫等資源,由於多個模組每一個皆依賴著相關的共享資源,因此它們無法獨立執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