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天津的武術文化發展軌跡談起,對天津各歷史階段眾多的武術組織和特色的武術拳種進行了精心的整理,對天津武術地域文化定位和特點進行了概括,極具歷史文化價值,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指導性。
楊祥全,男,漢族。1972年7月出生於山東省茌平縣。受電影《少林寺》的影響自1 983年習武至今。先后就讀於聊城大學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武術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博士后流動站進行體育民俗學研究。
中國武術七段、國家級武術裁判;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史分會委員;南開大學經濟學院EMBA中心兼職教授;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有《現代武術史》《民族傳統體育歷史與文化論叢》《中國武術思想史綱要》《武術散打教程》《中國龍文化與龍運動》《燕京武術》《中國傳統養生概論》等著作15部。
研究方向:1.民族傳統體育學;2.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天津行政區划的歷史沿革及津門武術的發展軌跡
第一節 天津行政區划的歷史沿革
一、軍事型區划
二、地域性區划
三、城市型區划
第二節 天津武術的發展軌跡
一、天津武術的萌芽與初步發展(先秦—宋元)
二、天津傳統武術的成熟與完善(明—清后期)
三、天津武術的近代化發展(1860年—1949年)
四、天津武術的新生(1949年— )
第二章 眾多的天津武術組織
第一節 百年中華武士會尋蹤
一、中華武士會的前身
二、中華武士會的創辦
三、中華武士會的快速發展
四、中華武士會發展的鼎盛時期
五、中華武士會的繼續發展及停辦
六、紀念中華武士會的系列成果
七、中華武士會期待新的輝煌
第二節 蜚聲海內外的精武體育會
一、精武體育會的初創(1910—1915)
二、精武體育會的繁榮(1916—1924)
三、精武體育會的維持(1925—1949)
四、精武體育會的復興(1949— )
五、天津精武體育會的建立
第三節 國立體專落戶天津
一、中央國術館的創辦與國立體專的曲折發展
二、國立體專落戶天津
三、天津河北師范學院體育系的武術人才培養
第四節 天津其他武術組織概況
一、解放前的主要武術組織
二、解放后的主要武術組織
三、廟會中的武術組織
第三章 富有特色的天津武術流派
第一節 回族尚武的典型標志重刀武術
一、回族的尚武傳統及重刀武術的價值
二、回族重刀武術的技術體系及其武術屬性
三、回族重刀武術的基本傳承譜系
第二節 禪拳合一的北少林武術
一、北少林寺武術概況
二、北少林武術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商仕芝
三、北少林武術的技術體系
第三節 先后天有別的程派高式八卦掌
一、基本傳承譜系
二、技術體系
三、基本拳理
四、兼和與創新:程式高派八卦掌形成與發展的啟示
第四節 多種多樣的太極拳
一、李式太極拳
二、青龍太乙十三式與武當龍形太極拳
三、八卦太極拳與開合太極拳
第五節 富有哲理的無極拳
一、基本傳承譜系
二、技術體系
三、基本拳理
第六節 中日文化交流的活化石獨流苗刀
一、中國武術雙手刀劍法概況
二、任向榮、劉玉春桑園換藝得苗刀
三、獨流苗刀的傳承與發展
第七節 天津的義和團運動與功力門武術的傳播
一、義和團運動的起源與北移
二、天津的義和團運動
三、功力門武術的傳播
第八節 其他傳統武術流派簡介
一、攔手門武術
二、迷蹤拳
三、八極拳
四、通背拳
五、形意拳
第四章 天津武術人物小傳
第一節「精武元祖」霍元甲
一、「明文暗武」小南河
二、「天津謀生」交摯友
三、成仁義名揚上海
四、后人精武播海外
五、霍元甲軼聞二三事
第二節 周恩來的武術老師韓慕俠
一、張伯苓的體育情結
二、韓慕俠的武術人生
三、韓慕俠矢志武術救國,義務教授學生
四、韓慕俠打敗康泰爾考辨
第三節 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的天津情結
一、大成拳的創編
二、大成拳的反套路思想
三、王薌齋的天津情結
