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國學提要: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和修養混成體系。「天人」取義於「天人合一」;「國學」取材於「傳統經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經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典且發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聖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節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個目標即「歸根復命」、「萬物合一」。
《天人國學書》: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函谷闡道德,孔丘絕編著十翼。焦氏小黃吟易林,穎達潛心作正義;魏晉玄學談虛靜,天才少年算王弼。鍾呂超越秉伯陽,陳摶華山逢麻衣;太極圖說周敦頤,學際天人邵康節。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龍場心即理;良知良能關鍵處,洞察道德大奧秘。天人國學承遠緒,道體德用定根基;有無常道非常道,善惡上德下德立。無中生有化生成,有無相生呈本體;存無守有在下學,君子聖人為價值。公式模式再趨勢,八卦甲子藏神機;知行和合齊身心,天人相諧自抱一。復命歸根形氣神,明修得道返聽視;熟讀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針乃克倚!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黑龍江大學歷史系、溫州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中國明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講》、《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散文集《無心剩稿》;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等。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明史、《中庸》等,影響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