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未來Family教育特刊: 解讀12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篇
【解碼新課綱】
全台家長非懂不可
108課綱影響多大?
108課綱新聞不斷,來自四面八方的爭議,看在多數父母的眼裡覺得霧煞煞,真是無所適從。但在新聞喧譁之外,作為12年國教的指導方針,108課綱其實牽涉著很深刻的教育理念及十分複雜的教育體制運作,希望台灣教育樣貌能大幅翻新。
若與其他教育先進國家及OECD、世界經濟論壇對未來人才教育的藍圖相比,會發現,台灣新課綱的精神與相關配套,基本上是與世界同步的,一樣都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新課綱的願景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這波課綱改革,不只需要校長、教師共同努力,就連家長也要跟著一起改變,必須放下傳統觀念,別再以有多少學生考上台大來評價學校的辦學績效,因為,孩子能否在快速變化的未來生存得好,關鍵在素養及能力,而不是學歷。
台灣教育界正在匯聚強大的正向能量,《未來Family》採訪團隊前進第一線教育現場,從政策面、大學考招變革、師資培訓、校園相關配套、各科目領域的調整等,逐一深入分析,帶你徹底看懂108課綱。
新課綱將啟動!家長和孩子準備好了嗎?
108課綱的精神是什麼?
108 課綱即將上路,這波教育新浪潮,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
從過去「每個學校教的都一樣,每個學生都上相同的課」,要改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
學生可視個別程度及興趣來選課」,是種顛覆家長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想像的大革新。
12年國教老幹新科技
順應時代發展,新增4大必修課程
時代在進步,教學內容當然也得跟上世界的腳步才行。
108 課綱參酌國際先進作法,針對現有課綱通盤檢視,新增設4 大必修課程,
讓孩子更能掌握未來趨勢,與全球接軌。
【素養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教學〉國語文領域
強調閱讀力,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此次國語文課綱修訂的最大共識是:國文是第一母語,孩子要用這個語言再去學習其他科目。
以前都只是教孩子「學國文」,未來還要教孩子「用國文」。
素養導向教學〉英語文領域
更貼近生活, 凸顯英語工具性角色
英語文新課綱的規劃,特別強調了英語的工具性角色,改變過去過度重視文法的教學,
要讓孩子培養用英語閱讀學習的技巧,注重口說流暢度,並且選用更貼近真實生活的素材。
素養導向教學〉數學領域
讓孩子歡喜「用」數學, 從此不再「恨」數學
數學被認為是台灣學生學得最痛苦的考科,新課綱將有許多重大變革,包括重新安排課程難易度、
重視主題連貫性、導入計算機應用等,期望重建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並能進一步應用在生活上。
素養導向教學〉科技領域
培養運算思惟,強調應用與實作
培養運算思惟是科技領域的核心關鍵,目的不在於把學生訓練成電腦工程師,
而是要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流程與方式。換言之,就是培養有系統、有層次結構的「思考」能力。
未來Family 教育特刊:素養是什麼,怎麼學?-家長篇
【本期主題】
看懂新課綱關鍵字
素養,是什麼?怎麼學?
處於快速變遷中的世界,要幫助孩子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素養,成為未來教育的新關鍵字。面對未來的新教育,從學校的教學到父母的教養,都必須重新校準。
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課綱也強調素養導向,不少家長感到疑惑與焦慮:究竟什麼是素養?為什麼以素養為主軸?面對未來,孩子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又有哪些?
另外,素養導向學習能否真實發生,教師是最關鍵的因素,但「素養導向是什麼?怎麼教?」恐怕也是教育工作者心中很大的疑惑。政府有哪些措施,民間又有哪些力量,陪伴第一線教師培力與增能?
