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墨學與邏輯學研究專家孫中原教授推出的解讀墨家學派與中國邏輯學重要關系的大眾化讀物。該書共26章。作者以平實的語言介紹了墨家學派中關於邏輯思想方面的精粹內容,仔細探討了墨學與中國邏輯學的聯系,提出「墨學的構成、認知和宣傳方式,是邏輯學」這一重要論斷。並介紹了在中國邏輯史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典籍。
全書史料翔實,內容全面,見解客觀獨到,便於當今讀者全面了解墨學、邏輯學和中國傳統文化。
孫中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原副會長。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61年邏輯研究生班畢業,1961—1964年師從中國科學院汪奠基、沈有鼎,專攻中國古代文獻。著作有《墨子大辭典》、《墨學大辭典》、《中華大典•哲學典•諸子百家分典》、《墨學通論》、《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后學》、《墨學與現代文化》、《邏輯哲學講演錄》、《中國邏輯學》、《中國邏輯研究》、《諸子百家的邏輯智慧》、《中華先哲的思維藝術》等30余部。論文200余篇。
目錄
開場白:墨學邏輯緊相連 1
一、本書宗旨 1
二、墨學 1
三、邏輯學 7
第一章 墨家智慧與中國文化走向 15
一、崇尚科學 16
二、求真務實 22
三、以人為本 26
第二章 墨家的宇宙人生智慧 34
一、杞人無須憂天傾 34
二、世界本原在物中 37
三、物運時空須辯證 42
四、人生本質是勞動 47
五、七情六欲求適中 49
第三章 墨家的智慧治國論 57
一、經濟智慧 57
二、倫理智慧 61
三、教育智慧 71
四、軍事智慧 75
第四章 墨家智慧學的元研究 79
一、智慧在哪里 79
二、智慧在追求 82
三、智慧的源泉 83
四、智慧的階梯 85
五、智慧的形態 87
六、智慧的目標 90
七、智慧的辯論 94
第五章 墨家哲學的發展 100
一、墨子哲學 100
二、《墨經》哲學 107
第六章 墨學人文觀要義 115
一、問題的提出 115
二、從神文到人文的蛻變 116
三、墨學人文觀要義 122
第七章 墨子雜論感言 129
一、兼王之道是范疇 129
二、修養身心儒墨同 131
三、教育交友須謹慎 133
四、規律概念從中出 135
五、強本節用倡勤儉 137
六、儉節則昌淫佚亡 138
七、墨子辯論露缺失 141
第八章 墨家的和諧世界觀 143
一、內容意義 143
二、理論創新 145
三、實際運用 153
第九章 墨學的持續發展和比較研究 159
一、古今轉型:持續發展 159
二、中西合璧:比較研究 168
第十章 墨子魯班的綜合研究 171
一、智慧群體 171
二、魯班精神 175
三、墨子精神 179
第十一章 墨家運用概念的藝術 183
一、概念的性質和作用 184
二、概念的種類 188
第十二章 墨家運用命題的技巧 196
一、命題、語句和判斷 196
二、模態命題 198
三、全稱特稱 207
四、假言命題 208
五、言意實評價范疇 212
第十三章 墨家論言詞交際的規律 216
一、彼止於彼,此止於此:同一律 216
二、不俱當必或不當:矛盾律 219
三、或是或非當者勝:排中律 227
四、三物必具足以生:充足理由律 229
第十四章 墨家論證說服的技藝 238
一、演繹、歸納和類比 239
二、止:綜合類推 243
三、幾種特殊類推 247
第十五章 傳統推論范疇 263
一、一級范疇 263
二、二級范疇 272
三、傳統推論特質 274
第十六章 墨家歸謬法 277
一、中外歸謬法 277
二、墨子歸謬法 279
三、《墨經》歸謬法 289
四、推廣 298
第十七章 《墨子·經上》和《經說上》的邏輯 301
一、天下奇書 301
二、科學概念 303
三、邏輯學 310
四、范疇論 311
五、方法論 316
六、止式論證 318
第十八章 《墨子·經下》和《經說下》的邏輯 320
一、奇書難讀 320
二、邏輯論證 321
三、科學成就 323
四、科學精神 332
第十九章 《墨子·大取》和《小取》的邏輯 336
一、《大取》賞析 336
二、《小取》賞析 347
第二十章 《呂氏春秋》與墨辯 357
一、墨者入秦創新業 357
二、世傳呂覽有墨學 362
三、勢所必然篇相似 365
四、弘揚墨辯邏輯學 368
五、推類之難成篇章 369
六、發展墨家語義學 373
第二十一章 言意之辯的邏輯哲學意義 378
一、言不盡意論 378
二、言盡意論 382
三、結論 393
第二十二章 比較邏輯觀名家 395
一、奇辭怪說的表達方式 398
