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兵家謀略以《孫子兵法》為代表,主要側重於軍事領域;法家謀略以《韓非子》為代表,主要側重於政治領域;縱橫家謀略以《鬼谷子》為代表,主要理於外交領域的話,那麼,唐代趙蕤的《長短經》則集中國古代謀略之大成,大到治國用兵、識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一網打盡,全方位、多角度地闡釋了中國古代的謀略思想。本書在恢弘的歷史畫卷的展示中升華出謀略的內核,在鮮活生動的歷史事件和生活故事的敘說中剔透出謀略的真諦,讀之,既回腸盪氣,又情趣盎然,令人掩卷難忘。
趙蕤,字太賓,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趙家壩人),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於唐玄宗天寶元年 ( 公元742年)。趙蕤讀百家書,博於韜略,長於經世。由於他出生在木融合、大統一、大團結的「開元盛世」,缺乏戰國時期那種人分裂,大動亂、人辯論的政治環境,加上他視功名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所以采取了「夫婦隱操,不應辟召」的處世態度。
他自幼好帝王之學,「博學韜衿,長於經世」,並且「任俠有氣,善為縱橫學」,因此聞名於當世。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辭而不就,過着隱居的生活。大詩人李白對他極為推崇,曾經跟隨他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時稱「趙蕤術數,李白文章」。 趙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傑」,李白師承趙蕤的儒家風范、道家思想和豪俠性格,青勝於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