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建築形式里的詭:比較建築學的可能性

看穿建築形式里的詭:比較建築學的可能性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建築,是一種空間的語言,更是人與空間的交流方式。磚材的使用,包含着荷蘭建築從傳統到現代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爭辯、質疑與堅守:猶太隔離區與猶太會堂。

呈現的是猶太人在離散歷史中的自我認同,以及從壓抑到解放的過程:中國泉州的蔥形拱式,很有可能是印度莫卧兒帝國漂洋過海的文化移植;德國特里爾的城市結構,可以說是羅馬帝國的復制……

從傳統與現代的虛構藩籬、精神與意念的認同、形式的移植與復制。再到建築與宇宙實相的再現。嶄新的切入角度提供的是不同的建築風景與思考方式。
 

目錄

前言 由傳統的建築史研究邁向新的比較建築學
I 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虛構藩籬
一 揮之不去的傳統——磚在荷蘭建築發展中的角色
二 前現代中的現代——印度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天文台建築群
Ⅱ 建築與認同
三 精英的自白——建築語法中的建築細部
四 離散歷史中的自我認同—歐洲的猶太^、猶太隔離區與猶太會堂
Ⅲ 形式的移植與復制
五 漂洋過海的形式移植——中國泉州街屋的印度莫卧兒拱式
六 在北方復制羅馬——德國特里爾的城市空間與建築
IV 建築與宇宙實相
七 相同的實相,不同的再現——漢人儀式空間中的「左尊右卑」與印度儀式空間中的「順時針繞行」
八 由神廟變教堂——歐洲城市中心的神聖性延續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