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壯闊的密西西比河和兩岸美洲原野如畫般艷麗多彩的景色中,雙目失明的老酋長沙克達斯向法國青年勒內講述了其與「阿達拉」坎坷的愛情故事。
《阿達拉勒內(精)》則是夏多布里昂本人經歷的真實寫照。勒內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自幼在孤寂、憂郁中長大,性格感傷、厭世。依戀的親人、姐姐阿梅利的突然疏遠,更讓他陷入無限惆悵和痛苦。帶著對姐姐阿梅利模糊的思慕之苦,他離開家鄉四處漫游,最後一頭扎進新世界的荒原,遇見了沙克達斯┅┅
在壯闊的密西西比河和兩岸美洲原野如畫般艷麗多彩的景色中,雙目失明的老酋長沙克達斯向法國青年勒內講述了其與「阿達拉」坎坷的愛情故事。
《阿達拉勒內(精)》則是夏多布里昂本人經歷的真實寫照。勒內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自幼在孤寂、憂郁中長大,性格感傷、厭世。依戀的親人、姐姐阿梅利的突然疏遠,更讓他陷入無限惆悵和痛苦。帶着對姐姐阿梅利模糊的思慕之苦,他離開家鄉四處漫游,最后一頭扎進新世界的荒原,遇見了沙克達斯…
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éde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國作家,浪漫派先鋒和優秀的散文家。出身布列塔尼一個衰而復振的貴族家庭,年輕時投身軍旅,隨其兄進入巴黎社交界,后至美洲游歷。法國爆發大革命后,夏多布里昂參加路易十六的勤王部隊,失敗后旅居英國,以教授法語為生,並開始寫作。拿破侖上台后,夏多布里昂一度被任命為駐羅馬使館秘書,后與斯塔爾夫人一道成為反拿破侖集團的中堅人物。
夏多布里昂依據早年社交及游歷美洲的素材寫成小說《阿達拉》和《勒內》,前者寫美洲一未開化部族酋長之女阿達拉已皈依基督教,與另一部族俘虜青年夏克達相戀,因不能與非基督徒結合而服毒自盡;后者寫亞美麗對胞弟勒內發生戀情,因恪守宗教戒律而被迫進入修道院,勒內自此孑然一身,飄然遁跡於蠻荒之地。二者均以濃郁的抒情及景物描寫見長,而成為法國浪漫派的開篇之作,風靡一時。此后又有續篇散文史詩《納切茲人》。晚年重要作品則為其傾盡一生心力着成的《墓中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