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記者,埃里克走訪過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出現在新聞發生的每一個現場,可是,不幸的人加不幸的地方加不幸的故事,才是好新聞的素材,新聞發生地多是災難和痛苦的發生地,埃里克看到太多不幸,他很想知道,什麼是幸福。
埃里克帶着自己的疑問走上了尋找幸福的旅途。他帶領讀者走訪各國:最早開始研究幸福指數的荷蘭、最民主的瑞士、國王倡導計算「國民幸福值」的不丹、富裕的卡塔爾、歐洲最幸福快樂的冰島、幸福指數遠低於正常值的摩爾多瓦、不追問思考幸福的泰國和不斷思考創造幸福的英國以及迅速發展的印度,最后回到美國。通過自己的走訪、觀察和思考,以及當地人自己對幸福或不幸的看法,作者成功地回答了自己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問題。
作者以自己的尋訪行程為線索,將地緣政治分析、科學研究和幽默的行文完美結合,繪就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幸福地圖。
新版增加了作者旅行照片和給中國讀者的序《如何才能更幸福?》,並加入手繪小冊子,在簡潔好讀的圖書文字之外,補充圖書周邊的有趣內容。
埃里克·韋納(Eric Weiner),作家,演說家,前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駐外記者,曾獲斯坦福大學騎士學人獎。
自打記事之日起,韋納就想做一名駐外記者。1993年的一天,好運突然降臨,快到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美國國家廣播電台將他派往印度,成為電台第
一個駐印度的全職記者。於是,韋納在新德里度過了生命中很好的兩年,報道了從黑死病爆發到經濟改革的大小新聞。之后的十多年中,韋納的足跡遍布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盡覽各地的傷疤與瘡痍,發回無數條「不幸地域的不幸人與事」的新聞。他幾次造訪薩達姆侯賽因當權時期的伊拉克,2001年又親眼見證了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的垮台。
於是,他決心游歷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講述另一面的故事。他的幸福之旅歷時一年,長達十站,有趣有味,且收獲良多,其成果盡在這本名為《幸福地圖》的旅行散記之中。
如今,結束他的世界之旅后,韋納住在華盛頓,在家中的客廳與廚房之間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陪伴他的是妻子、女兒、以及家中那只日益增重的肥貓。他(此處指作者,非指該貓)無怨無悔地愛着壽司,金槍魚壽司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