最後,隨著學習路徑的調整,學校的考招路徑也會配合調整,一路打通到大學。《未來Family》為家有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不同階段的家長,整理出清楚易懂的路徑圖,做好面對變革的準備。
〈國際篇:澳洲、芬蘭這樣教〉
女兒接受素養教學,讓陳之華提早自由
2008年開始寫書談教育的教養專家陳之華,大女兒也一路在芬蘭、澳洲念IB課程長大,她觀察這教學法有四大特色讓孩子發展更好。
〈學習篇:圖解12年國教新課綱〉
5分鐘看懂未來學習路徑
新課綱實施後,未來學生學習的範圍及選擇,將更多元適性。而隨著學習路徑的調整,學校的考招路徑也會配合調整,一路打通到大學。《未來Family》為家有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不同階段的家長,整理出清楚易懂的路徑圖,做好面對變革的準備。
〈學習篇 小學:羅東國小〉
為孩子打造專屬課程
新課綱即將上路,目前已有學校開始試行新課綱、推新課程,也有許多老師,努力進行素養式教學,從他們的做法與孩子的改變,不難看出台灣教育的契機。已有120年歷史的羅東國小就是其中之一。
〈學習篇 國中:竹光國中〉
彈性學習課程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隨著新課綱上路,素養導向課程可望慢慢進入國中教學現場,成為學生的日常。雖然新課綱國中端改變幅度不如高中,仍能期待逐漸帶動教育現場扭轉,在國中階段注入自主學習動力,以迎接高中、大學的挑戰。
【國際教育快報】
〈美國〉
教室像Google辦公室 學習氣氛更佳
教室一定要有講台、課桌椅嗎?美國南加州安德森小學有位老師,把教室裡的課桌椅、講台搬走,換成北歐時尚家具,用教室布置營造學習環境,半年來學生參與度大大增加。
〈澳洲〉
學齡前社交情緒能力 影響日後學業成績
除了學會注音符號、寫自己名字,學齡前兒童該為升上小一做哪些準備?澳洲《教育心理學期刊》最新研究發現,學齡前學到的社交、情感控制能力和學科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業成績。
未來Family第39期: 國中教育怎麼改?-國中篇
【本期主題】
【新課綱上路】課程.學習.評量全面翻新
國中教育怎麼改?
在所有的學習階段中,國中教育長期受升學制度所箝制,僵化呆板,難以撼動。一般父母在還沒聽懂新課綱的教育理念及龐雜的設計前,直覺冒出來的問題是:「新課綱可以減少我孩子的學習壓力嗎?」
即將上路的新課綱,預料將可大幅鬆動僵固的國中教育。本期主題是新課綱系列報導的第三部曲,探討在「最難改變」的國中階段,新課綱有哪三大變革,以及設計了哪些關鍵的新機制來導引改變?從103年推動12年國教後,升學的多重面向如何逐漸位移?
編輯部並專訪到國教署長邱乾國、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及多位縣市教育局長,請他們為急切的父母說明新課綱的最新準備進程。
〈觀念篇:專訪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
3大面向推動12年國教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12年國教重視適性發展,要讓孩子多方探索、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只有念書考試這條路。教育部如何推動這樣的學習圖像?
〈觀念篇:專訪新北市教育局局長林奕華〉
有計畫提供資源,創造全新教室風景
新課綱是中央政策,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扮演的是樞紐的角色,透過計畫提供學校資源,有策略引導政策推動,從課程到教學,全面落實新課綱願景和藍圖。
〈觀念篇:縣市教育首長專訪〉
行政支持與教師增能,2大面向落實新課綱
管錢又管人的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在新課綱的落實扮演重要角色。《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地方教育局處長,盤點目前各地準備新課綱的概況,也指出了仍需眾人共同思考的關鍵問題。
〈觀念篇:認識新課綱〉
解答國中生家長4大疑惑
新課綱究竟將為國中教育帶來哪些改變,許多家長仍一知半解,因而產生許多疑慮。本刊針對國中生家長常見的幾個疑問,整理出專家學者的回答,為家長解惑。
〈升學篇:你「新課綱」了沒? 〉
一校兩制,新舊課綱如何銜接?
新課綱上路後,究竟孩子是用新課綱還是舊課綱?同一所國、高中裡有的用新課綱有的用舊課綱,孩子的學習會不會有問題?這些讓許多家長霧煞煞、頭痛的問題,我們試著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升學篇:圖解升學路徑〉
2分鐘看懂多元入學管道
入學制度改變,是12年國教很重要的一項改革,國中升高中職的多元入學管道當中,以「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107學年度免試入學比率達91.6%。
〈升學篇:升高中或高職?〉
3個重要指標,協助孩子做生涯選擇
面對孩子人生中的首次分流,究竟該念高中或高職?什麼樣的路才最適合孩子?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做生涯選擇?
