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的邊緣》記述了法學家有時既需要在「法律的中心」之內,又需要置身於「法律的中心」之外,來選擇觀察法律的角度和距離。
我們通常都有這樣的認識經驗,即:我們不能精確地描繪距離過分遙遠的細微之物,但也看不清距離太近的龐大物象。
距法律太遠或太近,都會使法律人不能正確地對待法律。或者說,在需要精確的地方,我們不能離開法律的語境太遠,以至跌進法律語義射程之無窮無盡的邊緣;而在需要做「法律續造」時,我們又不能拘泥於具體的實在法條文的規定,以至於被「白紙黑字」的規則宰制了我們的視野和心性。
目錄
遠觀的法律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精神?
制度之『牆』
法典的誘惑
人本的秩序
法律不能承受戰爭之重
在都市的法律中生活
法的演進:過程、式樣和趨勢
法:詩與思
從美學的觀點看法律
法律與音樂
時間結構中的法律
法律的地理空間
憲法的時間之維
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
法哲(理)學:智慧的渴望
走出概念的泥淖
學術的光榮與夢想
中國法理學的上下左右
法學的知識轉型
法治思考片斷
中國法治建構的歷史語境
法治品格的重塑
法治不是什麼?
法治進程中的大眾文化背景
法與道德「深度的消失」
西域法學拾零
艾克·馮·雷普高與《薩克森之鏡》
浪跡於法與童話之間
萊納河邊的法學家們
赫伯特·L.A.哈特
目標波倫亞:「二十世紀末對法律的挑戰」
柏拉圖《國家篇》:譯名的困惑
編輯短札與小品
淡然回首十年路
中國法學的「出土文物」
澳大利亞海風吹來的法的式樣
再見,20世紀
關於《人文札記》的札記
失落的盛典
他者的視境
「邊緣」之思
后記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精神?
制度之『牆』
法典的誘惑
人本的秩序
法律不能承受戰爭之重
在都市的法律中生活
法的演進:過程、式樣和趨勢
法:詩與思
從美學的觀點看法律
法律與音樂
時間結構中的法律
法律的地理空間
憲法的時間之維
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
法哲(理)學:智慧的渴望
走出概念的泥淖
學術的光榮與夢想
中國法理學的上下左右
法學的知識轉型
法治思考片斷
中國法治建構的歷史語境
法治品格的重塑
法治不是什麼?
法治進程中的大眾文化背景
法與道德「深度的消失」
西域法學拾零
艾克·馮·雷普高與《薩克森之鏡》
浪跡於法與童話之間
萊納河邊的法學家們
赫伯特·L.A.哈特
目標波倫亞:「二十世紀末對法律的挑戰」
柏拉圖《國家篇》:譯名的困惑
編輯短札與小品
淡然回首十年路
中國法學的「出土文物」
澳大利亞海風吹來的法的式樣
再見,20世紀
關於《人文札記》的札記
失落的盛典
他者的視境
「邊緣」之思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