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世界大歷史」系列叢書的第四本。時間跨度為整個19世紀(1799—1900)。工業革命后,西方在經濟和技術上有着長足的進步,連帶着自然科學也逐漸成形。19世紀自然科學領域最具轟動性的理論非達爾文的進化論莫屬,它改變了人們思考和生活的方式。而1851年水晶宮世界博覽會在展現工業革命成果,促進設計理論發展的同時,還引領了借助展品宣揚國力的風氣。工業國家開始全面探索世界的每個角落,可另一方面進化論與民族主義使他們逐漸產生「白種人的負擔」這種優越感。這為19世紀末的帝國主義提供了根據,也為20世紀前半葉的種族屠殺埋下了伏筆。與此同時,清朝統治的中國已經淪為了半殖民地,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等運動皆告失敗。然而在萬馬齊喑之中,真正的變革力量即將到來。
弗蘭克·薩克雷,1977年在天普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波蘭富布萊特學者,現為印第安納大學東南分校榮譽歷史學教授,研究方向為19至20世紀俄國與波蘭關系史,研究成果有專著《革命前夜——亞歷山大一世與波蘭議會王國》(1980)、編著《1855年以來的俄國發展史》(2007)和《德國發展史》(2004)。此外,他還是《格林伍德現代國家史》的聯合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