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羅多德所著《歷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歷史學巨著,主要內容是對當時全世界各民族歷史文化的「調查研究」,被后世學者分為九卷。作者以希臘人和異族人的相互關系為主線,敘述了呂底亞、米底、巴比倫、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亞、利比亞以及希臘愛琴海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接着集中記述古代「世界大戰」——波希戰爭的經過,從戰端初啟,經過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直至普拉提亞之戰和米卡列之戰結束。
希羅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師,善於駕馭各種資料;著作內容廣博、豐贍,文筆簡練、優美,富有韻致,生動地展示了古代眾多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關系和生活圖景,保存了大量的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神話學、宗教學以及地質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儼如一部關於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書」。
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年),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旅行家,所著《歷史》為古代第一部敘事體歷史巨著。他出生於小亞細亞,受過良好的教育,酷愛史詩,成年后游歷多年,足跡踏遍西亞、北非和東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區;每到一地,總是探訪名勝古跡,調查民俗風情,搜集傳說舊聞;公元前447年前后來到雅典,積極參加城邦政治文化活動;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在那里著述終老。希羅多德創立了西方歷史編纂史上的一種正宗體裁,開始運用批判方法編纂歷史;他特別注重實地調查,強調有聞必錄;把歷史學的真實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起來,在西方文化史上影響深遠,被后世尊為西方「史學之祖」。
目錄
上卷
新版譯序
第一卷 克麗奧
第二卷 優特爾佩
第三卷 塔莉亞
第四卷 麥爾波門涅
第五卷 特爾普西科瑞
下卷
第六卷 愛拉托
第七卷 波琳尼婭
第八卷 烏拉尼婭
第九卷 卡利奧佩
索引
附錄一 希臘及近東歷史綜合年表
附錄二 貝希斯敦銘文譯文
附錄三 古希臘歷法簡述
附錄四 原著及主要參考文獻
譯后記
地圖目錄
上冊
地圖一、 古巴比倫城
地圖二、 波斯帝國
地圖三、 斯基泰亞
地圖四、 希羅多德筆下的非洲
地圖五、 愛琴海及周邊地區
下冊
地圖六、 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
地圖七、 溫泉關之戰(公元前480年)
地圖八、 薩拉米斯海戰(公元前480年)
地圖九、 普拉提亞之戰(公元前479年)
插圖目錄
圖1 科林斯僭主佩里安德
圖2 死里逃生的克洛伊索斯
圖3 三列槳戰艦模型
圖4 德爾斐阿波羅神諭所遺址
圖5 現存最早的希臘語銘文
圖6 藏身陶瓮,躲過一劫
圖7 俯瞰拉哥尼亞平原
圖8 迪迪瑪神諭所遺址
圖9 俯瞰拉哥尼亞平原
圖10 今日馬拉松灣
圖11 馬拉松戰役示意圖
圖12 馬拉松戰役雅典烈士墓
圖13 雅典海軍之父泰米斯托克利
圖14 溫泉關之戰
圖15 德爾斐劇場和神廟遺址
圖16 普拉提亞之戰的兩個階段
新版譯序
第一卷 克麗奧
第二卷 優特爾佩
第三卷 塔莉亞
第四卷 麥爾波門涅
第五卷 特爾普西科瑞
下卷
第六卷 愛拉托
第七卷 波琳尼婭
第八卷 烏拉尼婭
第九卷 卡利奧佩
索引
附錄一 希臘及近東歷史綜合年表
附錄二 貝希斯敦銘文譯文
附錄三 古希臘歷法簡述
附錄四 原著及主要參考文獻
譯后記
地圖目錄
上冊
地圖一、 古巴比倫城
地圖二、 波斯帝國
地圖三、 斯基泰亞
地圖四、 希羅多德筆下的非洲
地圖五、 愛琴海及周邊地區
下冊
地圖六、 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
地圖七、 溫泉關之戰(公元前480年)
地圖八、 薩拉米斯海戰(公元前480年)
地圖九、 普拉提亞之戰(公元前479年)
插圖目錄
圖1 科林斯僭主佩里安德
圖2 死里逃生的克洛伊索斯
圖3 三列槳戰艦模型
圖4 德爾斐阿波羅神諭所遺址
圖5 現存最早的希臘語銘文
圖6 藏身陶瓮,躲過一劫
圖7 俯瞰拉哥尼亞平原
圖8 迪迪瑪神諭所遺址
圖9 俯瞰拉哥尼亞平原
圖10 今日馬拉松灣
圖11 馬拉松戰役示意圖
圖12 馬拉松戰役雅典烈士墓
圖13 雅典海軍之父泰米斯托克利
圖14 溫泉關之戰
圖15 德爾斐劇場和神廟遺址
圖16 普拉提亞之戰的兩個階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