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改革邏輯:竹中平藏的實踐經濟學

讀懂改革邏輯:竹中平藏的實踐經濟學
定價:270
NT $ 235
 

內容簡介

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在漫長的改革道路上應對質疑和反對?如何克服改革中的一時之痛?經濟學對實際政策制定究竟有沒有用?

最了解日本經濟的經濟學家竹中平藏,勇敢挑戰難題!

本書中,竹中平藏披露了近年來日本最大規模經濟政治改革的內幕,通過金融改革、地方財政收入分配改革、郵政民營化改革等真實案例,系統地分析紛繁的經濟理論,梳理復雜的決策過程,深入淺出地解讀經濟改革中的關鍵問題,力圖填平經濟學與實際政策決策之間的「間隙」,呈現最根本的改革邏輯。

竹中平藏,1951年出生。畢業於一橋大學經濟學部。曾歷任日本開發銀行、大藏省財政金融研究室研究官、哈佛大學客座准教授、大阪大學經濟學部助教授、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2001年擔任小泉內閣的經濟財政大臣,2002年兼任金融大臣,2004年兼任郵政民營化擔當大臣,2005年擔任總務大臣。現任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
 

目錄

前言

序章 經濟學與現實政治的間隙——經濟學之力
日本面臨着堆積如山的難題
對下村博士的崇敬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
成為經濟戰略會議委員
獲得小泉首相的垂青
內閣啟動之初
從記者招待會到初次上任
園藝師和植物學家
經濟學對實際政治決策有幫助嗎

第一章 與凱恩斯主義常識戰斗——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
為什麼政府必須促進經濟增長
失業問題的解決和經濟增長政策
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理論導出的「乘數」和實際「乘數」
政府財政支出增加,則利率水平上升
利率上升造成乘數下降
總需求管理政策和「失去的十年」
失業問題的存在是否合理
政府的經濟預測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
凱恩斯政策與政治壓力

第二章 與「增稅論」戰斗——財政政策
使基礎財政收支實現盈余
累積債務總額
大規模發行國債和利率自由化
討論財政赤字時的兩個注意點
主要成員國一般政府財政支出占GDP之比
財政的職能——提供公共產品
資源配置職能
收入分配職能
經濟調節職能
發生財政赤字為何是壞事
國債暴跌的可能性
多馬定理
長期利率和名義GDP增長率哪個更高
在2 1世紀頭1 0年初實現基礎財政收支盈余
不削減政府支出,就不能增稅
伴隨制度改革,削減政府支出
過多的日本公共事業
預算編制流程

第三章 與金融危機戰斗——不良債權與金融再生
不良債權的定義
資產重估問題
系統風險
金融即金錢的融通
金錢有多種多樣的形式
貨幣供應量的定義
金融政策的基礎
信用創造的過程
為什麼不良債權問題會導致信用乘數下滑
實際貨幣供給和信用乘數
理解不良債權問題的幾個關鍵
《金融再生計划》的幾個關鍵
《金融再生計划》的主干
不良債權問題的教訓
公共政策的三項啟示

第四章 與失業戰斗——產業與政策
為何要推動產業發展
實際工資等於勞動邊際產量
如何推動工資增長
如何增加設備投資
國際收支的制約
對日本產業政策進行數據分析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牛鈴效應」

第五章 與官員戰斗——地方財政改革
為何眼下正當「地方分權」之時
受益與負擔的邏輯
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情況
「三位一體改革」的構想
「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典型
復雜而怪異的日本地方分權
修改《地方分權總括法》
受益與負擔不明確
自由與責任
地方財政制度的問題點
地方交付稅的復雜機制
提出「新型交付稅」
「道州制」構想與《地方分權總括法》

第六章 與「既得利益」戰斗——郵政民營化的經濟學
主動型改革——郵政民營化
郵政民營化的經濟學
郵政民營化爭論開始
作為郵政民營化擔當大臣
法案提交國會之前必須克服的兩大障礙
通過郵政民營化特別委員會審議與眾議院決議
未能通過參議院審議
自民黨獲壓倒性勝利,法案通過
郵政民營化的制度設計
關於郵政民營化的五條經驗

第七章 與反對勢力戰斗——經濟財政咨問會議的職能
《骨太方針》篇幅的內涵
經濟財政咨問會議的特性
經濟財政咨問會議的成員
會議席序
《骨太方針》的決定過程
《骨太方針2001》順利獲得閣議通過
《骨太方針2002》和《骨太方針2003》
打破了政策討論的壟斷
跨越阻隔的討論平台
跨省廳的橫向討論
經濟財政咨問會議討論的局限性

第八章 與千變萬化的政治戰斗——政策過程
內閣和《內閣府設置法》
日本閣僚人數處於平均水平
內閣權力和國會關系
「縱向行政大臣」和「橫向行政大臣」
閣議是流於形式嗎
議院內閣制和黨政一體
部會是「族」的根據地
《郵政民營化法案》和總務會決定
「二干二政」和不良債權處理
行政過程中國會議員發表意見的平台
政府部門負責起草法律文案
「黨議拘束」這個麻煩玩意兒
「國對委」是國會運營的關鍵
常任委員會和特別委員會
全體大會和委員會的關系
國會審議流程
延長國會會期需要高明的手腕
國會議員的免責特權
強行裁決是常用手段
日本的審議時間超長
政策通過用時為兩年

終章 與權力戰斗——改革的戰術和領袖的條件
「失去的十年」在於企業經營的失敗
戰略存在於細節處
會議並非討論的場合
經濟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是有用的
借鑒其他各國的實例
「成為一邊夢想一邊耕耘的人」
成為領袖的條件

譯后記
 

自2001年開始,我大約有六年時間在政府中從事與經濟政策相關的工作。2006年末,我回到了曾經工作過的慶應義塾大學。2007年春學期,我在時隔7年后再次登上講壇,教授公共政策學。借此機會,我有一個非常想去實現的願望——利用我對實際政策立案、決定的經驗,講授「真正能發揮作用的、現實主義的公共政策學」。

很多人都抱有這樣的願望——更多地了解經濟,系統地理解經濟學,讓政策和政治趨向於越來越好。但是,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經濟學艱澀難懂,而且就算讀了經濟學的書,掌握了理論知識,很多人仍然不知道這些知識要怎樣為實際的政策問題發揮作用。由於我是在經歷過大學研究生活后進入政府成為經濟政策負責人的,所以在此期間,我的頭腦里始終盤桓着兩件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