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以先秦至西漢諸子的視域作為切入點,結合了政局發展、政治制度、社會變遷及學術傳播等不同方面來分析春秋戰國至西漢中期的君權傅承思想之形成、發展及實踐過程,並展現有關思想在社會與政治運作過程中的複雜性,從而抉發漢代以後的君權傳承模式是怎樣被塑造定型的。
本研究首先將對諸子百家的君權傳承思想進行詳細的分析,再進一步比較各學派(或同一學派內)之間的觀點與主張,並探討由此而產生的整體意義及對現實政治之影響。
其次,在多元化思想的框架內,儒家及法家是最值得注意的兩個學派,兩派的君權傳承思想互相扦格,然而同樣對現實政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他學派(如墨、道、黃老)思想的實際影響力雖然沒有儒、法般大,但在或分或合的立場上又與後者互相產生作用,我們必須關注當中的矛盾與契合,才能把握整體上所呈現的複雜性。
至於君權傳承思想的發展主線,大抵可理解為儒、法之爭,兩派在戰國時期分別推動了禪讓及世襲思想之發展,然而在實踐化過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失敗後,對君權傳承思想進行了重大的調整。
目錄
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範圍及課題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艾蘭:《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
二、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
三、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王莽禪漢及其心法傳替》
四、其他相關論文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意義
第二章 古代君權傳承及其方式概述
第一節 關鍵詞釋義
一、禪讓釋義
二、革命釋義
三、世襲釋義
第二節 春秋時期的基本古史共識
一、《左傳》、《國語》中的古史記載
二、孔子稱述古帝王析論
第三節 戰國諸子的君權承傳概述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春秋晚期、戰國初期:君權傳承思想的緣起及形成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點述略
第二節 政治變遷
一、周代封建制度之形成及特點
二、封建制度之解紐
第三節 社會變遷及學術發展
一、「士」階層之崛起
二、學術思想的突破
第四節 政治、社會及學術變遷對君權傳承思想發展的影響
一、諸子對當世攻伐與篡代之看法
二、加強君權及鞏固世襲之措施
三、禪讓說之流行
第五節 論春秋時代的讓國事件一一與戰國時代禪讓說之比較
一、先秦時期之禪讓歷史述略及其他
二、戰國諸子之堯舜禪讓觀
三、春秋時期之讓國事件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戰國初中期:禪讓風潮及其實踐
第一節 三篇竹簡文獻之內容分析
一、郭店楚簡《唐虞之道》
二、上博簡《子羔》
三、上博簡《容成氏》
第二節 墨子、商鞅(與商學派)、孟子及莊子之君權傳承思想
一、墨子
二、商鞅及商學派
三、孟子
四、莊子
第三節 三篇竹簡文獻與諸子之綜合比較
第四節 禪讓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及實踐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戰國晚期:「極權式」世襲思想及其影響
第一節 荀子的無讓觀及革命觀
第二節 韓非子的世襲觀與君主極權
一、嚴守君臣之分,反對篡弒
二、君主極權
三、世襲繼位
第三節 莊子後學的辭讓觀及黃老學派的折衷思想
一、莊子後學
二、黃老學派
第四節 《呂氏春秋》的兼收並蓄
第五節 整體的思想特色
第六節 秦亡與韓非思想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西漢初中期:君權傳承思想的整合及定型
第一節 秦末至漢初的政局及思想發展
第二節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一、天人感應,災異祥瑞
二、支持君權世襲
第三節 韓嬰及眭孟的辭讓觀
第四節 董仲舒、韓嬰及眭孟的思想比較
第五節 餘論
一、董仲舒、韓嬰及眭孟思想對西漢中後期政治發展的影響
二、西漢以後的君權傳承模式實踐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總結
徵引書目
參考書目
後記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範圍及課題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艾蘭:《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
二、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
三、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王莽禪漢及其心法傳替》
四、其他相關論文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意義
第二章 古代君權傳承及其方式概述
第一節 關鍵詞釋義
一、禪讓釋義
二、革命釋義
三、世襲釋義
第二節 春秋時期的基本古史共識
一、《左傳》、《國語》中的古史記載
二、孔子稱述古帝王析論
第三節 戰國諸子的君權承傳概述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春秋晚期、戰國初期:君權傳承思想的緣起及形成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點述略
第二節 政治變遷
一、周代封建制度之形成及特點
二、封建制度之解紐
第三節 社會變遷及學術發展
一、「士」階層之崛起
二、學術思想的突破
第四節 政治、社會及學術變遷對君權傳承思想發展的影響
一、諸子對當世攻伐與篡代之看法
二、加強君權及鞏固世襲之措施
三、禪讓說之流行
第五節 論春秋時代的讓國事件一一與戰國時代禪讓說之比較
一、先秦時期之禪讓歷史述略及其他
二、戰國諸子之堯舜禪讓觀
三、春秋時期之讓國事件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戰國初中期:禪讓風潮及其實踐
第一節 三篇竹簡文獻之內容分析
一、郭店楚簡《唐虞之道》
二、上博簡《子羔》
三、上博簡《容成氏》
第二節 墨子、商鞅(與商學派)、孟子及莊子之君權傳承思想
一、墨子
二、商鞅及商學派
三、孟子
四、莊子
第三節 三篇竹簡文獻與諸子之綜合比較
第四節 禪讓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及實踐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戰國晚期:「極權式」世襲思想及其影響
第一節 荀子的無讓觀及革命觀
第二節 韓非子的世襲觀與君主極權
一、嚴守君臣之分,反對篡弒
二、君主極權
三、世襲繼位
第三節 莊子後學的辭讓觀及黃老學派的折衷思想
一、莊子後學
二、黃老學派
第四節 《呂氏春秋》的兼收並蓄
第五節 整體的思想特色
第六節 秦亡與韓非思想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西漢初中期:君權傳承思想的整合及定型
第一節 秦末至漢初的政局及思想發展
第二節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一、天人感應,災異祥瑞
二、支持君權世襲
第三節 韓嬰及眭孟的辭讓觀
第四節 董仲舒、韓嬰及眭孟的思想比較
第五節 餘論
一、董仲舒、韓嬰及眭孟思想對西漢中後期政治發展的影響
二、西漢以後的君權傳承模式實踐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總結
徵引書目
參考書目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