〈升學篇:父母不焦慮〉
喚起孩子動機,在學習路上自助旅行
新課綱強調自主學習,在孩子的學習路上,父母不要再當導遊「帶團」,而要試著開始讓孩子在學習路上「自助旅行」。
〈評量篇:素養導向評量不可怕〉
以門檻為標準,用來解決生活問題
素養導向評量透過有別於以往的計分方式,把學生的學習表現區分為不同等級評量結果,讓教師、學生與家長了解各等級的學生分別具備何種知識與技能。
〈評量篇:會考試題分科解析〉
國文 重視閱讀理解,考題取材豐富
英文 分析思考,動腦找出答案
數學 著重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
社會 加強議題及轉譯圖表資料的能力
自然 強調跨科整合,貼近生活情境
寫作 思考力與思辨力是關鍵
〈教學現場:台北市敦化國中〉
教學不設限,納入真實情境脈絡
眾人眼中的明星學校敦化國中,在9年一貫時代,校本課程就已是「玩真的」。近10年來更積極推動校本課程,已有課程發展的經驗,是這波試行新課綱的代表校之一。
〈教學現場:台中市大甲國中〉
發展檢核指標,讓素養教學有所本
大甲國中試行新課綱邁入第四年,發展出一套素養導向課程的檢核指標,在課程、教學與評量三大層面,共有10個檢核點,讓老師設計與執行課程時有所本。
〈教學現場:高雄市福山國中〉
以「全球公民」為核心發展主題課程
福山國中是新課綱的核心前導學校,教務主任李文欽說,福山推動新課綱的方法是先盤點既有資源,有脈絡、有系統的準備與規劃,再思考如何朝理想邁進。
〈教學現場:聽聽老師怎麼說〉
扭轉社會觀念,提供更友善教學環境
要落實素養導向教學,第一線教學現場的基層國中老師觀察,根深柢固的升學主義,以及教師的負擔太重,是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聞與議題】
〈專訪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瑟吉〉
教知識和品格,讓孩子面對AI時代挑戰
目前全球有超過60個國家、將近6萬所學校、200多萬個孩子加入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共解決了2萬多個問題。面對AI時代,孩子不只需要豐富的知識,更應具備傾聽同理、適應變化、創意解決、團隊合作等能力,才能面對機器人的挑戰。
【閱讀與學習】
〈親子閱讀推薦〉
永遠的友善大巨人
羅德.達爾的作品不僅讓原本不愛閱讀的小孩變身成為噬書的讀者,也讓熟悉他作品的大人跨越了文化的藩籬,拉近彼此的距離,變得格外熱絡親近。
【國際教育快報】
〈德國、瑞典〉
全球自學熱? 瑞典、德國明訂自學違法
全球自學熱潮中,德國和瑞典反向操作,明訂自學違法。假使家長堅持不把學齡孩童送到學校就讀,不但得繳交巨額罰款,最嚴重還會被剝奪監護權。
〈美國〉
公民教育向下扎根 幼兒園開始效果最好
美國一向享有的「成熟民主國家」美名,近幾年受到嚴格考驗。非營利組織「公民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奎格利指出,公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從幼兒園開始實施公民教育,建立正義、服務的基本價值觀。
名家書寫 Column
洪 蘭 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回事
蔡慶玉 混血兒媽媽的辛酸路
沈雅琪 轉個彎,發現更適合孩子走的路
尙瑞君 青春期不可怕,只需父母真誠與善良守護
【解碼新課綱】
全台家長非懂不可
108課綱影響多大?
108課綱新聞不斷,來自四面八方的爭議,看在多數父母的眼裡覺得霧煞煞,真是無所適從。但在新聞喧譁之外,作為12年國教的指導方針,108課綱其實牽涉著很深刻的教育理念及十分複雜的教育體制運作,希望台灣教育樣貌能大幅翻新。
若與其他教育先進國家及OECD、世界經濟論壇對未來人才教育的藍圖相比,會發現,台灣新課綱的精神與相關配套,基本上是與世界同步的,一樣都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新課綱的願景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這波課綱改革,不只需要校長、教師共同努力,就連家長也要跟著一起改變,必須放下傳統觀念,別再以有多少學生考上台大來評價學校的辦學績效,因為,孩子能否在快速變化的未來生存得好,關鍵在素養及能力,而不是學歷。
台灣教育界正在匯聚強大的正向能量,《未來Family》採訪團隊前進第一線教育現場,從政策面、大學考招變革、師資培訓、校園相關配套、各科目領域的調整等,逐一深入分析,帶你徹底看懂108課綱。
新課綱將啟動!家長和孩子準備好了嗎?
