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000年來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觀念、知識和表達方式,與所在的自然環境中的氣候、土壤、水、植物、動物之間既互利共生又競爭沖突的漫長歷史故事。
書的第一部分討論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壞、戰爭、水利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勾畫出中國環境史的「一幅總圖」;第二部分選擇浙江嘉興、貴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個典型地區的個案,用「特寫鏡頭」對「總圖」進行細化和強化,具有濃厚的經濟一社會史色彩;第三部分以「大自然的啟示」、「科學與萬物生靈」、「帝國信條與個人觀點」三章考察了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觀念、情感、知識和「天人感應」思想及其影響,給出了如何理解中國環境史的一種文化視角。
伊懋可(HarkElvin),1938年生於英國劍橋,劍橋大學畢業。1990年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研究院中國史教授。曾在格拉斯哥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師和海德堡大學任教,在哈佛大學做過訪問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的模式》、《另一種歷史:從一個歐洲人的視角論中國》、《華人世界變化多端的故事》,合編了《中國文化圖集》、《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還發表了署名為約翰·達頓(John
Dutton)的小說《聖伊萊斯集市》和《虎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