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撰寫而成,內容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現實問題出發,在外部經濟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長效機制設計理論等指導下,梳理出國家規定的十項育人合作任務,提出政府對法規建設和資源配置的介入能形成長效機制,構建「一綱六目」的校企合作治理模式與機制,通過政校企合作的專業鎮產業學院實踐,表明市縣(鎮)兩級政府介入校企合作效果明顯,並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本書可為職業教育領域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職業教育的決策者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容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與理論基礎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企合作現狀調查與長效。性分析
第一節 調查設計
一、問卷設計的理論假設
二、調查內容與分析指標
三、問卷設計
第二節 調查與統計
一、調查對象及樣本抽取
二、問卷及調查系統的測試
三、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四、調查實施
五、數據統計
第三節 現狀分析
一、校企合作現狀總體評價
二、基於院校的校企合作現狀比較分析
三、校企合作影響因素檢驗判斷
第四節 長效性分析
一、校企合作持續度分析
二、校企合作有效度分析
第五節 長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基於教育層次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二、基於地區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三、基於專業大類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第六節 結論
一、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目前所處的發展水平
二、校企合作長效性水平較低
三、校企合作的長效性會因教育層次、所在地區、專業大類等不同而呈現差異
第三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國內探索和國際經驗
第一節 國內探索
一、沈陽:市政府統籌規划和政府購買機制
二、襄陽:市政府主導的校企合作管理機制
三、天津:行業企業辦學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四、杭州: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機制
五、寧波:政府「法規先行、服務跟進」的校企合作機制
六、台灣:「規范、評鑒、激勵」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
第二節 國際經驗
一、美國:法治與市場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
二、德國:行業企業主導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三、英國:以國家資格框架為核心的校企合作機制
四、日本:校企合作的政府獎補激勵機制
五、澳大利亞:「質量標准導向」的校企合作機制研究
第三節 結論與啟示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構建校企合作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
二、加強統籌水平,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
三、加強頂層設計,構建行業企業積極參與機制
四、設立校企合作基金,營造校企合作良性發展局面
五、完善評價機制,提高校企合作質量
第四章 長效機制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形成過程與模式
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形成過程
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形成模式
第二節 形成的影響因素構成
一、因素分析的理論依據和分析框架
二、研究內容、方法、信效度檢驗
三、研究結果
第三節 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與相關性
一、因子及具體項目的重要性分析
二、因素之間的相關性研究
三、主要結論
第五章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
第一節 機制設計理論模型
一、校企合作環境
二、校企合作中企業行為分析
三、校企合作規則及配置機制
第二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
一、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的特殊性
二、合作交易機制的構成
三、機制設計的目標、任務與方法
四、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法則」設計
五、基於機制設計理論的長效機制設計
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選擇與配置
第三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創新路徑
一、創新路徑案例分析
二、長效機制創新基本路徑
第四節 學生頂崗實習成本補償機制案例研究
一、學生頂崗實習現狀調查
二、學生頂崗實習成本構成及其性質分析
三、學生頂崗實習成本補償依據與標准
四、杭州市、寧波市中職教育「以獎代補」實踐
第六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實踐
第一節 實踐方案設計
一、實踐目標
二、實踐思路
三、實踐內容與實踐活動
第二節 參與校企合作相關政策法規的起草或修改
一、參與《職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稿起草
二、參與《中山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草案)起草
第三節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產業學院的實踐
一、實踐步驟
二、合作辦學背景
三、政府介入方式
四、產業學院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五、實踐效果與結論
第七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設的政策研究
第一節 校企合作政策發展軌跡
一、「半工半讀」制度時期
二、「校企聯合辦學」政策時期
三、「產教結合」政策時期
四、「校企合作」政策發展時期
第二節 校企合作政策執行效果分析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執行效果
二、校企合作政策的問題分析
第三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政策建議
一、校企合作政策建議
二、校企合作政策措施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容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與理論基礎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企合作現狀調查與長效。性分析
第一節 調查設計
一、問卷設計的理論假設
二、調查內容與分析指標
三、問卷設計
第二節 調查與統計
一、調查對象及樣本抽取
二、問卷及調查系統的測試
三、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四、調查實施
五、數據統計
第三節 現狀分析
一、校企合作現狀總體評價
二、基於院校的校企合作現狀比較分析
三、校企合作影響因素檢驗判斷
第四節 長效性分析
一、校企合作持續度分析
二、校企合作有效度分析
第五節 長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基於教育層次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二、基於地區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三、基於專業大類的校企合作長效性比較分析
第六節 結論
一、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目前所處的發展水平
二、校企合作長效性水平較低
三、校企合作的長效性會因教育層次、所在地區、專業大類等不同而呈現差異
第三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國內探索和國際經驗
第一節 國內探索
一、沈陽:市政府統籌規划和政府購買機制
二、襄陽:市政府主導的校企合作管理機制
三、天津:行業企業辦學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四、杭州: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機制
五、寧波:政府「法規先行、服務跟進」的校企合作機制
六、台灣:「規范、評鑒、激勵」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
第二節 國際經驗
一、美國:法治與市場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
二、德國:行業企業主導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三、英國:以國家資格框架為核心的校企合作機制
四、日本:校企合作的政府獎補激勵機制
五、澳大利亞:「質量標准導向」的校企合作機制研究
第三節 結論與啟示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構建校企合作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
二、加強統籌水平,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
三、加強頂層設計,構建行業企業積極參與機制
四、設立校企合作基金,營造校企合作良性發展局面
五、完善評價機制,提高校企合作質量
第四章 長效機制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形成過程與模式
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形成過程
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形成模式
第二節 形成的影響因素構成
一、因素分析的理論依據和分析框架
二、研究內容、方法、信效度檢驗
三、研究結果
第三節 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與相關性
一、因子及具體項目的重要性分析
二、因素之間的相關性研究
三、主要結論
第五章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
第一節 機制設計理論模型
一、校企合作環境
二、校企合作中企業行為分析
三、校企合作規則及配置機制
第二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
一、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設計的特殊性
二、合作交易機制的構成
三、機制設計的目標、任務與方法
四、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法則」設計
五、基於機制設計理論的長效機制設計
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選擇與配置
第三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創新路徑
一、創新路徑案例分析
二、長效機制創新基本路徑
第四節 學生頂崗實習成本補償機制案例研究
一、學生頂崗實習現狀調查
二、學生頂崗實習成本構成及其性質分析
三、學生頂崗實習成本補償依據與標准
四、杭州市、寧波市中職教育「以獎代補」實踐
第六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實踐
第一節 實踐方案設計
一、實踐目標
二、實踐思路
三、實踐內容與實踐活動
第二節 參與校企合作相關政策法規的起草或修改
一、參與《職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稿起草
二、參與《中山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草案)起草
第三節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產業學院的實踐
一、實踐步驟
二、合作辦學背景
三、政府介入方式
四、產業學院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五、實踐效果與結論
第七章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設的政策研究
第一節 校企合作政策發展軌跡
一、「半工半讀」制度時期
二、「校企聯合辦學」政策時期
三、「產教結合」政策時期
四、「校企合作」政策發展時期
第二節 校企合作政策執行效果分析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執行效果
二、校企合作政策的問題分析
第三節 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政策建議
一、校企合作政策建議
二、校企合作政策措施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