第四節 形意拳家閻道生、傅長榮與樊瑞峰
一、書劍起飛的國學家閻道生
二、傳拳大江南北的形意拳家傅長榮
三、客居天津的車派形意拳傳人樊瑞峰
第五節 「東岳太極拳」的創編者門惠豐
一、「當代霍元甲」門惠豐的習武和授武經歷
二、門惠豐創編「東岳太極拳」
三、「能人憨八」的故事
第五章 伙公報》與「土洋體育之爭」
第一節:《大公報》的創辦
第二節 「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興起與批判
一、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興起
二、對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批判
第三節:「土洋體育之爭」
一、第一階段的爭論
二、第二階段的爭論
第六章 「第一屆民運會」的成功舉辦
第一節 時代背景與相關准備工作
一、表演和競賽大會的緣起
二、上海武術觀摩大會的舉辦
第二節 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的舉辦
一、競賽項目
二、表演項目
三、特約表演
第三節:劉玉華復出與賀龍的指示
一、劉玉華復出
二、賀龍的指示——精辟獨到的「八字方針」
第七章 歷史積淀與精神升華:天穆村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尚武的村風
一、回族由「識寶」向「性多拳勇」轉化
二、天穆村的武術活動
第二節 「穆家軍」——尚武精神的升華、運河文化的反映
一、因運河而興的村庄
二、游泳世家——穆家軍的出現
第三節 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一、中國式摔跤與柔道
二、自行車
三、花毽
第八章 天津的武俠小說創作及民間武術軼事
第一節 天津的武俠小說創作
一、武俠技擊派創始人鄭證因
二、撰寫「無聊文字」成就的武俠小說家宮白羽
三、曠世奇書——《蜀山劍俠傳》的作者李壽民
四、馮驥才的武俠文學作品《神鞭》
第二節 天津的民間武術軼事
一、高超的武功
二、人外有人
三、為民除害
四、懲治洋人
第九章 天津武術的地域文化定位與特點
第一節 地域文化與地域武術文化
一、中國的地域文化
二、中國的地域武術文化
第二節 津門武術——獨立的武術文化區
一、學術語境中的燕趙文化大體相當於河北文化
二、天津的「方言島」現象
三、天津的歷史並不長,且有自身的文化特點
附
一、天津武術大事記
二、「第一屆民運會」武術運動員姓名號碼對照表
三、「第一屆民運會」武術受獎者名單
四、「第一屆民運會」優秀運動員表演晚會節目單
五、天津武術高段位者名單
六、天津市國家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名錄
主要參考文獻
一、書籍
二、期刊文論
三、未公開發行資料、學位論文及課題成果
信息提供者簡況
后記
前言
第一章 天津行政區划的歷史沿革及津門武術的發展軌跡
第一節 天津行政區划的歷史沿革
一、軍事型區划
二、地域性區划
三、城市型區划
第二節 天津武術的發展軌跡
一、天津武術的萌芽與初步發展(先秦—宋元)
二、天津傳統武術的成熟與完善(明—清后期)
三、天津武術的近代化發展(1860年—1949年)
四、天津武術的新生(1949年— )
第二章 眾多的天津武術組織
第一節 百年中華武士會尋蹤
一、中華武士會的前身
二、中華武士會的創辦
三、中華武士會的快速發展
四、中華武士會發展的鼎盛時期
五、中華武士會的繼續發展及停辦
六、紀念中華武士會的系列成果
七、中華武士會期待新的輝煌
第二節 蜚聲海內外的精武體育會
一、精武體育會的初創(1910—1915)
二、精武體育會的繁榮(1916—1924)
三、精武體育會的維持(1925—1949)
四、精武體育會的復興(1949— )
五、天津精武體育會的建立
第三節 國立體專落戶天津
一、中央國術館的創辦與國立體專的曲折發展
二、國立體專落戶天津
三、天津河北師范學院體育系的武術人才培養
第四節 天津其他武術組織概況
一、解放前的主要武術組織
二、解放后的主要武術組織
三、廟會中的武術組織
第三章 富有特色的天津武術流派
第一節 回族尚武的典型標志重刀武術
一、回族的尚武傳統及重刀武術的價值
二、回族重刀武術的技術體系及其武術屬性
三、回族重刀武術的基本傳承譜系
第二節 禪拳合一的北少林武術
一、北少林寺武術概況
