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型,古今針灸精華的實用性工具書,分為上篇、下篇與附篇。上篇概述針灸發展史,基礎理論,經穴名稱,出處,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驗方與現代研究等內容。
並匯總古今常用針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對多種針法內容予以規范。又新增刺灸法操作量學要素及臨床常用的腹針療法、小針刀法內容,體現了針灸學科發展的時代性。
下篇:重點介紹了針灸辨證、臟腑、經絡八綱辨證、治則治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具體應用。對近200多種針灸療效較好的病症進行規范詳盡描述。
附篇:對針灸學古今集錦、集歷代文獻之精華和詩詞,歌賦於一體。起着括約全書及畫龍點睛的作用。尊古而不泥古,據典而不囿典,並配合近千幅圖表,讓讀者閱讀更加直觀。
王民集,教授,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邵經明教授的學術經驗繼承人。
朱江,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楊永清,醫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目錄
上篇 針灸學基礎
第一章 針灸發展史
第一節 針灸的萌芽(遠古時期—春秋時期)
第二節 針灸的發展與成熟(戰國時期—魏晉時期)
第三節 針灸的繁榮(隋唐時期—明代)
第四節 針灸的衰退(清代—民國時期)
第五節 針灸的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
第六節 針灸的國際傳播
一、針灸在朝鮮、日本的傳播
二、針灸在歐洲中部和西部的傳播
三、針灸在美國的傳播
四、針灸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傳播
第七節 主要針灸醫籍介紹
一、漢墓帛書《脈書》
二、《黃帝內經》
三、《黃帝蝦蟆經》
四、《針灸甲乙經》
五、《肘后備急方》
六、《備急千金要方》
七、《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八、《外台秘要》
九、《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十、《針灸資生經》
十一、《膏肓腧穴灸法》
十二、《備急灸法》
十三、《子午流注針經》
十四、《針經指南》
十五、《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十六、《十四經發揮》
十七、《神應經》
十八、《針灸大全》
十九、《針灸問對》
二十、《針灸聚英》
二十一、《針方六集》
二十二、《奇經八脈考》
二十三、《針灸大成》
二十四、《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訣》
二十五、《太乙神針》
二十六、《針灸逢源》
二十七、《針灸集成》
二十八、《灸法秘傳》
第二章 經絡
第三章 腧穴
第四章 針法
第五章 灸法
第六章 拔罐療法
第七章 微針系統療法
第八章 腧穴特種療法
中篇 針灸學臨床
下篇 針灸學薈萃
參考文獻
腧穴索引
第一章 針灸發展史
第一節 針灸的萌芽(遠古時期—春秋時期)
第二節 針灸的發展與成熟(戰國時期—魏晉時期)
第三節 針灸的繁榮(隋唐時期—明代)
第四節 針灸的衰退(清代—民國時期)
第五節 針灸的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
第六節 針灸的國際傳播
一、針灸在朝鮮、日本的傳播
二、針灸在歐洲中部和西部的傳播
三、針灸在美國的傳播
四、針灸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傳播
第七節 主要針灸醫籍介紹
一、漢墓帛書《脈書》
二、《黃帝內經》
三、《黃帝蝦蟆經》
四、《針灸甲乙經》
五、《肘后備急方》
六、《備急千金要方》
七、《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八、《外台秘要》
九、《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十、《針灸資生經》
十一、《膏肓腧穴灸法》
十二、《備急灸法》
十三、《子午流注針經》
十四、《針經指南》
十五、《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十六、《十四經發揮》
十七、《神應經》
十八、《針灸大全》
十九、《針灸問對》
二十、《針灸聚英》
二十一、《針方六集》
二十二、《奇經八脈考》
二十三、《針灸大成》
二十四、《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訣》
二十五、《太乙神針》
二十六、《針灸逢源》
二十七、《針灸集成》
二十八、《灸法秘傳》
第二章 經絡
第三章 腧穴
第四章 針法
第五章 灸法
第六章 拔罐療法
第七章 微針系統療法
第八章 腧穴特種療法
中篇 針灸學臨床
下篇 針灸學薈萃
參考文獻
腧穴索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