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是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旨在提高大學低年級學生的藝術認知能力與藝術素養。課程從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入手,對當代藝術的流派與思想進行深入的介紹:通過對當代藝術思潮的講解,揭示當代藝術表象下深刻的社會根源,分析各類藝術思潮的創作背景、表現形式、呈現內容和隱射的喻意,從而了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環境與創作動機,認識當代藝術思潮形成的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當代藝術思潮和當代藝術作品的感悟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
目錄
第一編 西方當代藝術思潮
第一章 1950-196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第二節 眼鏡蛇(COBRA)
第三節 舊金山灣區具象風格
第四節 集合藝術(Assemblage)
第五節 無形式藝術
第六節 廢物雕塑(Junk Sculpture)
第七節 色域繪畫(Color-Field Painting)
第八節 芝加哥意象派(Chicago Imasm)
第九節 達達主義和新達達主義(Neo—Dada)
第十節 陶塑(Ceramic Sculpture)
第十一節 動態雕塑(kinetic Sculpture)
第二章 1960-197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境遇主義(Situationism)
第二節 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
第三節 波普藝術(Pop Art)
第四節 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
第五節 行動主義(Action/Actionism)
第六節 快拍美學(Snapshot Aesthetic)
第七節 版畫復興(Print Revival)
第八節 激浪派(Fluxus)
第九節 成型畫布(Shaped Canvas)
第十節 極少主義(Minimalism)
第十一節 偶發藝術(Happening)
第十二節 光效應藝術(Op Art)
第十三節 洛杉磯樣貌(Los Angeles「Look」)
第十四節 過程藝術(Process Art)
第十五節 藝術與科技(Art And Technology)
第十六節 怪怖藝術(FunkArt)
第十七節 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
第十八節 貧窮藝術(Arte Povera)
第十九節 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
第二十節 大地藝術(EarthArt)
第二十一節 敘事藝術(Narrative Art)
第二十二節 錄像藝術(Video Art)
第二十三節 復數品(Multiple)
第三章 1970—198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藝術家的書(Artists』Book)
第二節 身體藝術(Body Art)
第三節 光與空間藝術(Light—And—Space Art)
第四節 時尚美學(Fashion Aesthetic)
第五節 女性主義藝術(Feminist Art)
第六節 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
第七節 公共藝術(Public Art)
第八節 「壞」畫(「Bad」Painting)
第九節 聲音藝術(Sound Art)
第十節 高科技藝術(High-Tech Art)
第十一節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第十二節 媒體藝術(MediaArt)
第十三節 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
第十四節 工藝即藝術(Crafts—As—Art)
第十五節 新意象(New Image)
第十六節 圖案與裝飾(Pattern And Decoration)
第十七節 編導式攝影(Fabricated Photography)
第十八節 矯飾攝影(Manipulated Photograph)
第十九節 塗鴉藝術(GraffitiArt)
第二十節 新表現主義(Neo Expressionism)
第二十一節 超前衛(Transavant Garde)
第二十二節 新浪潮(New Wave)
第二十三節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第四章 1980年以后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挪用(Appropriation)
第二節 東村藝術(East Village)
第三節 新幾何(Neo—Geo)
第四節 多重文化主義(MulticuIturahsm)
第二編 中國當代藝術思潮
第一章 反思與超越:「文化大革命」后十年新藝術運動
第一節 傷痕美術
第二節 「星星」美展事件
第二章 「85新潮美術」
第一節 「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第二節 「理性繪畫」實驗運動
第三節 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
第三章 1989年后中國當代藝術
第一節 1989年后中國新生代
第二節 玩世現實主義
第三節 裝置藝術
第四節 觀念藝術
參考文獻
第一章 1950-196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第二節 眼鏡蛇(COBRA)
第三節 舊金山灣區具象風格
第四節 集合藝術(Assemblage)
第五節 無形式藝術
第六節 廢物雕塑(Junk Sculpture)
第七節 色域繪畫(Color-Field Painting)
第八節 芝加哥意象派(Chicago Imasm)
第九節 達達主義和新達達主義(Neo—Dada)
第十節 陶塑(Ceramic Sculpture)
第十一節 動態雕塑(kinetic Sculpture)
第二章 1960-197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境遇主義(Situationism)
第二節 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
第三節 波普藝術(Pop Art)
第四節 硬邊繪畫(Hard—Edge Painting)
第五節 行動主義(Action/Actionism)
第六節 快拍美學(Snapshot Aesthetic)
第七節 版畫復興(Print Revival)
第八節 激浪派(Fluxus)
第九節 成型畫布(Shaped Canvas)
第十節 極少主義(Minimalism)
第十一節 偶發藝術(Happening)
第十二節 光效應藝術(Op Art)
第十三節 洛杉磯樣貌(Los Angeles「Look」)
第十四節 過程藝術(Process Art)
第十五節 藝術與科技(Art And Technology)
第十六節 怪怖藝術(FunkArt)
第十七節 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
第十八節 貧窮藝術(Arte Povera)
第十九節 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
第二十節 大地藝術(EarthArt)
第二十一節 敘事藝術(Narrative Art)
第二十二節 錄像藝術(Video Art)
第二十三節 復數品(Multiple)
第三章 1970—1980年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藝術家的書(Artists』Book)
第二節 身體藝術(Body Art)
第三節 光與空間藝術(Light—And—Space Art)
第四節 時尚美學(Fashion Aesthetic)
第五節 女性主義藝術(Feminist Art)
第六節 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
第七節 公共藝術(Public Art)
第八節 「壞」畫(「Bad」Painting)
第九節 聲音藝術(Sound Art)
第十節 高科技藝術(High-Tech Art)
第十一節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第十二節 媒體藝術(MediaArt)
第十三節 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
第十四節 工藝即藝術(Crafts—As—Art)
第十五節 新意象(New Image)
第十六節 圖案與裝飾(Pattern And Decoration)
第十七節 編導式攝影(Fabricated Photography)
第十八節 矯飾攝影(Manipulated Photograph)
第十九節 塗鴉藝術(GraffitiArt)
第二十節 新表現主義(Neo Expressionism)
第二十一節 超前衛(Transavant Garde)
第二十二節 新浪潮(New Wave)
第二十三節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第四章 1980年以后的藝術思潮
第一節 挪用(Appropriation)
第二節 東村藝術(East Village)
第三節 新幾何(Neo—Geo)
第四節 多重文化主義(MulticuIturahsm)
第二編 中國當代藝術思潮
第一章 反思與超越:「文化大革命」后十年新藝術運動
第一節 傷痕美術
第二節 「星星」美展事件
第二章 「85新潮美術」
第一節 「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第二節 「理性繪畫」實驗運動
第三節 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
第三章 1989年后中國當代藝術
第一節 1989年后中國新生代
第二節 玩世現實主義
第三節 裝置藝術
第四節 觀念藝術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