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漸行漸近的金融周期
定價:390
NT $ 339
  • 作者:彭文生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75908
  • ISBN13:9787508675909
  • 裝訂:389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過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對私人財富隱性擔保、宏觀政策過度依賴信貸的大環境下,全球范圍內金融的順周期性成為驅動經濟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甚至帶來了金融危機。有別於實體與金融相割裂的傳統視角,本書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產相互促進的機制,聯系金融和實體、總量和結構,提供一個從金融看宏觀經濟的全景式分析。

中國在經歷第一個金融周期,上半場的繁榮已經持續了10年,房地產和信用(債務)過度擴張損害潛在增長率,扭曲經濟結構,加劇貧富分化和環境污染,不可持續。央行加息(緊貨幣)、監管加強(緊信用)、結構改革包括稅制調整,獨立或合力作用,將觸發金融周期拐點。下半場調整意味着房地產去泡沫、非政府部門去杠桿,經濟增長在一段時間面臨下行壓力,但結構改善。寄希望於刺激增長和通脹去杠桿、家庭加杠桿扶持企業降杠桿、只減債務不減資產泡沫、匯率貶值消化高房價等都是不現實的。

進入金融周期下半場后,理想的宏觀政策是「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但這是技術層面的調整,不改變金融的基本結構。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需要深層次的變革:一是央行(財政)擴表增加貨幣投放,降低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支持財政大幅減稅;二是回歸某種形式的分業經營,存款歸存款、投資歸投資,區隔金融的公用事業和風險部分。

彭文生,現任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博士,國家「千人計划」專家,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曾任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巴克萊資本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曾參加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主持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現兼任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論壇創始成員,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導師,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在宏觀經濟和金融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連續三年獲得《亞洲貨幣》(AsiaMoney)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專著《漸行漸遠的紅利——尋找中國新平衡》於2015年獲第一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著作獎」。
 

目錄

導論
一、為什麼要看金融周期
二、金融周期的理論淵源
三、政策框架演變的影響
四、中美金融周期分化
五、故事敘述的架構

第一章 貨幣是非中性的
一、什麼是貨幣
二、中性論的起源——貨幣數量論
三、貨幣中性的現代版本
四、非中性之總量視角
五、貨幣擴張如何影響資產配置
六、非中性之結構視角

第二章 致第一個信用周期
一、信用不同於貨幣
二、高儲蓄導致信用擴張?
三、順周期性和銀行的特殊角色
四、信用周期的總量視角
五、信用周期的結構視角
六、中國信用周期的總量與結構含義

第三章 信用的價格——利率
一、利率由什麼決定
二、自然利率見底了嗎
三、利率市場化的影響
四、結構含義
五、政策的取舍
六、錢荒會重演嗎

第四章 影子銀行是銀行嗎
一、野蠻生長的影子貸款
二、金融自由化的產品
三、影子貸款創造影子貨幣
四、放大金融的順周期性
五、剛性兌付之謎
六、推波助瀾的互聯網金融

第五章 地根連着銀根
一、特殊的生產要素
二、土地的壟斷屬性
三、土地的金融屬性
四、杠桿周期
五、房地產泡沫
六、去庫存的陷阱
七、土地財政加大順周期性

第六章 匯率「常識」的偏差
一、人民幣匯率強弱之辨
二、誤區一:貿易順差代表升值壓力
三、誤區二:貶值不利於國際化
四、誤區三:升值促進結構調整
五、從金融周期看匯率
六、不應有的貶值恐懼
七、貶值救不了房價

第七章 金融周期的結構效應
一、房地產占盡先機
二、金融業近水樓台
三、不容忽視的政府隱性擔保
四、民間投資下滑的非常解釋
五、信用擴張加劇貧富分化
六、貧富分化促進信用擴張
七、結構的總量效應

第八章 貨幣政策顯疲態
一、何謂貨幣穩定
二、物價穩不代表經濟穩
三、傳統機制遇到障礙
四、非常規松貨幣
五、負利率的能與不能
六、中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
七、匯率機制是最大挑戰

第九章 宏觀審慎監管再發現
一、什麼是宏觀審慎監管
二、新瓶裝舊酒?
三、取消存貸比要求得不償失
四、MPA的不可承受之重
五、被調壞了的房貸首付比
六、創新挑戰監管
七、監管框架改革
八、宏觀審慎監管也有局限性

第十章 財政「復辟」?
一、重回聚焦點
二、財政關乎私人債務可持續性
三、政府債券是安全性資產
四、財政投放外生貨幣
五、順周期還是逆周期
六、期待財稅改革
七、規范地方財政
八、財政主導還是貨幣主導

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類滯脹」
一、金融周期接近頂部之現象
二、潛在增長率下降
三、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四、隱性通脹顯性化
五、供給側改革的影響
六、「緊信用」還是「緊貨幣」

第十二章 去杠桿的路徑
一、衡量杠桿率的兩個指標
二、你的負債,他的資產
三、去杠桿的四個認知誤區
四、降杠桿的機制
五、政府介入的時機與方式
六、債轉股:似曾相識燕歸來?
七、宏觀政策: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

第十三章 未來的貨幣
一、比特幣(黃金)不是貨幣
二、功能財政投放貨幣
三、資本市場與銀行體系之爭
四、狹義銀行與全能銀行之爭
五、央行數字貨幣促進狹義銀行
六、普惠金融降低順周期性
七、包容性增長:一個框架性建議思考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