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學曾是先秦時期的「顯學」之一,當時即「言盈天下」,之后因其思想與統治階級利益發生沖突,加上墨家不像儒家那麼幸運,孔子以后有孟子、荀子等重要的大思想家繼承,而墨家沒有,在歷代統治者的打壓下,墨學沉寂了千百年。不過,在民間社會,墨家的精神並沒有中斷……后來形成了俠義的傳統,正因此一傳統,中華文化才不致僵化,而墨家在浩瀚的歷史上雖有種種變形,卻仍然延續下來,甚至對我們今天的社會還有影響力。
李賢中,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字固庵,號選堂。十八歲續成其父所著《潮州藝文志》。二十九歲以《楚辭地理考》一書名動天下。先后執教於無錫國專、華南大學等校。1949年移居香港,先后執教於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期間曾擔任京都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法國遠東學院、耶魯大學客座教授。1978年退休,被世界多所著名大學聘為榮譽教授。縱橫經史子集,兼及中外文化交流史、近東古史,精通詩詞、書畫、古樂,通曉梵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六種外語,已出版專著六十余種,發表論文四百余篇,長期引領國際漢學研究的潮流,所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榮獲號稱「西方漢學之諾貝爾獎」的「儒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