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8.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UG NX8.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
定價:359
NT $ 359
  • 作者:章兆亮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21224852
  • ISBN13:9787121224850
  • 裝訂:512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面、系統學習和運用UG NX 8.0軟件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的書籍,全書共分19章,從最基礎的UG NX 8.0安裝和使用方法開始講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詳細講解了UG NX 8.0的軟件配置、二維草圖的繪制、零件設計、曲面設計、裝配設計、模型的測量與分析、工程圖設計、鈑金設計、渲染、運動仿真與分析、模具設計、數控加工等模塊,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實際綜合應用案例。

本書附帶2張多媒體DVD教學光盤,制作了與本書全程同步的語音視頻文件,含340個UG應用技巧和具有針對性實例的教學視頻(全部提供語音教學視頻),時間長達13.5小時(810分鍾)。光盤還包含了本書所有的素材文件、練習文件和范例的源文件。

本書講解所使用的模型和應用案例覆蓋了汽車、工程機械、電子、航空航天、日用消費品以及玩具等不同行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在內容安排上,書中結合大量的實例對UG NX 8.0軟件各個模塊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功能和應用技巧進行講解,通俗易懂,化深奧為簡易;另外,本書所舉范例均為一線實際產品,這樣的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生產緊貼UG NX 8.0軟件的真實界面進行講解,使讀者能夠直觀、准確地操作軟件,提高學習效率。讀者在系統學習本書后,能夠迅速地運用UG軟件來完成復雜產品的設計、運動與結構分析和制造等工作。

章兆亮(詹友剛的筆名),男,1965年出生,工學碩士,具有十余年的產品設計背景和多年的Pro/ENGINEER、UG等工程軟件教學、科研經歷,在Pro/ENGINEER、UG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突出的成果,目前,擔任北京多個大學的Pro/ENGINEER、UG客座教師和多家公司的產品設計指導。近幾年,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機械工業出版社編寫了50余本Pro/ENGINEER、UG教程,出版發行后,深受讀者歡迎。
 

目錄

第一篇 UG NX 8.0快速入門

第1章 UG NX 8.0基礎概述
1.1 UG NX 8.0軟件的特點
1.2 安裝UG NX 8.0的硬、軟件要求及安裝過程
1.2.1 安裝UG NX 8.0的硬、軟件要求
1.2.2 UG NX 8.0的安裝過程
1.3 UG NX 8.0的啟動
1.4 UG NX 8.0的工作界面
1.4.1 UG NX 8.0用戶界面簡介
1.4.2 工作界面的定制
1.5 UG NX 8.0的鼠標操作
1.6 UG NX 8.0的文件操作
1.6.1 創建工作文件目錄
1.6.2 新建文件
1.6.3 打開文件
1.6.4 打開多個文件
1.6.5 保存文件
1.6.6 關閉部件

第2章 二維草圖設計
2.1 進入與退出UG草圖環境
2.2 UG草圖新功能簡介
2.3 添加/刪除草圖工具條
2.4 坐標系介紹
2.5 草圖參數的預設置
2.6 二維草圖的繪制
2.6.1 「草圖工具」工具條介紹
2.6.2 直線
2.6.3 輪廓線
2.6.4 矩形
2.6.5 圓
2.6.6 圓弧
2.6.7 圓角
2.6.8 藝術樣條曲線
2.6.9 派生直線
2.6.10 將草圖對象轉化為參考線
2.7 二維草圖的編輯
2.7.1 刪除草圖
2.7.2 操縱草圖
2.7.3 復制/粘貼
2.7.4 修剪草圖
2.7.5 延伸草圖
2.7.6 制作拐角
2.7.7 鏡像草圖
2.7.8 偏置曲線
2.7.9 相交
2.7.10 投影
2.7.11 編輯定義截面
2.8 二維草圖的約束
2.8.1 添加幾何約束
2.8.2 顯示/移除約束
2.8.3 約束的備選解
2.8.4 添加尺寸約束
2.8.5 尺寸移動
2.8.6 修改尺寸值
2.8.7 動畫尺寸
2.9 二維草圖管理