二、雙重論證的思維模式 404
三、歸謬反駁的論證方式 411
第二十三章 興危繼絕 綜合創新 416
一、軸心精神待揮灑 416
二、綜合創新樹典范 427
三、興危繼絕宏圖展 435
第二十四章 墨家的軍事思想 437
一、墨者貢獻 437
二、現代價值 447
第二十五章 《老子》的實踐哲學 449
一、「取下求上」命題的產生 449
二、「取下求上」命題的推廣 455
三、「取下求上」命題的意義 462
第二十六章 學術論文的邏輯范式 466
一、論題明確 467
二、論據充分 469
三、論證合理 471
四、評論資料 472
五、推敲錘煉 476
后 記 480
一、本書宗旨 1
二、墨學 1
三、邏輯學 7
第一章 墨家智慧與中國文化走向 15
一、崇尚科學 16
二、求真務實 22
三、以人為本 26
第二章 墨家的宇宙人生智慧 34
一、杞人無須憂天傾 34
二、世界本原在物中 37
三、物運時空須辯證 42
四、人生本質是勞動 47
五、七情六欲求適中 49
第三章 墨家的智慧治國論 57
一、經濟智慧 57
二、倫理智慧 61
三、教育智慧 71
四、軍事智慧 75
第四章 墨家智慧學的元研究 79
一、智慧在哪里 79
二、智慧在追求 82
三、智慧的源泉 83
四、智慧的階梯 85
五、智慧的形態 87
六、智慧的目標 90
七、智慧的辯論 94
第五章 墨家哲學的發展 100
一、墨子哲學 100
二、《墨經》哲學 107
第六章 墨學人文觀要義 115
一、問題的提出 115
二、從神文到人文的蛻變 116
三、墨學人文觀要義 122
第七章 墨子雜論感言 129
一、兼王之道是范疇 129
二、修養身心儒墨同 131
三、教育交友須謹慎 133
四、規律概念從中出 135
五、強本節用倡勤儉 137
六、儉節則昌淫佚亡 138
七、墨子辯論露缺失 141
第八章 墨家的和諧世界觀 143
一、內容意義 143
二、理論創新 145
三、實際運用 153
第九章 墨學的持續發展和比較研究 159
一、古今轉型:持續發展 159
二、中西合璧:比較研究 168
第十章 墨子魯班的綜合研究 171
一、智慧群體 171
二、魯班精神 175
三、墨子精神 179
第十一章 墨家運用概念的藝術 183
一、概念的性質和作用 184
二、概念的種類 188
第十二章 墨家運用命題的技巧 196
一、命題、語句和判斷 196
二、模態命題 198
三、全稱特稱 207
四、假言命題 208
五、言意實評價范疇 212
第十三章 墨家論言詞交際的規律 216
一、彼止於彼,此止於此:同一律 216
二、不俱當必或不當:矛盾律 219
三、或是或非當者勝:排中律 227
四、三物必具足以生:充足理由律 229
第十四章 墨家論證說服的技藝 238
一、演繹、歸納和類比 239
二、止:綜合類推 243
三、幾種特殊類推 247
第十五章 傳統推論范疇 263
一、一級范疇 263
二、二級范疇 272
三、傳統推論特質 274
第十六章 墨家歸謬法 277
一、中外歸謬法 277
二、墨子歸謬法 279
三、《墨經》歸謬法 289
四、推廣 298
第十七章 《墨子·經上》和《經說上》的邏輯 301
一、天下奇書 301
二、科學概念 303
三、邏輯學 310
四、范疇論 311
五、方法論 316
六、止式論證 318
第十八章 《墨子·經下》和《經說下》的邏輯 320
一、奇書難讀 320
二、邏輯論證 321
三、科學成就 323
四、科學精神 332
第十九章 《墨子·大取》和《小取》的邏輯 336
一、《大取》賞析 336
二、《小取》賞析 347
第二十章 《呂氏春秋》與墨辯 357
一、墨者入秦創新業 357
二、世傳呂覽有墨學 362
三、勢所必然篇相似 365
四、弘揚墨辯邏輯學 368
五、推類之難成篇章 369
六、發展墨家語義學 373
第二十一章 言意之辯的邏輯哲學意義 378
一、言不盡意論 378
二、言盡意論 382
三、結論 393
第二十二章 比較邏輯觀名家 395
一、奇辭怪說的表達方式 398
二、雙重論證的思維模式 404
三、歸謬反駁的論證方式 411
第二十三章 興危繼絕 綜合創新 416
一、軸心精神待揮灑 416
二、綜合創新樹典范 427
三、興危繼絕宏圖展 435
第二十四章 墨家的軍事思想 437
一、墨者貢獻 437
二、現代價值 447
第二十五章 《老子》的實踐哲學 449
一、「取下求上」命題的產生 449
二、「取下求上」命題的推廣 455
三、「取下求上」命題的意義 462
第二十六章 學術論文的邏輯范式 466
一、論題明確 467
二、論據充分 469
三、論證合理 471
四、評論資料 472
五、推敲錘煉 476
后 記 480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