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困境與出路

改革:困境與出路
定價:348
NT $ 303
 

內容簡介

中國的公共政策隨着國家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的歷程。

在東亞的政治與文化環境中,中國政府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學界所說的」發展型國家」的作用。

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公共政策得以實現。

或者說,公共政策一直是推進國家各方面變革的主要動力。

公共政策作為經濟社會變遷的媒介涉及到另外兩個重要因素,即思想的創新和制度建設。

公共政策首先是思想創新的產物。

如果沒有思想上的創新,公共政策便沒有可能性。思想的創新促成了公共政策的產生。

再者,公共政策也必須以制度建設為依據,或者說制度建設是公共政策最終的歸宿。

公共政策如果最終沒有落實到制度建設的層面,就只會表現在社會或政治動員中,公共政策所帶來的變化和所取得的成果就很難鞏固下來。因此,必須在思想創新和制度建設的框架內來檢驗公共政策的演變與結果。

鄭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國政治、社會問題與國際關系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的資助。其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主要研究興趣和領域包括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東亞地區安全;中國外交政策;全球化、國家制度和社會轉型;技術變革與政治轉型;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中國政治與中央地方關系。
 

目錄

序言
01 中國的政治創新試驗及其世界意義
02 憲法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03 中國城市居民公共政策滿意度調研
04 市場導向的行政審批制度在中國城市間的擴散
05 中國司法改革的路徑與困局
06 改 革時期國企高管的社會與政治流動:中國超級經理人的崛起
07 改革開放時期的一個(可能的)轉折點
08 中國的社會政策改革:「碎片式發展主義」的視角
09 中國選民:1993—2013
10 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及政策變遷
11 為何是行政包干制?—政策執行的組織基礎
12 中國農村扶貧策略的演進
13 制度化、分權化與適應性治理:中國政策過程研究的三大流派及其理論創新(1990—2013)
14 如何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社團在中國僑務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15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政策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