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河流流域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空間,對於國家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圍繞國際河流爭議和沖突不斷,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比較集中的地區。
國際河流流域安全不但關系到國內經濟建設和國際河流沿岸地區經濟的平衡與穩定,還關系到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我國是世界上國際河流流域最多的國家之一,與阿根廷並列第四。
目前,我國周邊國際河流流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因此研究河流流域問題至關重要。
王志堅,江蘇連雲港人,法學博士(國際關系專業),河海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博士后。河海大學法學院講師,國際河流研究所兼職研究人員。2009年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地球科學系訪問學者,20ll一2012年度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住所研究員。目前主要從事國際河流法研究。
目錄
第一章問題的提出
一國際河流沖突:揮之不去的陰影
二國際河流合作:如何實現流域和地區安全
三國際河流水政治研究:該如何進行
四本書的研究目的、結構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
第一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概念
一區域安全復合體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
三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特征
第二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權力結構
一國際河流流域國家的硬權力
二國際河流流域國家的軟權力
三水政治復合體內流域國家硬權力和軟權力的關系
第三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的不對稱性
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中的優勢國家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中的水霸權及其判定標准
三對主要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的分析
第三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現狀
第一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內沖突普遍存在
一幾乎所有的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沖突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沖突程度不同,處於不同的安全模式
三沖突最易發生在處於缺水地區的水政治復合體中
第二節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了國際河流沖突的概率
一國際河流屬性使水政治復合體本身具備沖突的因子
二氣候變化使水政治復合體內沖突的可能性增加
三人口增長帶來的水資源壓力不斷激化流域國之間矛盾
第三節水政治復合體內難以形成穩定的合作
一流域國權力地位不同使合作動力差異較大
二水霸權國與其他流域國家的不對稱關系
三水霸權指導下的合作是一種不穩定的合作
第四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內國家間的互動
第一節尋求均勢以促成合作
一利益相同的流域國之間的結盟
二弱國引進外援,提高自身地位
三利用其他相關事務,進行關聯博弈
第二節發揮軟權力以增強在水政治復合體中的主導地位
一土耳其提出三階段計划
二埃及積極推動尼羅河倡議
三南非「溫柔巨人」形象的塑造
第三節對水政治復合體內流域國家互動的評析
一行使硬權力沒有形成流域國之間的合作安全
二軟權力是促進國際河流公平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
三流域國提升軟權力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提升軟權力必須在公平合理利用的原則下進行
第五章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
第一節國際河流流域面臨的制度建設困境
一適用中困難重重的國際河流法規
二現有的區域性條約未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三有些水政治復合體內沒有任何國際河流制度
第二節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可能性
一水政治共同體的建構是從沖突到合作的過程
二共同安全威脅的存在使流域國家必須正視合作問題
三國際河流合作符合流域國家的根本利益
第三節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途徑
一重視國際河流理論對制度建構的引導作用
二形成科學客觀的制度建設框架
三促進合法有效的國際河流機制的形成
四公開數據信息,搭建合作平台
第六章啟示與建議
第一節中國各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均處於安全機制模式
一中國國際河流沖突以水電開發、水量分配為主
二與其他流域國家的合作主要集中於信息共享
三一些水政治復合體受外部勢力影響較大
第二節中國在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中優勢地位不明顯
一中國在復合體內成為「名義上」的水霸權
二中國在某些水政治復合體內話語權喪失
三中國在復合體機制建設中未能占據主導地位
第三節提升軟權力,推動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形成
一強調權利義務對等,尋求平等的流域國地位
二引導國際輿論,贏得話語權
三積極參與國際河流立法,在水政治共同體建構中發揮主導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一國際河流沖突:揮之不去的陰影
二國際河流合作:如何實現流域和地區安全
三國際河流水政治研究:該如何進行
四本書的研究目的、結構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
第一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概念
一區域安全復合體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
三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特征
第二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權力結構
一國際河流流域國家的硬權力
二國際河流流域國家的軟權力
三水政治復合體內流域國家硬權力和軟權力的關系
第三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的不對稱性
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中的優勢國家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中的水霸權及其判定標准
三對主要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的分析
第三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的現狀
第一節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內沖突普遍存在
一幾乎所有的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沖突
二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沖突程度不同,處於不同的安全模式
三沖突最易發生在處於缺水地區的水政治復合體中
第二節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了國際河流沖突的概率
一國際河流屬性使水政治復合體本身具備沖突的因子
二氣候變化使水政治復合體內沖突的可能性增加
三人口增長帶來的水資源壓力不斷激化流域國之間矛盾
第三節水政治復合體內難以形成穩定的合作
一流域國權力地位不同使合作動力差異較大
二水霸權國與其他流域國家的不對稱關系
三水霸權指導下的合作是一種不穩定的合作
第四章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內國家間的互動
第一節尋求均勢以促成合作
一利益相同的流域國之間的結盟
二弱國引進外援,提高自身地位
三利用其他相關事務,進行關聯博弈
第二節發揮軟權力以增強在水政治復合體中的主導地位
一土耳其提出三階段計划
二埃及積極推動尼羅河倡議
三南非「溫柔巨人」形象的塑造
第三節對水政治復合體內流域國家互動的評析
一行使硬權力沒有形成流域國之間的合作安全
二軟權力是促進國際河流公平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
三流域國提升軟權力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提升軟權力必須在公平合理利用的原則下進行
第五章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
第一節國際河流流域面臨的制度建設困境
一適用中困難重重的國際河流法規
二現有的區域性條約未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三有些水政治復合體內沒有任何國際河流制度
第二節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可能性
一水政治共同體的建構是從沖突到合作的過程
二共同安全威脅的存在使流域國家必須正視合作問題
三國際河流合作符合流域國家的根本利益
第三節建構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途徑
一重視國際河流理論對制度建構的引導作用
二形成科學客觀的制度建設框架
三促進合法有效的國際河流機制的形成
四公開數據信息,搭建合作平台
第六章啟示與建議
第一節中國各國際河流水政治復合體均處於安全機制模式
一中國國際河流沖突以水電開發、水量分配為主
二與其他流域國家的合作主要集中於信息共享
三一些水政治復合體受外部勢力影響較大
第二節中國在水政治復合體權力結構中優勢地位不明顯
一中國在復合體內成為「名義上」的水霸權
二中國在某些水政治復合體內話語權喪失
三中國在復合體機制建設中未能占據主導地位
第三節提升軟權力,推動國際河流水政治共同體的形成
一強調權利義務對等,尋求平等的流域國地位
二引導國際輿論,贏得話語權
三積極參與國際河流立法,在水政治共同體建構中發揮主導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