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分為三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歷史比較法與音變研究;漢語方言演變模式以及歷史層次分析法;方言語音層次個案分析。
陳忠敏,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UCBerkeley)博士(2000),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2004—2011),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客座教授(VisitingProfessor,2007—2009)、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自強。兼職教授、上海高校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專業研究和教學方向:歷史語言學、漢語方言畢、實驗語音學。
目錄
序
第一部分:歷史比較法與音變研究
第一章 音變研究的回顧和前瞻
第二章 印歐語研究與歷史比較法
第二部分:漢語方言演變模式以及歷史層次分析法
第三章 漢語方言演變史和歷史層次分析法
第四章 語音層次的定義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 論語音□次的時間性
第六章 論語音層次的對應
第七章 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
第八章 語言的底層理論與底層分析法
第三部分:方言語音層次個案分析
第九章 論閩語魚韻的讀音層次
第十章 吳閩□徽等方言魚韻的讀音層次——兼論「金陵切韻」魚韻的音值
第十一章 吳閩方言虞韻讀音層次
第十二章 閩南話齊韻的讀音□次
第十三章 吳閩□方言效攝的讀音層次及其跟鄰近方言的類型比較
第十四章 論吳語衢州片方言齊韻的今韻母讀音層次
第十五章 上海市區話舒聲陽調類合並的原因——層次音變研究
后記
第一部分:歷史比較法與音變研究
第一章 音變研究的回顧和前瞻
第二章 印歐語研究與歷史比較法
第二部分:漢語方言演變模式以及歷史層次分析法
第三章 漢語方言演變史和歷史層次分析法
第四章 語音層次的定義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 論語音□次的時間性
第六章 論語音層次的對應
第七章 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
第八章 語言的底層理論與底層分析法
第三部分:方言語音層次個案分析
第九章 論閩語魚韻的讀音層次
第十章 吳閩□徽等方言魚韻的讀音層次——兼論「金陵切韻」魚韻的音值
第十一章 吳閩方言虞韻讀音層次
第十二章 閩南話齊韻的讀音□次
第十三章 吳閩□方言效攝的讀音層次及其跟鄰近方言的類型比較
第十四章 論吳語衢州片方言齊韻的今韻母讀音層次
第十五章 上海市區話舒聲陽調類合並的原因——層次音變研究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