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納編著的《喧嘩與騷動》書名取自莎士比亞《麥克白》一句台詞:
「生活就像傻子講的故事,滿是聒噪和狂怒(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小說主題也在被這句台詞說中。
小說分為四部分,分別由四個人講述同一個故事。
有智障弟弟班傑明完全時空錯亂的心理活動;有昆汀在自殺前的種種臆想;有傑森有私利無親情的所作所為;有黑人女仆眼中的煩擾家事。
這些人以及他們所講述的故事中的另外的人,如凱蒂、父親母親、毛萊舅舅,他們所有人似乎都在同時發出聲音,急於訴說自己的欲望、困惑、慍怒和絕望。
這些聲音就如同現代派交響樂中的那種樂句,如低吟和嘶吼,傾訴着人在凝滯的時間中的窒息和苦熬,此起彼伏地充滿整部小說的每一頁,但沒有一句是和諧和有意義的。
威廉•福克納(WilliamFaulkner,1897—1962),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學院對他的評價是:
「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