108課綱的精神是什麼?
108 課綱即將上路,這波教育新浪潮,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
從過去「每個學校教的都一樣,每個學生都上相同的課」,要改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
學生可視個別程度及興趣來選課」,是種顛覆家長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想像的大革新。
12年國教老幹新科技
順應時代發展,新增4大必修課程
時代在進步,教學內容當然也得跟上世界的腳步才行。
108 課綱參酌國際先進作法,針對現有課綱通盤檢視,新增設4 大必修課程,
讓孩子更能掌握未來趨勢,與全球接軌。
【素養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教學〉國語文領域
強調閱讀力,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此次國語文課綱修訂的最大共識是:國文是第一母語,孩子要用這個語言再去學習其他科目。
以前都只是教孩子「學國文」,未來還要教孩子「用國文」。
素養導向教學〉英語文領域
更貼近生活, 凸顯英語工具性角色
英語文新課綱的規劃,特別強調了英語的工具性角色,改變過去過度重視文法的教學,
要讓孩子培養用英語閱讀學習的技巧,注重口說流暢度,並且選用更貼近真實生活的素材。
素養導向教學〉數學領域
讓孩子歡喜「用」數學, 從此不再「恨」數學
數學被認為是台灣學生學得最痛苦的考科,新課綱將有許多重大變革,包括重新安排課程難易度、
重視主題連貫性、導入計算機應用等,期望重建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並能進一步應用在生活上。
素養導向教學〉科技領域
培養運算思惟,強調應用與實作
培養運算思惟是科技領域的核心關鍵,目的不在於把學生訓練成電腦工程師,
而是要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流程與方式。換言之,就是培養有系統、有層次結構的「思考」能力。
未來Family 教育特刊:素養是什麼,怎麼學?-家長篇
【本期主題】
看懂新課綱關鍵字
素養,是什麼?怎麼學?
處於快速變遷中的世界,要幫助孩子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素養,成為未來教育的新關鍵字。面對未來的新教育,從學校的教學到父母的教養,都必須重新校準。
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課綱也強調素養導向,不少家長感到疑惑與焦慮:究竟什麼是素養?為什麼以素養為主軸?面對未來,孩子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又有哪些?
另外,素養導向學習能否真實發生,教師是最關鍵的因素,但「素養導向是什麼?怎麼教?」恐怕也是教育工作者心中很大的疑惑。政府有哪些措施,民間又有哪些力量,陪伴第一線教師培力與增能?
最後,隨著學習路徑的調整,學校的考招路徑也會配合調整,一路打通到大學。《未來Family》為家有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不同階段的家長,整理出清楚易懂的路徑圖,做好面對變革的準備。
〈國際篇:澳洲、芬蘭這樣教〉
女兒接受素養教學,讓陳之華提早自由
2008年開始寫書談教育的教養專家陳之華,大女兒也一路在芬蘭、澳洲念IB課程長大,她觀察這教學法有四大特色讓孩子發展更好。
〈學習篇:圖解12年國教新課綱〉
5分鐘看懂未來學習路徑
新課綱實施後,未來學生學習的範圍及選擇,將更多元適性。而隨著學習路徑的調整,學校的考招路徑也會配合調整,一路打通到大學。《未來Family》為家有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不同階段的家長,整理出清楚易懂的路徑圖,做好面對變革的準備。
〈學習篇 小學:羅東國小〉
為孩子打造專屬課程
新課綱即將上路,目前已有學校開始試行新課綱、推新課程,也有許多老師,努力進行素養式教學,從他們的做法與孩子的改變,不難看出台灣教育的契機。已有120年歷史的羅東國小就是其中之一。
〈學習篇 國中:竹光國中〉
彈性學習課程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隨著新課綱上路,素養導向課程可望慢慢進入國中教學現場,成為學生的日常。雖然新課綱國中端改變幅度不如高中,仍能期待逐漸帶動教育現場扭轉,在國中階段注入自主學習動力,以迎接高中、大學的挑戰。
【國際教育快報】
〈美國〉
教室像Google辦公室 學習氣氛更佳
教室一定要有講台、課桌椅嗎?美國南加州安德森小學有位老師,把教室裡的課桌椅、講台搬走,換成北歐時尚家具,用教室布置營造學習環境,半年來學生參與度大大增加。
〈澳洲〉
學齡前社交情緒能力 影響日後學業成績
除了學會注音符號、寫自己名字,學齡前兒童該為升上小一做哪些準備?澳洲《教育心理學期刊》最新研究發現,學齡前學到的社交、情感控制能力和學科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業成績。
未來Family第39期: 國中教育怎麼改?-國中篇
【本期主題】
【新課綱上路】課程.學習.評量全面翻新
國中教育怎麼改?
