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選集(珍藏版)(第五卷)

南懷瑾選集(珍藏版)(第五卷)
定價:630
NT $ 548
  • 作者:南懷瑾著述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86740
  • ISBN13:9787309086744
  • 裝訂:640頁 / 普通級 / 1-2
 

內容簡介

《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魏晉以降,儒、佛、道三家鼎足而立,並稱顯學。它們既互相排斥,又彼此吸收,融通變易,爭雄於世,從各個方面推進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南懷瑾先生《禪宗與道家》(原名《禪與道概論》,由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出版)就是以專題研究的方式,系統闡述禪宗與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響的著作。

全書分為兩編。上編為「禪宗與佛學」,對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禪宗的傳承;奠定后世禪宗思想基礎的六祖慧能的事跡;禪宗的語錄、公案、機鋒和棒喝;參禪的方法;禪學與理學的關系;禪宗對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影響;以及聞名遐邇的叢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論述。下編為「道家與道教」,對隱士和方士的由來;養神、服氣、餌藥、祀禱的派分;老庄之學;齊燕之風;陰陽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與演化;以及道家與道教對古代天文、歷算、地理(堪輿)、物理、化學、醫藥等自然科學的貢獻等,作了深有見地的剖析。
 

目錄

禪宗與道家
出版說明
舉辦宗教哲學專題講演的旨趣(代序)
前言
禪宗與佛學
一、佛學與中國文化的因緣
二、佛學內容簡介
(一) 印度文化的背景
(二) 印度上古的形勢與國情
(三) 釋迦出家成道對於人類世界的貢獻
1.建立師道的庄嚴
2.破除印度傳統的階級觀念
3.歸納印度上古傳統宗教的輪回之說
4.開拓宇宙觀與世界觀
5.調和裁定形而上的本體論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1.小乘的思想
2.小乘的實踐
3.小乘的求證方法
4.大乘的思想
5.大乘的實踐
6.大乘求證的方法
三、禪宗概要
(一)有關禪宗的史跡
1.禪宗所謂的「教外別傳」
2.禪宗的禪
3.達摩大師初傳的禪宗
(二)初唐以前禪宗開展的影響
1.關於六祖的開悟
2.關於「不思善,不思惡」的問題
3.關於「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問題
(三)唐初禪宗興盛的大勢
(四) 研究禪宗的幾個鎖鑰
1.時代方言的注意
2.幾個重要術語的了解
(1)禪宗語錄
(2)禪宗機鋒
(3)棒喝
3.研讀禪宗典籍的重點
4.必須具備禪學與文學的素養
(五)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
1.禪的目的與涅槃
2.宋元以后注重參禪的禪風
(1)參話頭與止觀、禪那的關系
(2)看念頭
(3)參話頭
3.元明以后禪宗的三關界說與參禪的境界
(六) 禪宗與理學的關系
(七) 禪宗與中國文學
1.隋唐以后文學意境的轉變與禪宗
(1)詩
(2)詞曲
(3)小說
2.禪與文學的重要性
(1)禪師與詩
(2)宗教與文學
四、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文化教育的精神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簡介
(二)禪宗叢林制度的由來
1.叢林的規模
2.叢林的風規
3.叢林以修持為中心的禪堂
4.叢林與中國文教
結論
道家與道教
一、道家學術思想與黃老、老庄的淵源
二、隱士思想與道家
三、方士的學術與道家
四、關於道家方士學術思想的淵源
五、道家與道教學術思想的內容
六、漢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
七、道家與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論
八、道教
九、道家及道教思想與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出版說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一章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二章 密宗的神秘、神秘的密宗
第三章 密宗的神秘
——近於神人之間的龍樹
第四章 密宗理論之依據
第五章 人身的內密
第六章 聲音的奧妙
第七章 聲音對人體神妙的作用
第八章 意密與佛學理論之依據
第九章 意識的神秘之研究
第十章 從世俗到出世
——談意密與觀想
第二部分
道家《易經》與中醫醫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三部分
道家學術思想與佛家密宗文化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出版說明
前言
附錄:修定與參禪法要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48