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歷史學「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按照事實發展的順序與邏輯,研究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來龍去脈、蘇聯社會的發展變化、蘇聯經濟從困境到危機的過程、蘇聯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民族分離主義的發展、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外交的起因與影響等等。
本書旨在剖析戈爾巴喬夫改革歷程的來龍去脈,分析戈爾巴喬夫所采取的各項政策出台過程、實踐效果,研究當時蘇聯社會和蘇共黨內的狀況及其對政策選擇的影響。嘗試解答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如:戈爾巴喬夫為什麼要進行改革?改革為什麼沒成功?蘇聯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為什麼沒有得到控制?在蘇聯解體的進程中,「8·19」事變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戈爾巴喬夫、葉利欽起了什麼作用?蘇聯最后是怎樣解體的?
《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第9卷)》依據解密檔案、各種文獻資料、親歷者的回憶錄和訪談錄以及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對這一時期的歷史問題作出了實事求是的闡釋。
左鳳榮,1964年12月生,遼寧阜新人,博士。
目錄
序
主編的話
前言
第一章 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時期的蘇聯
第一節 壯志未酬的安德羅波夫
第二節 毫無作為的契爾年科
第三節 蘇聯體制的弊端與問題——改革的歷史前提
第二章 戈爾巴喬夫上台及最初的改革措施
第一節 應運而生的戈爾巴喬夫——別無其他的選擇
第二節 改革——從更新干部開始
第三節 蘇共二十七大——「新方針」的確立
第四節 「改革」方針誤人歧途
第三章 走上艱難的改革之路
第一節 經濟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實施
第二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啟動
第三節 糾正歷史的錯誤與重評歷史
第四節 蘇共對改革理論的探索與黨內的分歧與斗爭
第四章 改革的重心轉向政治體制
第一節 根本改革政治體制方針的確定
第二節 政治體制的根本變革
第三節 日益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第五章 1990年:改革戰略的再轉變
第一節 蘇聯社會的巨大變化
第二節 蘇聯政治體制全面轉向
第三節 試圖向市場經濟過渡
第六章 越來越尖銳的民族問題
第一節 被忽視的民族問題
第二節 處理失當的民族問題
第三節 俄羅斯民族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的發展
第七章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外交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新思維外交思想與蘇聯對外戰略的大轉變
第二節 蘇聯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改善與發展
第三節 蘇聯調整對東歐國家的政策
第四節 實現蘇中關系正常化
第八章 戈爾巴喬夫革新聯盟的努力與「8·19」事變的沖擊
第一節 蘇聯社會陷入全面危機
第二節 革新聯盟:困難重重
第三節 事與願違的「8·19」事變
第四節 「8·19」事變失敗的原因與后果
第九章 通往別洛韋日之路
第一節 戈爾巴喬夫保留聯盟的最后努力落空
第二節 從別洛韋日到阿拉木圖
結束語
附錄
參考書目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人物簡介
大事記
后記
主編的話
前言
第一章 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時期的蘇聯
第一節 壯志未酬的安德羅波夫
第二節 毫無作為的契爾年科
第三節 蘇聯體制的弊端與問題——改革的歷史前提
第二章 戈爾巴喬夫上台及最初的改革措施
第一節 應運而生的戈爾巴喬夫——別無其他的選擇
第二節 改革——從更新干部開始
第三節 蘇共二十七大——「新方針」的確立
第四節 「改革」方針誤人歧途
第三章 走上艱難的改革之路
第一節 經濟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實施
第二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啟動
第三節 糾正歷史的錯誤與重評歷史
第四節 蘇共對改革理論的探索與黨內的分歧與斗爭
第四章 改革的重心轉向政治體制
第一節 根本改革政治體制方針的確定
第二節 政治體制的根本變革
第三節 日益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第五章 1990年:改革戰略的再轉變
第一節 蘇聯社會的巨大變化
第二節 蘇聯政治體制全面轉向
第三節 試圖向市場經濟過渡
第六章 越來越尖銳的民族問題
第一節 被忽視的民族問題
第二節 處理失當的民族問題
第三節 俄羅斯民族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的發展
第七章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外交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新思維外交思想與蘇聯對外戰略的大轉變
第二節 蘇聯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改善與發展
第三節 蘇聯調整對東歐國家的政策
第四節 實現蘇中關系正常化
第八章 戈爾巴喬夫革新聯盟的努力與「8·19」事變的沖擊
第一節 蘇聯社會陷入全面危機
第二節 革新聯盟:困難重重
第三節 事與願違的「8·19」事變
第四節 「8·19」事變失敗的原因與后果
第九章 通往別洛韋日之路
第一節 戈爾巴喬夫保留聯盟的最后努力落空
第二節 從別洛韋日到阿拉木圖
結束語
附錄
參考書目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人物簡介
大事記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