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艾黎•福爾《世界藝術史》的第二卷。作者回顧人類藝術發展的進程,帶領我們從東方與西方兩條線索中窺探中世紀藝術發展的壯美長河。你將在書中接觸到東方與西方各大古老文明以及由它們孕育出的文化和藝術。
其中包括印度藝術、中國藝術、日本藝術、熱帶地區藝術、拜占庭藝術、伊斯蘭藝術、基督教藝術、法蘭西思想和意大利藝術等。東方與西方競相崢嶸的藝術綻放出各自的光輝,它們共同構築起人類文明崛起的偉大歷史,而又蘊藉着各自民族獨特的智慧。
艾黎•福爾(1873—1937),法國著名藝術評論家、藝術史與歷史學家,最早將藝術與文化進行跨領域研究的藝術史學家之一。他運用高度詩意化的語言講述藝術史的方法使本書深受讀者喜愛,一經問世被陸續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相繼出版,至今仍不斷重印。
目錄
第一章 印度藝術
第一節 印度之魂
第二節 達羅毗荼藝術
第三節 印度雕刻
第四節 恆河藝術
第五節 佛教的擴張
第二章 中國藝術
第一節 中國之魂
第二節 繪畫
第三節 變異的象征主義
第四節 雕刻
第五節 圓的奧秘
第三章 日本藝術
第一節 日本藝術之源
第二節 古風格調與早期藝術
第三節 古典主義與裝飾風格
第四節 簡練的印象主義
第五節 弘倫及其藝術作品
第六節 版畫
第四章 熱帶地區藝術
第一節 黑人藝術
第二節 波利尼西亞藝術
第三節 墨西哥藝術
第五章 拜占庭藝術
第一節 希臘靈魂的遺孑
第二節 聖象
第三節 拜占庭的擴張
第六章 伊斯蘭藝術
第一節 征服
第二節 阿拉伯圖案
第三節 偶像與精神
第七章 基督教與城市公社
第一節 基督教與蠻族
第二節 羅曼藝術
第三節 城市公社
第四節 尖形拱肋
第五節 法國雕刻藝術
第六節 大自然和大教堂
第七節 民眾的天主教
第八章 法蘭西思想的傳播
第一節 法國的奇跡
第二節 英國藝術
第三節 德國藝術
第四節 西班牙藝術
意大利藝術引言
序篇 聖方濟各的使命
第一節 意大利藝術之源
第二節 建築藝術
第三節 喬托
第四節 錫耶納畫家
藝術史小詞典
第一節 印度之魂
第二節 達羅毗荼藝術
第三節 印度雕刻
第四節 恆河藝術
第五節 佛教的擴張
第二章 中國藝術
第一節 中國之魂
第二節 繪畫
第三節 變異的象征主義
第四節 雕刻
第五節 圓的奧秘
第三章 日本藝術
第一節 日本藝術之源
第二節 古風格調與早期藝術
第三節 古典主義與裝飾風格
第四節 簡練的印象主義
第五節 弘倫及其藝術作品
第六節 版畫
第四章 熱帶地區藝術
第一節 黑人藝術
第二節 波利尼西亞藝術
第三節 墨西哥藝術
第五章 拜占庭藝術
第一節 希臘靈魂的遺孑
第二節 聖象
第三節 拜占庭的擴張
第六章 伊斯蘭藝術
第一節 征服
第二節 阿拉伯圖案
第三節 偶像與精神
第七章 基督教與城市公社
第一節 基督教與蠻族
第二節 羅曼藝術
第三節 城市公社
第四節 尖形拱肋
第五節 法國雕刻藝術
第六節 大自然和大教堂
第七節 民眾的天主教
第八章 法蘭西思想的傳播
第一節 法國的奇跡
第二節 英國藝術
第三節 德國藝術
第四節 西班牙藝術
意大利藝術引言
序篇 聖方濟各的使命
第一節 意大利藝術之源
第二節 建築藝術
第三節 喬托
第四節 錫耶納畫家
藝術史小詞典
序
初版導言(1912年)
當遙遠的中國文明返回自己的往昔而推遲其消亡之日,當印度為平息自身的狂熱而向亞洲傳播一種宗教時,亞洲文明的波濤漸漸淹沒了西方世界曾一度經歷過光輝燦爛而又宏偉壯麗的青春時期的河岸。有史以來,潮起潮伏。從伊朗高原到瀕臨大西洋的那片清新宜人的土地上,居住者隨波變動。幾次悄無聲息的入侵,增加了歐洲北部平原的人口,這些人將重新喚起南歐人的純真,后者因跟亞洲訂下一個過於使人心煩意亂的契約而使自己的內心信仰大為削弱。我們曾看到,腓尼基人在把迦勒底和埃及的科學與理想帶到希臘以及意大利的同時,也帶去了印度神秘信仰狂熱的反響,由此在西方世界的一切生活領域里產生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震顫。我們曾看到,希臘在亞歷山大的推動下,在印度混沌、惰性的靈魂中點燃了富有感召力的思想火花,而羅馬則接受了亞洲的逸樂主義;當這種思想給羅馬帶來和平時,運動的節奏漸漸趨於疲竭……締造世界未來的熱浪席卷過后,一場大的歇息勢在必行,人類的本性也該有所反省,以便使過於綳緊的頭腦和誤入歧途的理智,忘卻征服外部世界和追尋其本性之源的念頭。
當遙遠的中國文明返回自己的往昔而推遲其消亡之日,當印度為平息自身的狂熱而向亞洲傳播一種宗教時,亞洲文明的波濤漸漸淹沒了西方世界曾一度經歷過光輝燦爛而又宏偉壯麗的青春時期的河岸。有史以來,潮起潮伏。從伊朗高原到瀕臨大西洋的那片清新宜人的土地上,居住者隨波變動。幾次悄無聲息的入侵,增加了歐洲北部平原的人口,這些人將重新喚起南歐人的純真,后者因跟亞洲訂下一個過於使人心煩意亂的契約而使自己的內心信仰大為削弱。我們曾看到,腓尼基人在把迦勒底和埃及的科學與理想帶到希臘以及意大利的同時,也帶去了印度神秘信仰狂熱的反響,由此在西方世界的一切生活領域里產生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震顫。我們曾看到,希臘在亞歷山大的推動下,在印度混沌、惰性的靈魂中點燃了富有感召力的思想火花,而羅馬則接受了亞洲的逸樂主義;當這種思想給羅馬帶來和平時,運動的節奏漸漸趨於疲竭……締造世界未來的熱浪席卷過后,一場大的歇息勢在必行,人類的本性也該有所反省,以便使過於綳緊的頭腦和誤入歧途的理智,忘卻征服外部世界和追尋其本性之源的念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