在所有的學習階段中,國中教育長期受升學制度所箝制,僵化呆板,難以撼動。一般父母在還沒聽懂新課綱的教育理念及龐雜的設計前,直覺冒出來的問題是:「新課綱可以減少我孩子的學習壓力嗎?」
即將上路的新課綱,預料將可大幅鬆動僵固的國中教育。本期主題是新課綱系列報導的第三部曲,探討在「最難改變」的國中階段,新課綱有哪三大變革,以及設計了哪些關鍵的新機制來導引改變?從103年推動12年國教後,升學的多重面向如何逐漸位移?
編輯部並專訪到國教署長邱乾國、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及多位縣市教育局長,請他們為急切的父母說明新課綱的最新準備進程。
〈觀念篇:專訪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
3大面向推動12年國教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12年國教重視適性發展,要讓孩子多方探索、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只有念書考試這條路。教育部如何推動這樣的學習圖像?
〈觀念篇:專訪新北市教育局局長林奕華〉
有計畫提供資源,創造全新教室風景
新課綱是中央政策,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扮演的是樞紐的角色,透過計畫提供學校資源,有策略引導政策推動,從課程到教學,全面落實新課綱願景和藍圖。
〈觀念篇:縣市教育首長專訪〉
行政支持與教師增能,2大面向落實新課綱
管錢又管人的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在新課綱的落實扮演重要角色。《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地方教育局處長,盤點目前各地準備新課綱的概況,也指出了仍需眾人共同思考的關鍵問題。
〈觀念篇:認識新課綱〉
解答國中生家長4大疑惑
新課綱究竟將為國中教育帶來哪些改變,許多家長仍一知半解,因而產生許多疑慮。本刊針對國中生家長常見的幾個疑問,整理出專家學者的回答,為家長解惑。
〈升學篇:你「新課綱」了沒? 〉
一校兩制,新舊課綱如何銜接?
新課綱上路後,究竟孩子是用新課綱還是舊課綱?同一所國、高中裡有的用新課綱有的用舊課綱,孩子的學習會不會有問題?這些讓許多家長霧煞煞、頭痛的問題,我們試著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升學篇:圖解升學路徑〉
2分鐘看懂多元入學管道
入學制度改變,是12年國教很重要的一項改革,國中升高中職的多元入學管道當中,以「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107學年度免試入學比率達91.6%。
〈升學篇:升高中或高職?〉
3個重要指標,協助孩子做生涯選擇
面對孩子人生中的首次分流,究竟該念高中或高職?什麼樣的路才最適合孩子?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做生涯選擇?
