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分手后,成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紀念版)》翻開本書之際,你很有可能正因剛剛結束的戀情而傷心。也許你的戀情穩定,也許你早就注意到了問題的苗頭。你可能有小孩,也可能沒有小孩。也許是你提出的分手,或者你收到了只有寥寥幾語的短信,被告知分手了。那麼該如何從戀情結束的痛苦中恢復,並走過這段艱辛的旅途呢?

這本書詳細講解了走出過往戀情,直至獲得新生的19個步驟,不僅剖析了每個步驟出現的原因和意義,而且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在本書中,作者詳細分析了有些感情為什麼注定會終結,什麼是真的愛,一段看似不錯的感情中會隱藏哪些危機,如何開始一段健康的關系。通過成長,我們能處理掉那些負面情緒,悅納自己,真誠而自由地開啟以后的生活。

 

作者介紹

布魯斯·費希爾(Bruce Fisher)教育學博士,開創「離婚后心理重建模型」,從業30余年,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臨床會員。

羅伯特·艾伯蒂(Robert Alberti)博士,心理學家,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美國心理學家協會(APA)會員,暢銷書作者,代表作《你絕對的權利》。
 

目錄

序 言 維吉尼亞·薩提亞
引 言 羅伯特·艾伯蒂博士

第一章 重建方塊
第二章 否 認
第三章 恐 懼
第四章 適 應
第五章 孤 獨
第六章 友 誼
第七章 內疚/被拋棄
第八章 悲 傷
第九章 憤 怒
第十章 放 下
第十一章 自我價值感
第十二章 過 渡
第十三章 率 真
第十四章 愛
第十五章 信 任
第十六章 交 往
第十七章 性
第十八章 單 身
第十九章 目 標
第二十章 自 由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出版後記
 

維吉尼亞·薩提亞①

離婚就像一場手術,影響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經常說,離婚的根源在於婚姻存續時的情況和希望。很多人在結婚時都抱著美好的願望,覺得生活會變得更好。恐怕只有傻瓜會一面覺得並非如此,一面選擇結婚吧。離婚之際,人們到底有多失望呢?這取決於人們對生活的不同期待,或是配偶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對於很多人而言,離婚就是一段支離破碎的經歷,在繼續個人的生活之前,他們需要收拾殘局。他們通常強烈地感受到了絕望、失望、想要報復、無望和無助的情緒。為了將來的生活,他們需要重新定位。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緬懷過去的希望,並認識到希望不會憑空出現。

許多有關離婚的書籍都只是談論各種問題。當然了,離婚後自我會受到傷害,自我價值感會降低,內心會不斷糾結到底出了什麼錯,對未來會有很多恐懼。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非常實用且有效的框架。這套框架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一短暫的過程,看一看自己所處的階段,尋找未來的方向。他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去享受離婚之後的生活。他讓人們認識到離婚是一個過程,在這期間人們可以從過去學到新的東西,可以更加瞭解自己,還可以獲得成長,找到之前未知的新自我。有人說這一過程就像手術之後的恢復期,這一比喻非常恰當。

人們在離婚之際以及離婚之後的情感經歷非常類似于面對死亡時的經歷。最開始,人們會經歷否定期,拒絕承認已經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就想要逃離所處的環境。然後就是憤怒,責備別人讓自己深陷困境。第三個層面是斤斤計較,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想要拿出帳本,把什麼都算個清楚。其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離婚時對孩子的監護權和財產分割的處理。接踵而來的就是抑鬱期,在這一階段人們會自怨自艾並產生很強的失敗感。經歷了所有的階段後,人們才會最終接受現實,接受自我。之後,才會對未來產生希望。我相信布魯斯·費希爾的這本書可以引導人們度過這一道道的關卡。重要的是,心理重建需要時間,人們要給自己時間來喚醒內心中麻痹、壓抑或未知的部分。願每一位離婚人士都能擺脫失敗感,帶著希望走向生命的下一個階段。

寫於加利福尼亞門洛派克②
1980 年9 月

①維吉尼亞·薩提亞(1916-1988),美國最受愛戴、最受尊敬的心理治療大師之一,致力于婚姻和家庭的心理治療。她是公認的家庭系統理論的創始人。她的眾多著作奠定了家庭治療框架的基礎,其中就有她的暢銷書《新家庭如何塑造人》(PEOPLEMAKING),而且她的著作還是當今家庭心理治療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薩提亞女士為本書的第一版撰寫了前言。

②門洛派克(又譯門洛公園, Menlo Park),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刁縣東南部的一座城市——譯者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