第3章 零件設計
3.1 體素建模
3.1.1 基本體素的創建
3.1.2 體素建模范例
3.2 布爾操作
3.2.1 布爾求和
3.2.2 布爾求差
3.2.3 布爾求交
3.2.4 布爾出錯消息
3.3 拉伸特征
3.3.1 拉伸特征概述
3.3.2 創建基礎拉伸特征
3.3.3 創建其他特征
3.4 UG NX的部件導航器
3.4.1 部件導航器界面
3.4.2 部件導航器的作用與操作
3.5 面向對象操作
3.5.1 對象與模型的顯示
3.5.2 分類選擇
3.5.3 刪除對象
3.5.4 隱藏與顯示對象
3.5.5 編輯對象的顯示
3.5.6 對象的視圖布局
3.6 UG NX中圖層的操作
3.6.1 設置圖層
3.6.2 視圖中的可見圖層
3.6.3 移動對象至圖層
3.6.4 復制對象至圖層
3.6.5 圖層的應用實例
3.7 回轉特征
3.7.1 概述
3.7.2 矢量構造器介紹
3.7.3 回轉特征的創建
3.8 基准特征
3.8.1 基准平面
3.8.2 基准軸
3.8.3 基准點
3.8.4 曲線上的點
3.8.5 面上的點
3.8.6 基准坐標系
3.9 邊倒圓特征
3.10 倒斜角特征
3.11 抽殼特征
3.12 孔特征
3.13 螺紋特征
3.14 拔模特征
3.15 掃掠特征
3.16 三角形加強筋
3.17 特征的編輯與操作
3.17.1 編輯參數
3.17.2 編輯位置
3.17.3 特征移動
3.17.4 特征重排序
3.17.5 特征的抑制與取消抑制
3.18 縮放體
3.19 關聯復制
3.19.1 對特征形成圖樣
3.19.2 抽取體
3.19.3 復合曲線
3.19.4 鏡像特征
3.19.5 鏡像體
3.19.6 實例幾何體
3.20 變換操作
3.20.1 比例變換
3.20.2 通過一直線鏡像
3.20.3 矩形陣列
3.20.4 圓形陣列
3.21 模型的測量與分析
3.21.1 測量距離
3.21.2 測量角度
3.21.3 測量曲線長度
3.21.4 測量面積及周長
3.21.5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

第4章 裝配設計
4.1 裝配環境中的下拉菜單及工具條
4.2 裝配導航器介紹
4.2.1 裝配導航器概述
4.2.2 預覽面板和相依性面板
4.3 裝配約束
4.3.1「裝配約束」對話框
4.3.2「對齊」約束
4.3.3「距離」約束
4.3.4「角度」約束
4.3.5「平行」約束
4.3.6「垂直」約束
4.4 裝配一般過程
4.4.1 添加第一個部件
4.4.2 添加第二個部件
4.5 引用集
4.6 創建組件陣列
4.6.1 從實例特征陣列
4.6.2 線性陣列
4.6.3 圓形陣列
4.7 編輯裝配體中的部件
4.8 爆炸圖
4.8.1 爆炸圖工具條介紹
4.8.2 爆炸圖的創建與刪除
4.8.3 編輯爆炸圖
4.9 簡化裝配
4.9.1 簡化裝配概述
4.9.2 簡化裝配操作
4.10 裝配干涉檢查

第5章 工程圖設計
5.1 UG NX工程圖概述
5.1.1 UGNX工程圖特點
5.1.2 工程圖環境與工具條介紹
5.1.3 部件導航器
5.2 工程圖圖樣管理
5.2.1 新建工程圖
5.2.2 編輯圖紙頁
5.3 視圖的創建與編輯
5.3.1 基本視圖
5.3.2 全剖視圖
5.3.3 半剖視圖
5.3.4 旋轉剖視圖
5.3.5 階梯剖視圖
5.3.6 局部剖視圖
5.3.7 局部放大視圖
5.3.8 視圖的顯示與更新
5.3.9 視圖的對齊
5.3.10 視圖的編輯
5.4 工程圖標注
5.4.1 尺寸標注
5.4.2 注釋編輯器
5.4.3 表面粗糙度標注
5.4.4 標識符號標注
5.4.5 自定義符號標注
5.4.6 基准特征標注
5.4.7 形位公差標注

第二篇 UG NX 8.0 進階

第6章 曲面設計
6.1 曲線線框設計
6.1.1 基本空間曲線
6.1.2 高級空間曲線
6.1.3 來自曲線集的曲線
6.1.4 來自體的曲線
6.1.5 曲線曲率分析
6.2 簡單曲面
6.2.1 顯示曲面網格
6.2.2 拉伸和回轉曲面
6.2.3 有界平面
6.2.4 偏置曲面
6.2.5 抽取曲面
6.3 自由曲面
6.3.1 網格曲面
6.3.2 一般掃掠曲面
6.3.3 沿引導線掃掠
6.3.4 樣式掃掠
6.3.5 變化掃掠
6.3.6 橋接曲面
6.3.7 藝術曲面
6.4 曲面分析
6.4.1 曲面連續性分析
6.4.2 曲面反射分析
6.5 曲面的編輯
6.5.1 修剪曲面
6.5.2 延伸曲面
6.5.3 曲面的縫合與實體化
6.6 曲面中的倒圓角
6.6.1 邊倒圓
6.6.2 面倒圓

第7章 NX鈑金設計
7.1 NX鈑金概述
7.2 基礎鈑金特征
7.2.1 突出塊
7.2.2 彎 邊
7.2.3 輪廓彎邊
7.2.4 放樣彎邊
7.2.5 法向除料
7.3 鈑金的折彎與展開
7.3.1 鈑金折彎
7.3.2 二次折彎
7.3.3 伸直
7.3.4 重新折彎
7.3.5 將實體轉換成鈑金件
7.3.6 切邊
7.3.7 展平實體
7.4 鈑金拐角處理
7.4.1 倒角
7.4.2 封閉拐角
7.4.3 三折彎角
7.4.4 倒斜角
7.5 高級鈑金特征
7.5.1 凹坑
7.5.2 沖壓除料
7.5.3 百葉窗
7.5.4 筋
7.5.5 實體沖壓
7.6 鈑金工程圖的一般創建過程

