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教育小說盡管內涵豐富、深刻,對藝術問題的探討深入、細致、詳盡,讀起來卻並不枯燥、乏味,不,相反倒是十分引人入勝的,這在以思想深邃見長的德語長篇小說中可以講頗為少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歌德在這部作品中非常講究藝術性,是因為深刻的思想往往直接而自然地融入了生動的故事情節中。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十八世紀德國偉大的文學家,出生於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大學時學習法律,當過短時期的律師。年輕時曾經夢想成為畫家,但在看到著名畫家的作品時,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與他們相提並論,於是開始專注於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詩劇《浮士德》、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教育小說《威廉·邁斯特》、長篇小說《親和力》和自傳《詩與真》等。《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的成名作。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了反叛精神。楊武能,男。1962年南京大學德語專業畢業,分配到四川外語學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主攻歌德研究。1983年調四川外語學院任副教授、副院長。1990年調四川大學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任四川大學歐洲經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格林童話全集》等經典譯著30余種,另有學術專著《三葉集》等。編著的《歌德文集》《海涅文集》等十余種譯作影響深遠,獲「中國圖書獎」等多項獎勵。1992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因對中德文化交流特別是德國大文豪歌德的研究和譯介貢獻卓著,2000年榮獲德國「國家功勛獎章」,2001年榮獲德國學術大獎洪堡獎金。
2013年6月,國際歌德學會在德國舉行了授獎儀式,把歌德金質獎章授予了楊武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