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尼采、歌德、席勒這三位德國文學大師及其代表作在中國的接受史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以小見大,其研究思路是:凸顯全球化與現代性的整體語境,強化「東西」二元的文明太極一體架構,強調「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作為互動兩極之「流力」因素的重要性。
在具體設計中,試圖在傳統的比較文學層面,以影響研究為基礎,形成多重層面的二元維度,包括「德-中語境」、「時-空相峙」、「詩人巨像-文學鏡像」、「原相變形-向度變型」、「主體原則-資源向度」(本來民族地位-外來思想學說)等。
其中既展現沖突、對抗的一面,也注意呈現其融合、化生的成分。
本書討論的現代中國語境里的德國精神向度變型,就自然應將主體研究對象聚焦於國人本身,相比較此前或系統論述、或個案研究的研究路徑,這里特別關注個案本身之間的相互關聯,尤其是在相當數量個案研究積累基礎之上上升到群體層次,注意總結和呈現群體接受的特征,並進而嘗試不同群體之間的接受維度比較的豐富場景,既要在具體史實層面盡可能回到現場,同時又能不為現場還原所限,而進一步探討「致思」的可能。
在空間維度上,受制於資料,基本上還是選擇精英敘述的「上層閱讀空間」,即多半是由教育、文學、思想等不同文化場域的精英分子之發言、討論;在時間維度上,上溯自1890年代由留日學人展開的西潮涌動,下延至1950年代留德學人不得不隨之共舞的民眾之聲。
盡可能在有限的范圍之內,凸顯現代中國語境的復雜多元與時代遷變。
當然如此呈現歷史屏幕的大幅跨度,並非敢於「泛泛而論」。
所有研究基本都建立在對個案人物的深入探究后的「同情之理解」基礎上,即便「雖不能至」,也是「心向往之」。
葉雋,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歌德學會會長等。曾在英、法、德等國學術機構做研究。專*有《變創與漸常——僑易學的觀念》、《德國學理論初探》、《異文化博弈》、《主體的遷變》、《另一種西學》、《歌德思想之形成》、《歌德學術史研究》等;學術隨筆集有《大學的精神尺度》、《時代的精神憂患》、《中德文化關系評論集》等;編撰有《蔡元培:大學的意義》等;主編有《中德文化叢書》、《民國學術叢刊》、《留學史叢書》等。學術興趣現集中於德國古典文學、知識史與僑易學等。
目錄
序言(夏瑞春,漢譯與德文原文)
第一章 緒論
一、德風東漸與異國資源之僑易
二、文化轉移與向度變型——從德國文學之東傳到中國主體之呈現
三、作為比較文學理論資源的僑易學觀念
四、理論資源與框架設計
上篇 三座巨像
第二章 清民之際尼采東漸的三道路徑
一、尼采東漸的日本中轉站——以王國維、魯迅、李石岑等留日學人為中心
二、高尚人格抑或酒神意志——從蔡元培、楊丙辰到陳銓、馮至等一代留德學人的尼采闡釋
三、尼采理解的美國維度——從胡適、徐志摩到林同濟、雷海宗一代的留美學人
四、尼采東漸之路徑博弈與中國功用
第三章 中國現代留德學人的歌德接受
一、在「俠骨柔情」與「用世啟蒙」之間——馬君武對歌德的譯介
二、文化建國者的「精神支柱」——宗白華的歌德觀
三、救亡與沉潛——西南聯大時代馮至、陳銓對歌德的詮釋
第四章 時代語境中的異國偉人鏡像變遷——以20世紀50年代馮至的「席勒詮釋」為中心
一、席勒中國接受史的源流主脈及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語境
二、馮至20世紀50年代的席勒詮釋
三、偉人意義之異國生成:兼與歌德的中國接受比較
下篇 三種鏡像
第五章 作為文化符碼的《蘇魯支》
一、《蘇魯支語錄》所體現的中國知識精英之薪盡火傳——從魯迅、郭沫若的發凡起例到徐梵澄的譯介事業
二、本土學人的理解:以楚圖南為中心
三、我們需要怎樣的蘇魯支?——譯本批評的思想史意義
第六章 建國時代「浮士德」的意義轉換——以現代中國若干知識精英的接受為中心
一、回答這個問題:要不要譯《浮士德》?
二、20世紀20—40年代接受主體的立場變遷:從留日學人到留德學人
三、作為時代精神標簽的文學鏡像:以邁士特為參照的浮士德接受
第七章 退爾鏡像的中國變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轉移
一、作為開國英雄的退爾:革命時代譯介者馬君武的深意與漢譯本的意義
二、本土作家的再創努力——宋之的與陳白塵改編本《民族萬歲》
三、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轉換及退爾功用——以馮至、張威廉等日耳曼學家的闡釋為中心
第八章 結論
一、「詩人巨像」與「文學鏡像」的二元互補
二、接受維度的變形:德詩東漸對受者主體的規定性
三、主體原則與資源向度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外文—中文對照表
后記
第一章 緒論
一、德風東漸與異國資源之僑易
二、文化轉移與向度變型——從德國文學之東傳到中國主體之呈現
三、作為比較文學理論資源的僑易學觀念
四、理論資源與框架設計
上篇 三座巨像
第二章 清民之際尼采東漸的三道路徑
一、尼采東漸的日本中轉站——以王國維、魯迅、李石岑等留日學人為中心
二、高尚人格抑或酒神意志——從蔡元培、楊丙辰到陳銓、馮至等一代留德學人的尼采闡釋
三、尼采理解的美國維度——從胡適、徐志摩到林同濟、雷海宗一代的留美學人
四、尼采東漸之路徑博弈與中國功用
第三章 中國現代留德學人的歌德接受
一、在「俠骨柔情」與「用世啟蒙」之間——馬君武對歌德的譯介
二、文化建國者的「精神支柱」——宗白華的歌德觀
三、救亡與沉潛——西南聯大時代馮至、陳銓對歌德的詮釋
第四章 時代語境中的異國偉人鏡像變遷——以20世紀50年代馮至的「席勒詮釋」為中心
一、席勒中國接受史的源流主脈及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語境
二、馮至20世紀50年代的席勒詮釋
三、偉人意義之異國生成:兼與歌德的中國接受比較
下篇 三種鏡像
第五章 作為文化符碼的《蘇魯支》
一、《蘇魯支語錄》所體現的中國知識精英之薪盡火傳——從魯迅、郭沫若的發凡起例到徐梵澄的譯介事業
二、本土學人的理解:以楚圖南為中心
三、我們需要怎樣的蘇魯支?——譯本批評的思想史意義
第六章 建國時代「浮士德」的意義轉換——以現代中國若干知識精英的接受為中心
一、回答這個問題:要不要譯《浮士德》?
二、20世紀20—40年代接受主體的立場變遷:從留日學人到留德學人
三、作為時代精神標簽的文學鏡像:以邁士特為參照的浮士德接受
第七章 退爾鏡像的中國變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轉移
一、作為開國英雄的退爾:革命時代譯介者馬君武的深意與漢譯本的意義
二、本土作家的再創努力——宋之的與陳白塵改編本《民族萬歲》
三、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轉換及退爾功用——以馮至、張威廉等日耳曼學家的闡釋為中心
第八章 結論
一、「詩人巨像」與「文學鏡像」的二元互補
二、接受維度的變形:德詩東漸對受者主體的規定性
三、主體原則與資源向度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外文—中文對照表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