二、北少林武術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商仕芝
三、北少林武術的技術體系
第三節 先后天有別的程派高式八卦掌
一、基本傳承譜系
二、技術體系
三、基本拳理
四、兼和與創新:程式高派八卦掌形成與發展的啟示
第四節 多種多樣的太極拳
一、李式太極拳
二、青龍太乙十三式與武當龍形太極拳
三、八卦太極拳與開合太極拳
第五節 富有哲理的無極拳
一、基本傳承譜系
二、技術體系
三、基本拳理
第六節 中日文化交流的活化石獨流苗刀
一、中國武術雙手刀劍法概況
二、任向榮、劉玉春桑園換藝得苗刀
三、獨流苗刀的傳承與發展
第七節 天津的義和團運動與功力門武術的傳播
一、義和團運動的起源與北移
二、天津的義和團運動
三、功力門武術的傳播
第八節 其他傳統武術流派簡介
一、攔手門武術
二、迷蹤拳
三、八極拳
四、通背拳
五、形意拳
第四章 天津武術人物小傳
第一節「精武元祖」霍元甲
一、「明文暗武」小南河
二、「天津謀生」交摯友
三、成仁義名揚上海
四、后人精武播海外
五、霍元甲軼聞二三事
第二節 周恩來的武術老師韓慕俠
一、張伯苓的體育情結
二、韓慕俠的武術人生
三、韓慕俠矢志武術救國,義務教授學生
四、韓慕俠打敗康泰爾考辨
第三節 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的天津情結
一、大成拳的創編
二、大成拳的反套路思想
三、王薌齋的天津情結
第四節 形意拳家閻道生、傅長榮與樊瑞峰
一、書劍起飛的國學家閻道生
二、傳拳大江南北的形意拳家傅長榮
三、客居天津的車派形意拳傳人樊瑞峰
第五節 「東岳太極拳」的創編者門惠豐
一、「當代霍元甲」門惠豐的習武和授武經歷
二、門惠豐創編「東岳太極拳」
三、「能人憨八」的故事
第五章 伙公報》與「土洋體育之爭」
第一節:《大公報》的創辦
第二節 「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興起與批判
一、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興起
二、對國粹主義體育思潮的批判
第三節:「土洋體育之爭」
一、第一階段的爭論
二、第二階段的爭論
第六章 「第一屆民運會」的成功舉辦
第一節 時代背景與相關准備工作
一、表演和競賽大會的緣起
二、上海武術觀摩大會的舉辦
第二節 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的舉辦
一、競賽項目
二、表演項目
三、特約表演
第三節:劉玉華復出與賀龍的指示
一、劉玉華復出
二、賀龍的指示——精辟獨到的「八字方針」
第七章 歷史積淀與精神升華:天穆村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尚武的村風
一、回族由「識寶」向「性多拳勇」轉化
二、天穆村的武術活動
第二節 「穆家軍」——尚武精神的升華、運河文化的反映
一、因運河而興的村庄
二、游泳世家——穆家軍的出現
第三節 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一、中國式摔跤與柔道
二、自行車
三、花毽
第八章 天津的武俠小說創作及民間武術軼事
第一節 天津的武俠小說創作
一、武俠技擊派創始人鄭證因
二、撰寫「無聊文字」成就的武俠小說家宮白羽
三、曠世奇書——《蜀山劍俠傳》的作者李壽民
四、馮驥才的武俠文學作品《神鞭》
第二節 天津的民間武術軼事
一、高超的武功
二、人外有人
三、為民除害
四、懲治洋人
第九章 天津武術的地域文化定位與特點
第一節 地域文化與地域武術文化
一、中國的地域文化
二、中國的地域武術文化
第二節 津門武術——獨立的武術文化區
一、學術語境中的燕趙文化大體相當於河北文化
二、天津的「方言島」現象
三、天津的歷史並不長,且有自身的文化特點
附
一、天津武術大事記
二、「第一屆民運會」武術運動員姓名號碼對照表
三、「第一屆民運會」武術受獎者名單
四、「第一屆民運會」優秀運動員表演晚會節目單
五、天津武術高段位者名單
六、天津市國家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名錄
主要參考文獻
一、書籍
二、期刊文論
三、未公開發行資料、學位論文及課題成果
信息提供者簡況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