〈升學篇:父母不焦慮〉
喚起孩子動機,在學習路上自助旅行
新課綱強調自主學習,在孩子的學習路上,父母不要再當導遊「帶團」,而要試著開始讓孩子在學習路上「自助旅行」。
〈評量篇:素養導向評量不可怕〉
以門檻為標準,用來解決生活問題
素養導向評量透過有別於以往的計分方式,把學生的學習表現區分為不同等級評量結果,讓教師、學生與家長了解各等級的學生分別具備何種知識與技能。
〈評量篇:會考試題分科解析〉
國文 重視閱讀理解,考題取材豐富
英文 分析思考,動腦找出答案
數學 著重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
社會 加強議題及轉譯圖表資料的能力
自然 強調跨科整合,貼近生活情境
寫作 思考力與思辨力是關鍵
〈教學現場:台北市敦化國中〉
教學不設限,納入真實情境脈絡
眾人眼中的明星學校敦化國中,在9年一貫時代,校本課程就已是「玩真的」。近10年來更積極推動校本課程,已有課程發展的經驗,是這波試行新課綱的代表校之一。
〈教學現場:台中市大甲國中〉
發展檢核指標,讓素養教學有所本
大甲國中試行新課綱邁入第四年,發展出一套素養導向課程的檢核指標,在課程、教學與評量三大層面,共有10個檢核點,讓老師設計與執行課程時有所本。
〈教學現場:高雄市福山國中〉
以「全球公民」為核心發展主題課程
福山國中是新課綱的核心前導學校,教務主任李文欽說,福山推動新課綱的方法是先盤點既有資源,有脈絡、有系統的準備與規劃,再思考如何朝理想邁進。
〈教學現場:聽聽老師怎麼說〉
扭轉社會觀念,提供更友善教學環境
要落實素養導向教學,第一線教學現場的基層國中老師觀察,根深柢固的升學主義,以及教師的負擔太重,是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聞與議題】
〈專訪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瑟吉〉
教知識和品格,讓孩子面對AI時代挑戰
目前全球有超過60個國家、將近6萬所學校、200多萬個孩子加入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共解決了2萬多個問題。面對AI時代,孩子不只需要豐富的知識,更應具備傾聽同理、適應變化、創意解決、團隊合作等能力,才能面對機器人的挑戰。
【閱讀與學習】
〈親子閱讀推薦〉
永遠的友善大巨人
羅德.達爾的作品不僅讓原本不愛閱讀的小孩變身成為噬書的讀者,也讓熟悉他作品的大人跨越了文化的藩籬,拉近彼此的距離,變得格外熱絡親近。
【國際教育快報】
〈德國、瑞典〉
全球自學熱? 瑞典、德國明訂自學違法
全球自學熱潮中,德國和瑞典反向操作,明訂自學違法。假使家長堅持不把學齡孩童送到學校就讀,不但得繳交巨額罰款,最嚴重還會被剝奪監護權。
〈美國〉
公民教育向下扎根 幼兒園開始效果最好
美國一向享有的「成熟民主國家」美名,近幾年受到嚴格考驗。非營利組織「公民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奎格利指出,公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從幼兒園開始實施公民教育,建立正義、服務的基本價值觀。
名家書寫 Column
洪 蘭 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回事
蔡慶玉 混血兒媽媽的辛酸路
沈雅琪 轉個彎,發現更適合孩子走的路
尙瑞君 青春期不可怕,只需父母真誠與善良守護
編者的話
108 課綱其實很先進
108課綱是教育界最近最受關注的焦點,幾個重大變動屢屢登上媒體顯著版面,正反兩面討論得沸沸揚揚。
大家討論的,都是爭執所在,但是,似乎看到了樹,卻看不見林,這項將決定未來10年台灣教育生態的改革,到底全貌是什麼?《未來 Family》編輯部決定要大動員、好好的全面探討。
起先,原以為自己可以「隔岸觀火」,因為我的小孩一個大一、一個高二,應該不在影響範圍;幾位投入報導的記者,孩子年齡在學前至國中階段,恰好會接受108新課綱的洗禮,本身就相當
關注相關發展。然而,進行到一半,赫然發現:我高二的小孩也受到影響!
大學入學考招制度,幾乎是教改中,師生與家長最關心的議題。
新課綱將於 108學年度上路,為了落實新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111學年度的新考招制度也將有所調整。因此,107至110學年度,考招制度將有相應的銜接措施,進行階段性的調整。
不少人像我一樣,低估了新課綱改革的幅度與力道,輕視了支撐新課綱的全球性教育思惟新浪潮;注意力被性平教育爭議、課綱重審、高中校長老師連署反對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方案……等新聞拉著走。
持不同意見的一方的確都有道理,他們的堅持各有正當原因。
但是,退一萬步說,那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108課綱的了解還不夠全面,從個人狀態去解釋時,又有特定的觀點;更何況,當牽涉其中的是自己的孩子,情緒上的因素難免會進來干擾。做父母
的,最怕自己的孩子是實驗白老鼠,擔心改革的方向不對,雖然不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但對於不利孩子的條件絕對會極力抗拒。
《未來 Family》試圖探討12年國教的關鍵配套──108課綱的大藍圖,並拉高觀察角度,比較其他教育先進國以及OECD、世界經濟論壇對未來人才教育的藍圖,最後發現,台灣的新課綱及應有的對應教學配套,其實與世界同步:目的希望關注個別學生的差異,讓學生學會學習,有解決問題、創造批判的能力。
大的方向如果是對的,細節上的歧異應該加快協調,因為遲遲無法凝聚共識,蹉跎的恐怕是自己孩子的未來。
總編輯 彭漣漪
108課綱是教育界最近最受關注的焦點,幾個重大變動屢屢登上媒體顯著版面,正反兩面討論得沸沸揚揚。
大家討論的,都是爭執所在,但是,似乎看到了樹,卻看不見林,這項將決定未來10年台灣教育生態的改革,到底全貌是什麼?《未來 Family》編輯部決定要大動員、好好的全面探討。
起先,原以為自己可以「隔岸觀火」,因為我的小孩一個大一、一個高二,應該不在影響範圍;幾位投入報導的記者,孩子年齡在學前至國中階段,恰好會接受108新課綱的洗禮,本身就相當
關注相關發展。然而,進行到一半,赫然發現:我高二的小孩也受到影響!