第三篇 UG NX 8.0 精通

第8章 運動仿真與分析
8.1 運動仿真概述
8.1.1 運動仿真界面與工具條介紹
8.1.2 運動仿真參數預設置
8.1.3 運動仿真流程
8.2 連桿和運動副
8.2.1 連桿
8.2.2 運動副和驅動
8.3 仿真力學對象
8.4 定義解算方案
8.5 運動分析
8.5.1 動畫
8.5.2 圖表
8.5.3 填充電子表格
8.5.4 智能點、標記與傳感器
8.5.5 干涉、測量和跟蹤
8.6 編輯仿真
8.6.1 編輯仿真對象
8.6.2 主模型尺寸
8.6.3 函數編輯器

第9章 高級渲染
9.1 材料/紋理
9.1.1 材料/紋理對話框
9.1.2 材料編輯器
9.2 光源設置
9.2.1 基本光源設置
9.2.2 高級光源設置
9.3 展示室環境設置
9.3.1 編輯器
9.3.2 查看轉台
9.4 基本場景設置
9.4.1 背景
9.4.2 舞台
9.4.3 反射
9.4.4 光源
9.4.5 全局照明
9.5 視覺效果
9.5.1 前景
9.5.2 背景
9.5.3 IBL
9.6 高質量圖像

第10章 模具設計
10.1 概述
10.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模具設計的基本過程
10.2.1 初始化項目
10.2.2 模具坐標系
10.2.3 設置收縮率
10.2.4 創建模具工件
10.2.5 模具分型
10.3 模具工具
10.3.1 概述
10.3.2 創建方塊
10.3.3 分割實體
10.3.4 實體修補
10.3.5 邊緣修補
10.3.6 修剪區域修補
10.3.7 擴大曲面
10.3.8 拆分面

第11章 數控加工
11.1 概述
11.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數控加工的基本過程
11.2.1 UG NX數控加工流程
11.2.2 進入UG NX加工環境
11.2.3 NC操作
11.2.4 創建工序
11.2.5 生成刀具軌跡並進行仿真
11.2.6 后處理
11.3 銑削加工
11.3.1 面銑削區域
11.3.2 表面銑
11.3.3 精銑側壁
11.3.4 型腔銑
11.3.5 拐角粗加工
11.3.6 深度加工輪廓
11.3.7 固定輪廓銑
11.3.8 標准鑽孔
11.3.9 攻絲加工

第四篇 UG NX 8.0 實際綜合應用案例

第12章 UG零件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12.1 零件設計案例1──支 架
12.2 零件設計案例2──機 座

第13章 UG工程圖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13.1 案例概述
13.2 創建視圖前的准備
13.3 創建視圖
13.4 標注尺寸
13.5 標注表面粗糙度
13.6 標注基准
13.7 標注形位公差
13.8 添加注釋

第14章 UG曲面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14.1 曲面設計案例1──支撐架的設計
14.2 曲面設計案例2──把手的設計

第15章 UG鈑金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15.1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1──鈑金支架
15.2 鈑金零件設計案例2──鈑金板

第16章 UG運動仿真與分析實際綜合應用

第17章 UG 高級渲染實際綜合應用
17.1 渲染案例1——機械零件的渲染
17.1.1 打開模型文件
17.1.2 設置材料/紋理
17.1.3 燈光設置
17.1.4 展示室環境的設置
17.1.5 設置高質量圖像
17.1.6 保存零件模型
17.2 渲染案例2——圖像渲染

第18章 UG模具設計實際綜合應用
18.1 帶滑塊的模具設計
18.1.1 初始化項目
18.1.2 模具坐標系
18.1.3 設置收縮率
18.1.4 創建模具工件
18.1.5 模具分型
18.1.6 創建滑塊
18.1.7 創建模具分解視圖
18.2 Mold Wizard標准模架設計
18.2.1 添加模架
18.2.2 添加標准件
18.2.3 添加滑塊機構
18.2.4 添加頂桿
18.2.5 創建澆注系統
18.2.6 添加其他結構
18.2.7 保存零件模型

第19章 UG數控加工與編程實際綜合應用
19.1 打開模型文件並進入加工模塊
19.2 創建幾何體
19.3 創建刀具(一)
19.4 創建刀具(二)
19.5 創建刀具(三)
19.6 創建刀具(四)
19.7 創建型腔銑操作1(粗加工)
19.8 創建型腔銑操作2(粗加工)
19.9 創建輪廓區域銑操作(半精加工)
19.10 創建深度加工輪廓銑削操作(半精加工)
19.11 創建輪廓區域銑操作(精加工)
19.12 創建輪廓區域銑操作(精加工)
19.13 創建輪廓區域銑操作(精加工)
19.14 創建輪廓區域銑操作(精加工)
19.15 保存文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