大學入學考招制度,幾乎是教改中,師生與家長最關心的議題。
新課綱將於 108學年度上路,為了落實新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111學年度的新考招制度也將有所調整。因此,107至110學年度,考招制度將有相應的銜接措施,進行階段性的調整。
不少人像我一樣,低估了新課綱改革的幅度與力道,輕視了支撐新課綱的全球性教育思惟新浪潮;注意力被性平教育爭議、課綱重審、高中校長老師連署反對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方案……等新聞拉著走。
持不同意見的一方的確都有道理,他們的堅持各有正當原因。
但是,退一萬步說,那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108課綱的了解還不夠全面,從個人狀態去解釋時,又有特定的觀點;更何況,當牽涉其中的是自己的孩子,情緒上的因素難免會進來干擾。做父母
的,最怕自己的孩子是實驗白老鼠,擔心改革的方向不對,雖然不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但對於不利孩子的條件絕對會極力抗拒。
《未來 Family》試圖探討12年國教的關鍵配套──108課綱的大藍圖,並拉高觀察角度,比較其他教育先進國以及OECD、世界經濟論壇對未來人才教育的藍圖,最後發現,台灣的新課綱及應有的對應教學配套,其實與世界同步:目的希望關注個別學生的差異,讓學生學會學習,有解決問題、創造批判的能力。
大的方向如果是對的,細節上的歧異應該加快協調,因為遲遲無法凝聚共識,蹉跎的恐怕是自己孩子的未來。
總編輯 彭漣漪
內容簡介
《未來Family》希望成為每一對夫妻或父母最好的生活夥伴,也提供學校師長作為教育下一代的參考。祝福每一個家庭都能享有源源不絕的幸福紅利。
《未來Family》雜誌六大特色
專業團隊,深入教養前線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專業團隊深入家庭、教育現場,用心觀察,深入分析
多元內容,掌握教育脈動
兼顧全球最新教育、教養趨勢,強調能力、品格、性向發展的實戰教養方法
新家庭價值觀,寓教於生活
多面向面貌呈現家庭價值觀,幫助每一個家庭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與教養觀
真實個案分享,實戰經驗學習
多元經驗分享,完整呈現生活、教養與家人關係,從實戰教養中,依循學習
圖文並茂,閱讀輕鬆便利
專業編輯,精美紙張、圖文並陳。實用的生活提案,按圖使用,輕鬆有效率
多面向社群互動,有效解決教養問題
議題強調紙本、網路社群回饋討論,讀者可在分享中找到適才適性的解決方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與您一起關心台灣家庭的未來
《未來Family》雜誌六大特色
專業團隊,深入教養前線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專業團隊深入家庭、教育現場,用心觀察,深入分析
多元內容,掌握教育脈動
兼顧全球最新教育、教養趨勢,強調能力、品格、性向發展的實戰教養方法
新家庭價值觀,寓教於生活
多面向面貌呈現家庭價值觀,幫助每一個家庭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與教養觀
真實個案分享,實戰經驗學習
多元經驗分享,完整呈現生活、教養與家人關係,從實戰教養中,依循學習
圖文並茂,閱讀輕鬆便利
專業編輯,精美紙張、圖文並陳。實用的生活提案,按圖使用,輕鬆有效率
多面向社群互動,有效解決教養問題
議題強調紙本、網路社群回饋討論,讀者可在分享中找到適才適性的解決方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與您一起關心台灣家庭的未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